據估計,2018年亞洲醫療行業市值將增長11.1%,成爲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科學技術的應用、醫療創新以及院外護理是推動醫療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全球企業增長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估計,到2018年,亞洲醫療行業將增長到5170億美元。在亞洲,醫療行業所承擔的種種挑戰,需要所有利益相關者進一步聯合起來,才能找到解決方案。本文將依次介紹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區醫療體系,供參考
香港
據香港衛生署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女性及男性的壽命分別增至 86.7 歲和 81.1 歲。男女平均壽命均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港人的長壽秘訣,高效而低價的公共醫療體系是公衆健康的堅實保障,香港醫生的高水平與高收入讓香港人可以感受良好的醫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硬件設施則保證了就醫體驗,與世界同步的藥物引進體系讓香港居民可以使用全球最先進藥物,而豐富完善的香港醫療保險計劃減輕大病負擔,再加上香港獨具特色的飲食養生也功不可沒。
先篇有部分香港醫療優勢介紹,本篇主要介紹香港醫院和醫生情況。
01 完善的醫療體系
香港以完善的政府爲主,市場爲輔的二元醫療體系,由公營和私營醫療系統組成的雙層醫療架構,兼顧高收入和低收入兩個階層。
公營醫療屬于第一層,以保障香港本地納稅居民爲宗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由公共稅收支付,目的是要確保沒有人會因爲有病無錢而得不到資料。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負責就本港的醫護服務制訂政策和分配資源,也確保這些政策能夠有效地推行,以保障和促進市民的健康,該局爲每名市民提供全面的終身醫護服務。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由公立醫院和旗下的政府診所組成,醫院的院長是沒有人事權,只能負責日常管理工作,這也是跟內地醫院管理系統不一樣的地方。公立醫院是香港政府津貼的,收費低廉,香港政府每年投入公共衛生服務的資源相當龐大,巨額的資金投入以保證收費低廉的公立醫院服務。
私營醫療屬于第二層,提供由個人支付的私人醫療服務,以用者自付爲原則,讓個人可以自由選擇更高質量或更舒適的服務。
衛生署監管所有私家醫院及按《診療所條例》(第343章)注冊的診療所,衛生署會透過巡查、調查醫療事故及處理公衆的投訴,監察這些醫院及診療所在遵守相關法例的情況。
全港共有11間私立醫院和42間公立醫院,分布于各個片區。
1)政府診所
這是香港醫療體系的基石,也是跟內地很不同的地方。主要是處理社區居民的常見病,慢性病和輕症。只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就可以去看病。預約排隊時間短,挂號費只需要40元港幣。裏面醫生都是家庭醫生,輪流在不同的診所出診。但香港的醫療電子系統非常發達,只要你在香港的公立醫院看過病,無論住院或門診,都有詳細記錄。所以看病也很快,平均每人10分鍾,看完會給你預約好下次複診的時間。藥費很便宜,10元一種藥,3個月的量,無論是波立維、立普妥、蒙諾,甚至是胰島素、希羅達,都是10元用3個月。非常便宜。這也是香港慢性病管理很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2)急診服務
如果在家中出現急症,撥999,救護車就會5分鍾內到達現場,免費送你到最近公立醫院裝修的急診室。在急診,有護士先進行分診,分危急、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四類。如果是意識不清,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屬危急,立刻處理。心梗但血壓正常,可能屬緊急,2個小時內處理;次緊急要等4-6小時,非緊急要等6小時以上。這在內地是難以想象的,但香港人習慣排隊,在急診室的秩序一般比較好。
