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翻譯/觀察者網馬力】在華盛頓,民主、共和兩黨一直都將中國視為一個在非洲出現的新帝國。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上個月啟程訪非前,美國前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就曾指責中國通過「掠奪性貸款手段」(predatory loan practices)抑制了非洲的經濟增長,而且幾乎沒有為非洲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在衣索比亞訪問期間,蒂勒森稱中國「向非洲提供的項目貸款是不透明的,在加重了非洲債務負擔的同時,中國卻並沒有為非洲人民帶來有價值的培訓項目」。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也曾發表類似言論,她警告過非洲人:要當心中國的「新殖民主義」。經常有人對我們說,中國工人正在湧入非洲大陸,中國人正在「攫取」非洲土地以種植可供返銷國內的糧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系教授德伯拉·布勞提加姆4月12日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刊發評論文章:《美國政客完全誤讀了中國在非洲的角色》
不過,曾深入研究過中國在非洲角色的專業學者們卻認為,美國政治人物在這方面的很多觀念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一、就業與培訓
下面以就業和培訓為例進行說明。美國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莉娜·本娜達拉(Lina Benabdallah)正在對中國對非洲人力資源投資領域展開研究。「非洲人已受邀赴中國留學,而且他們還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的獎學金。當非洲人希望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能時,他們往往將中國視為一個可以依靠的國家」,本娜達拉教授說。
多項針對中國在非企業僱傭狀況的調查顯示,實際上,已經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工人來自非洲當地。從商業角度看,這是符合邏輯的。在中國,一名紡織工人的月薪為500美元左右,這個水平已經遠高於大多數非洲國家。很多中國投資者在衣索比亞等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家設廠時,並沒有將僱傭中國工人納入考慮。與過去幾十年里西方公司將工廠遷往中國的情況相似,如今很多中國公司也在將生產環節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國家。
二、中國對非貸款是否具有「掠奪性」?
中國發放給非洲的貸款是否具有掠奪性?在這方面,專家們也得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波士頓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們已經就自2000以來中國向其他國家發放的每一筆貸款進行了仔細研究。他們發現,在2000年到2015年之間,中國一共向非洲國家發放了至少955億美元貸款,這是個十分巨大的數字。從總體上來說,中國發放的貸款都做了有用的事情,主要集中於非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至今仍有6億非洲人沒有用上電,而中國的貸款中有四成集中在發電站和輸電網絡建設方面,另外有三成被用於改善非洲糟糕的交通基礎設施。
當然,也有部分基礎設施項目在建成後並未獲得充分利用,有的新建成機場客流稀少,有的大橋建成後,道路建設未能及時跟上。也有部分非洲國家領導人希望以建設項目作為自己的政治遺產。此外,這些由中國資金參與的建設項目基本都由中國公司承建。不過從總體上來說,中國在非洲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進行投資的確有助於推動當地經濟的增長。研究人員們還發現,中國發放的貸款通常利率較低,而且償還期較長。
三、中國人是否在「攫取」非洲土地?
「攫取土地」(land grabs)一詞是指對較大面積土地的購買、租借或盜取行為,這種行為在全世界範圍內是存在爭議的,在非洲大陸更是如此。因為英國和法國在殖民時期曾攫取了幾乎整個非洲大陸。關於中國在非洲「攫取土地」的傳言似乎很符合邏輯。畢竟,中國人口占全球20%,而中國的耕地資源和水資源分別僅占全球的9%和6%。眾多中國公司對投資非洲熱情高漲,其中部分公司對土地產生興趣也不足為奇。
關於中國在非洲「攫取土地」的流言蜚語早已傳出。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網站上,一篇文章提到:「中國人最近買下了剛果一半的耕地」。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首席非洲事務顧問曾對記者表示,非洲之角(位於非洲東北部,是東非的一個半島,在亞丁灣南岸,包括吉布地、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和索馬利亞等國家——觀察者網注)多年前遭受的致命饑荒與中國在這一地區「大規模購買土地」不無關係。甚至瑞典犯罪小說作家亨寧·曼凱爾(Henning Mankell)也兜售過獲得的二手消息:「我聽說中國在肯亞租下了大量土地,而且據說他們準備將100萬中國農民遷往那裡」。
上述說法引起了我的興趣,不過我並沒有將上述傳言發在自己的推特頁面上,而是打算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對其展開調查研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共收集了57條有關中國公司(或政府)大面積(超過500公頃)「攫取」非洲耕地或在這方面與非洲國家展開協商的新聞。如果所有這57條新聞都確有其事,那麼所涉及的非洲耕地面積將超過600萬公頃,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占非洲大陸耕地總面積的1%。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小組對上面每一條消息都進行了為期三年的長期追蹤。我們曾親自赴非洲展開調查,從馬達加斯加到莫三比克、從辛巴威到尚比亞,我們的足跡遍及非洲各地。我們最後得出結論,在這57條新聞中,有近三分之一(包括上面提到的三條)都是假消息。在其餘三分之二中,來自中國的投資的確發生過。不過,中國公司在非洲租借或購買的土地為24萬公頃,僅占報道所涉及600萬公頃土地的4%。
中國