3)公立醫院專科門診
香港的公立醫院門診跟內地不同,都是預約制。就是說你根本不能去瑪麗或威爾斯親王醫院這樣的大醫院挂號直接看門診,那裏沒有挂號處。都必須看政府診所,如果政府診所的醫生覺得你病情重,就會送你去急診或者寫轉介信,讓你去公立醫院看門診。但也不是隨時看,也要排隊。比如想看心髒科門診治療高血壓,一般要等1年。也是看10多分鍾,藥費跟診所一樣。所以一定程度上說,在香港看病其實更難。你不能隨時去協和或301這些最好的醫院找專家教授看病,只能排隊,而且只能去自己住的那個區的醫院看病,等著不認識的醫生給你看,而且每次都不一樣。
4)公立醫院住院部
香港公立醫院分幾個聯網,每個聯網裏面有一家最大的醫院,如威爾斯、瑪麗或伊麗莎伯醫院等,還附有小點的康複性質的醫院,如沙田醫院、大埔醫院等。患者從急診送上病房治理,住院時間一般3天,穩定後就可以送到康複醫院,直至完全康複,從而保證大醫院收治的都是病情最重最複雜的患者。住院費用也是極低,每天花費100元,包括藥費、檢查治療和手術費用。如一個做搭橋手術的患者,共住8天,出院時只需交800元港幣的住院費用,搭橋手術相當于免費的。當然,自費項目比如支架,還是要自己付的。但如果經濟條件很差,政府會支付你實用裸支架的全部費用。
公立醫院預約做檢查時間都很長,一般很難在住院當天完成。如普通超聲要約半年,心髒彩超約一年,CT或MRI要約更長時間。比如有的醫院MRI2012年的病人已約到2019年。手術的排期也要很長時間,比如在香港白內障手術也是免費,但至少排隊等5年。
香港地少人多,所以內科或外科沒有專科病房,不同專科如心髒、呼吸、消化的患者都放在一起,由不同的專科主治處理。整個病房就一個第一年上任的醫生36小時值班,他主要負責寫病曆和簡單的處理,太難的處理他會call第二年以上的住院醫生過來處理。也就是說,這裏第二年以上的住院醫生幹的就是內地住院部的活,沒事時呆在值班室裏。這裏的病曆都很簡單,就幾句英文簡單交代一下病情和處理。沒有內地的病曆那麽嚴謹和詳細。不會有擬診討論和查房意見這類的東西。三級查房制度這裏基本很少,科室主管有時會來看看,大部分時間就專注手術或者PCI。大部分公立醫院的醫生都不做研究,只做臨床。但他們每天都看文獻,對最新的臨床試驗結果都了如指掌。
5) 私人醫生及診所
香港有很多私人醫生,其中大部分是全科家庭醫生,內外婦兒都要看。第二類家庭醫生是專科醫生,一般是公立醫院有多年從醫經驗已成名的醫生,他們一般擁有自己的診所,可以與某個私家醫院合作,在私家醫院的手術室進行手術,收入和私家醫院對分。
6) 私家醫院
香港有幾家私家醫院,只要有錢就可以入住,但費用高昂。
02 醫生專業水平高 待遇好
在香港,醫生可分爲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駐院醫生和挂牌醫生。
香港醫生一般都有香港和英聯邦等國多年的學習經曆,且要在公立醫院工作到政府規定的時間及經驗後才有獨立執牌開辦診所的資格,成爲私家醫生。執業後每年都必須完成一定的研究和工作量,並通過政府及相關管理機構的考核才能繼續行醫。
所有在香港行醫的西醫均須在香港醫務委員會注冊。香港醫務委員會屬法定機構,負責注冊及監管西醫的專業操守,以維持專業水平,保障公衆健康。
1)全科醫生
香港醫生要獲得行醫資格,一般要通過幾個步驟:通過五年的學習獲得香港醫學本科學位即:內外全科醫學士(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Surgery)。香港的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主要有: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MBBS,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MBchB。畢業後在公立醫院實習一年Houseman實習結束後,並通過香港醫務委員會執業醫生資格考試,從而獲得頒發行醫執照(License of Registration),這時的醫生才能成爲全科醫生獨立行醫。理論上說需要6年才能獲得全科醫生行醫資格。
2)專科醫生
取得全科醫生資格後,大部分醫生選擇留在醫管局旗下的公立醫院完成專科培訓。醫生要選定一門專科,比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或是麻醉科等等,經過6-8年的培訓,期間再通過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的的考試,最終成爲專科醫生。
專科醫生還有各自專科學院頒發的院士資格(比如,香港內科學院,英國皇家外科學院,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麻醉科學院)。醫生們也會持續進修,報讀一些相關課程。如果這些課程被醫務委員會承認,就可以做爲資曆展示出來,這些課程一般最終展示爲某些文憑或者證書,相比醫學士學曆和專科資格,文憑和證書只是附屬的資曆。
香港的專科醫生至少經過12-14年以上的時間才可能獲得相關資格,因爲香港醫生不能做廣告宣傳,因此開個人診所的專科醫生還會需要更長時間在公立醫院度過實踐經驗期,這就是爲什麽在香港私人診所看到的醫生大多在40歲以上的原因。
香港的私人診所醫生相當程度上代表著香港醫療的高水平,這和香港鼓勵發展私人醫療補充日益臃腫的公立醫療不無關系。
4)駐院醫生&挂牌醫生
經過10多年的進修學習和實踐經驗,香港醫生一般會開始選擇專業發展方向。
一是公立醫院,這是政府資助的,所有醫生都隸屬于醫院和醫管局,全職常駐醫院,他們可以享受豐厚的待遇,這種叫做駐院醫生。
二是私立醫院,一般是教會資助醫院,裏面只有比較少的駐院醫生,很多是自己擁有專科私人診所或者在某連鎖診所的醫生,他們都是各個專科的牛人,醫術精湛口碑極佳,他們平時並不在醫院而在自己的診所,他們和醫院屬于挂靠關系,只是在需要用到醫院的器材進行手術檢查等才會到醫院。這種稱之爲:挂牌醫生。
03 診療服務
挂號
香港醫療體系廣泛采用預約制,而服務街坊的全科診所則不需要預約。香港的公立醫院門診是預約制。患者首先都必須在政府診所看診,如政府診所的醫生覺得病情嚴重,會送患者至急診或者開轉介信,至公立醫院看診。但轉介紹後,患者在公立醫院也需要排隊。
檢查
如病人獨自就醫,醫院導醫(護士/護工)將提供體貼周到的服務,根據病人的確定項目安排檢查。檢查全程均在安靜的專業醫療環境中進行,有人陪同、指點注意事項,如遇醫療資源緊張無法支持後續醫療服務時,將征求過病人同意後協助安排轉院工作,病人所有有關檢查結果和資料情況也將第一時間互通互享,確保病人接受同等的醫療服務。
收費
公立醫院醫療資源對于港人而言也非常稀缺,因爲費用便宜。但預約排期較長,一般需等候半年至一年。
香港醫療系統中沒有托關系走後門,沒有回扣、灰色收入,醫患糾紛較少,隨門診費用根據選擇的機構不同有不同價位,但藥費便宜。
04 其他優勢
公益性
香港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香港政府醫療補貼占比高,占到醫療費用90%以上,爲GDP的2.6%。同時,政府部門注重在各類媒體播放醫療教育和醫學信息的公益宣傳片,保障基礎醫療知識的普及。
醫管制度嚴格&信息公開透明
香港各醫療機構、醫生的情況(學曆,進修資曆,執業時間,診所地址等)均可在醫管網進行查詢了解。而各類醫療事件的發生和進展,除監管機構進行調查與跟進,各類媒體也將及時報道,讓事件處于公衆的監督之下,以求客觀公正的處理結果。
醫療質量保證
在香港,由于私人診所是醫生個人自負盈虧,所以病人的評價會直接影響醫生的口碑,從而推動醫生對于自身專業能力精益求精,醫療質量也更有保證。在香港看病,往往能夠和醫生充分溝通,得到最適合的醫療方案,享受更耐心細致的醫療服務,而醫療費用一般也是合理可接受的,讓病人感受到專業、嚴謹,高效與服務。
個案處理人性化
香港醫療秉承人道,以救死扶傷爲重,緊急狀況下不會因爲費用問題而放棄或不予進行治療。同時,每年香港醫生均會繳納一筆高昂的醫療事故保險費,若發生醫療糾紛和事故,以保證病人的權益不受損害。
台灣
台灣的醫療服務水平在亞洲居于領先地位。2012年春,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亞洲新視野:台灣醫療奇迹》介紹:台灣醫療技術在國際間早已享有盛名,全球前200大醫院中,台灣就占了14家,僅次于美國及德國,排名全球第3,也是亞洲第1。同年,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在評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時,綜合各項指標,將台灣列爲世界第2名,僅次于瑞典。台灣總人口約2300萬人;全民健保普及率98—99%。
01醫院
台灣醫院目前有三大體系,即私立醫院體系、公立醫院體系、軍方醫院體系。醫院分爲三類:醫學中心、區域醫療、地區醫院、私人診所。台灣醫療信息化建設始于70年代,開展時間較早;
台灣醫院以非公立醫院爲多,比如截止2012年底,全台灣總計有502家醫院,其中包括420家非公立醫院以及82家公立醫院,大台北地區具有較多的醫療資源。
榮總醫院、長庚醫院、慈濟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署立醫院、台大醫院、馬偕醫院、秀傳醫院、國泰醫院、奇美醫院、軍隊醫院等11大醫院集團的總病床數占到全台灣病床數的50%以上。
台灣有十幾家醫院通過全球醫界公認可信度最高的JCI國際醫院評鑒。除此之外,台灣有500多家醫院,診所有超過2萬家,擁有豐富且優質的醫療健檢資源。也正因爲此,台灣的醫療行業競爭相當激烈,每家醫院都力爭在醫療技術及就醫環境上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真正做到視病爲親、以客爲尊。
急診
台灣的急診看診不是用叫號的,是依據檢傷級數的輕重,列爲優先看診的順序。如果是因爲急性創傷、急性心機梗死….等急重症的情況,被救護車送進醫院急診室後,第一時間先進行檢傷判定,如果是不醒人事的,當然就歸爲綠色通道,直接進搶救室,但如果你是輕病看急診的,有可能要等好幾小時。反觀,國內的叫號方式,引發很多危機、危急隱患和問題,筆者深有體會。
私立診所
台灣的小診所醫療機構遍布于各社區,數量之多堪可比擬便利商店或是連鎖藥店,但台灣的小診所並不會因爲數量多而看診的品質下降。開業醫生都是技術相當好才會出來開業,反而因爲到處都有小診所,形成”看病容易,家庭好鄰居”,民衆互相比較,若看診多次一直都沒好,大家就會口耳相傳,久而久之,該診所就會患者人數逐漸下滑。這樣制度反而引導不少民衆在輕病(如感冒、發熱、頭痛….等)到這些小診所看診,重病或是急重症才到大型醫院看診。
02醫生高水准
醫學訓練
台灣的醫學院,聚集了一群被公認是台灣腦袋最聰明的人,因爲只有最優秀的學生才有可能入讀醫學科系,台灣的醫科學生來自全台灣高考的前3000名。
台灣的醫生必須接受廣泛且嚴格的醫學教育訓練。一般而言,醫學系的學生必須接受7年的醫學教育訓練,包括4年的基礎醫學課程、2年的分科醫學課程、1年的實習醫師教育訓練,這些醫學教育全部采取英文教育。再經過3年的專業訓練後,住院醫師還必須通過專科訓練及正規考試。最後,他們還必須完成自己的研究並發表論文才能成爲合格的主治醫生。
平均來說,一個醫學系的學生要成爲一個主治醫師必須花費12到13年的時間。嚴格而漫長的醫學教育造就了台灣高水准的醫師隊伍。
以醫美爲例,台灣的醫美健檢擁有與世界同步的頂級設備及優質的醫療團隊。以整形美容著稱的韓國,每5位整形醫師中,就有一位師承台灣,甚至整形外科技術發達的美國、泰國與印度等,也都有醫師到台灣學習。
03醫療服務人性化 專業 團隊精誠合作
台灣各家醫院都非常注重人性化服務,細節管理十分到位,在“以患者爲中心”的指導原則下,將對患者服務和患者教育做得淋漓盡致。
在醫院的每一個轉角、每一個樓層、每一個科室、甚至每一個廁位都有顯眼的標識物,或者是方向指示,讓進出的人員可以輕松到達想去之處。
在各種分診排隊系統的顯示屏上,除了顯示相應的排隊順序外,都會在額外的地方顯示相關的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教育。
醫院的環境優美潔淨,無論門診大廳還是病區裏,聽不到腳步聲、談話聲和手提電話聲,醫護人員或醫患之間的交流幾乎也只有當事人可以聽到,爲患者提供了一個私密的空間。
台灣的醫生做事情細致入微,病情病理及手術方法等都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得相當清楚。醫生專業分工明朗,各人既有專攻方向,又彼此精誠合作,是一個團隊在做診斷和治療,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任何個人的判斷偏差。
台灣的醫院除了醫生、護士外,還有很多的外請人員,比如主任助理、病房助理、財務助理、物業工人、志願者等,都緊密的爲臨床一線服務,絕不會讓患者及家屬無所適從,爲整體治療提供了強大的保障系統。
特別的,醫院的“志工”,他(她)們大都上了年紀,每周固定1~2個半天來醫院行使導醫、問訊、測量血壓(機器自動測量)等工作,穿著統一的標有“某某醫院志工”字樣的背心,流動服務,熱情周到,主動詢問醫患需求。
04醫療設備先進
緊跟世界前沿台灣醫療資源充沛,醫院間競爭相當激烈。台灣的醫療機構使用的是世界最先進的醫療儀器,例如: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儀、核磁共振儀及正子攝影技術來作癌症篩檢,冷凍消融、氩氦刀冷凍治療及影像導引放射來治療癌症。這些設備同等于甚至超越了歐美衆多一線醫院,而且應用這些科技可以有效的縮短等待的時間。
05價格合理 – 國際醫療最佳選擇
台灣地區從1995 年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後,政府擔任唯一的保險機構角色,除加強對醫療費用與質量的審查外,對于醫療服務的各項給付標准更是嚴格控制,甚至是逐年調降。另一方面,台灣各大小醫療機構遍布于各社區中,數量之多堪可比擬便利商店或連鎖藥店。因此,醫院內部除須面對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之外,來自外部的經營競爭更是非常激烈。在這“內憂外患”之下,如何有效的“開源節流”,便成爲台灣醫院管理的重要課題,使醫院管理的重要性在台灣受到相當高的重視與發展。
台灣秉持“管結果不如管源頭”、“控制比核算更重要”。對于成本管理更多傾向在于計算合理成本,並采取預算成本的管控方式落實責任中心制度,建立一套從標准、發生、評估、改善的循環管理機制。台灣醫院主要成本結構:台灣醫院人事費成本約占45%~50%,藥品耗材約占25%。(反觀大陸醫院,人事費成本約占25%,藥品耗材約占45%~50%)。
正因爲如此,台灣的醫療機構不僅僅提供最新的醫療科技、最先進的設備、受過完整訓練的專業人員,最重要的是只收取病患非常經濟且相對低廉的價格。大致上來說,台灣的手術費用僅僅是美國的五分之一、英國的六分之一。舉例而言,台灣的肝髒移植手術費用大約是八萬八千美元,是美國費用的29%、新加坡的一半;台灣的髋關節置換手術費用大約是五千九百美元,是美國收費的17%、英國價格的22%、新加坡價格的59%、泰國的一半收費。
台灣的醫療機構不僅僅提供疾病的治療,還提供了合理價位的健康檢查,例如:一般身體檢查、癌症篩檢、冠狀動脈檢測、頭部神經健康檢查。一般身體檢查包括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大腸鏡檢查及癌症篩檢,價格僅是美國的17%;正子攝影檢查的費用更僅僅是美國及英國的一半。
台灣醫療還提供很多種類的醫療項目,例如:植牙、眼科雷射手術、人工生殖及符合您需要的其他手術項目,而且價格比美國便宜50%到80%。
台灣人工電子耳蝸手術,不僅整體手術價格低于大陸同類手術,而且由于關稅及貿易政策等影響,台灣所采用的進口電子耳蝸設備較大陸更爲先進,質量更有保障。與之類似的還有衆多進口藥物,不僅質量更可靠,而且價格也比大陸低廉,例如進口抗癌藥物易瑞沙,在台灣的售價只有大陸的六七成。
06醫療信息服務發達
台灣在90年代實行全民健保後,信息化建設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信息化建設設計規劃都比較合理,以至于放到現在來看也能滿足醫院管理和發展的需要。
台灣HIS系統的設計和應用非常細致入微,醫護患都覺得易用、適用,已經實現了醫療流程從電子化作業、數字化作業過渡到大量移動化作業,醫療信息服務無處不在,不是針對一個場景使用,而是能隨時隨地向院內外延伸,這也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其優勢可借鑒變現在:
1 一體化的架構;
2 注重患者隱私保護、
3 移動化應用
4 物聯網或智能化工具的廣泛應用
5 電子病曆共享機制
台灣地區的做法是只在其衛生管理部門(衛生署)統一建立患者主索引,電子病曆數據則分布存儲在各個醫院的前置機,如患者從A院轉到B院,患者可授權並申請從A院調取電子病曆供B院的就診醫生查閱,同時在經授權後,患者電子病曆也能存儲在就診醫院以供下次就診使用。
這一做法有三點好處:首先保護了患者隱私,其次是提升了分布式傳輸效率,保證了醫院之間的權限對等,再次是衛生管理部門的架構輕盈同時也避免了數據泄漏責任。
6 專科化建設
7 團隊和信息服務建設
8 HIS的叠代升級方式
附
12項醫療技術成就
1 台灣1987年成立東南亞第一個顱顔中心,擁有完整專科醫師團隊,其中唇颚裂修補成功率達100%。
2 台灣的肝髒移植手術,術後5年的存活率,已經超越美國,是目前全世界最佳的活體肝髒移植成果。
3 全亞洲心髒移植成功首例即于台灣完成,冠狀動脈心導管支架放置術成功率高達99%,並發症小于1%。
4 台灣擁有全球最高階的640切電腦斷層掃描器,目前全球僅20台,台灣即引進3台。
5 台灣擁有獨步全球的冷凍卵技術,人工協助生殖之懷孕率高于37.7%,活産率27.7%,而且費用較他國低廉。
6 台灣具有豐富的人工關節置換術經驗,每年近2萬例人工關節置換臨床經驗,並采用微創技術,傷口小、恢複快且感染率低。
7 台灣開發亞洲人適用之關節材料,于醫術、技術及價格,皆具有優勢。
8 台灣擁有亞洲前三大骨髓資料庫,並完成多件國際配對案例。
9 台灣已完成1萬多例的顯微重建手術,成功經驗遠勝歐美各國。
10 目前最先進眼科技術的LASIK(層狀角膜內層重塑術),用作近視、遠視、散光等矯正,並有數十萬雷射臨床成功案例。
11 台灣牙醫特微創植牙手術,安全性高,減少術後疼痛與腫脹現象。
12 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在進行胃繞道手術後,血糖恢複正常,成功率93.3%,並完成世界首例無疤痕腹腔鏡胃繞道手術
新加坡
新加坡地處赤道以北100公裏,國土面積約704平方公裏 (僅爲1/10個上海)。由于國土面積狹小,在世界地圖上只能看到一個點,故被戲稱爲赤道上的小紅點。然而,紅點雖小卻總能在國際諸多方面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醫療健康領域,新加坡同樣成就不凡。憑借先進的醫學科技和賞心悅目的城市風光,新加坡的醫療衛生系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評爲亞洲最有效的醫療衛生系統。其醫療保健體系排名全球第一 (彭博社),基礎醫療設施世界排名第四,是最有能力應對重大醫療危機的亞洲國家。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自豪地總結道,“在確保人人都享有必要的醫療照顧的同時,我們並沒大量地耗費資源,也沒有讓病人須排長龍等候動手術。”
01多層次醫療體系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以高效著稱,是最有能力應對重大醫療危機的亞洲國家。新加坡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形成了多元化和合理的籌資機制,注重政府與市場在醫療保障資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
政府補貼、保健儲蓄、健保雙全、保健基金四者相結合,把縱向的自我積累與橫向的社會共濟保障以及政府爲貧困人群的最後保障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使每個新加坡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
新加坡醫療體系的風格與英國很相似,嚴格而且謹慎,設置了3種層次的醫療機構,即私立(Private)、公立(Public)和民間團體(People)的醫療機構。這3種機構分別提供基層醫療,醫院治療和中長期護理3個層次的醫療服務。
具體來說,基層治療由廣泛存在于各社區的私人診所提供,主要負責預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兩部分。
醫院治療由新加坡7所公立醫院及6家全國性專科中心提供,代表了新加坡最高醫療水平。
中長期護理是指入院的患者在病情穩定後需要的一系列醫療服務,通常由民間社團和私人機構提供。
爲了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新加坡政府利用行政手段以及價格杠杆對不同醫療層次需求的患者進行分流。通常來說,若非急救的患者,一般看病基本上都先去提供基層治療的社區私人診所或者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只有在患有比較嚴重的疾病時,通過醫生給出的意見,才會轉入規模較大的公立醫院進行診治。基于此,在新加坡的大型醫院,很難看到擁擠排隊的狀況。
公立醫院
新加坡有7家公立醫院,包括5家綜合性醫院、1家婦幼醫院和1家精神病醫院。非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住院時只能選擇A類病房(單人病房/雙人病房)或B1類病房(四人病房)。新加坡衛生部對公立醫院的所有收費項目進行了明確規定,涵蓋了完成全套檢查所需的就診費。
新加坡還有包括腫瘤科、 心髒科、眼科、皮膚科、腦科和 口腔護理在內的6家專科醫療中心。
此外,這裏還有多家社區醫院,可爲康複期病 人以及 無需前往綜合性醫院就診的老 人提供及時的醫療保健服務。
私立醫院
新加坡擁有多家私立醫院,具體包括康健醫藥專科中 心(Camden Medical Centre)、東海岸醫院(East Shore Hospital)、鷹閣醫院(Gleneagles Hospital)、安徽尼亞醫院(Mount Alvernia Hospital)、伊麗莎白醫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以及萊佛 士醫院(Raffles Hospital)和湯姆森醫療中心。私立醫院大都提供 高級病房或 VIP 病房。此外還有部分醫院會提供特殊醫療服務。
此外位于市中 心的康健醫藥專科中 心下設 大約59家專科診所,並配備了一整套最先進的醫療輔助設施和服務。
診所
新加坡還設有多家專科診所,可提供牙科、眼科等專業醫療服務。
02醫療保障體系
新加坡的醫療保健體系聞名遐迩,與發達國家的主流醫療保健機構不分伯仲。
在醫療保障制度上,新加坡發展和采用了其獨特的S+3M醫療保障體系,即:
– 費用補貼(Subsidies);
– 保健儲蓄計劃(Medisave);
– 健保雙全計劃(Medishield)
– 保健基金計劃(Medifund);
具體來說,費用補貼是指新加坡政府向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大量補貼(占公立醫院病房開支的80%以上),用于補貼這些機構爲本國病人提供的基本醫療和住院醫療服務;保健儲蓄計劃是一種強制性的醫療儲蓄。按政府規定,新加坡公民在55歲之前都必須將收入的7%-9.7%(個人與雇主各承擔一半)存入中央儲蓄金。這筆錢可用于支付個人及直系親屬(父母,孩子及配偶)的住院及部分門診費用。
目前規定的限額爲:住院費每日400新元(1新元約爲5元人民幣),手術費限額從150到5000新元不等。健保雙全計劃是一項大病醫療保險計劃,目的是幫助居民應對重病或者長期慢性疾病的醫藥開銷。由個人自願投保,保費從個人保健儲蓄中扣除,由政府制定的商業保險公司進行承保。當年齡到達40歲後,因爲疾病風險增高,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將自動進入該計劃,保費可由保健儲蓄中支付。
保健基金計劃是一項面對窮人的救助基金,是政府爲了滿足人人能看病的原則而設立的安全網。它由新加坡政府出資設立,希望獲得基金資助的病人可以向公立醫院中政府指定的醫療基金委員會申請。設立以來,申請成功率高達99%。綜上所述,這種獨特模式最大限度的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資金籌集和運用機制,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新加坡醫療體系的設定原則。
03醫護人才高水平保障
新加坡醫療體系取得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其豐富的專業人才儲備。新加坡現有約12000名醫生,醫生與居民比例約爲1:440;護士與居民之比約爲1:145;另外還具有專業牙醫約1700名。
新加坡利用多種渠道保障醫療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政府會提供充足的獎學金供本國成績優秀的學生到國外名校就讀醫學院,待畢業後根據獎學金要求這些學生須回國服務;在本國建設一流的醫學院校承擔本土醫學人才培養,目前新加坡建立了三所國際領先的醫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杜克-新加坡國大醫學院,和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這些醫學院校是主要的醫學人才培養基地;除此之外,政府還從海外吸收各類醫學領域專家來此工作。
這些手段基本上滿足了新加坡醫學人才的需求。
附
新加坡醫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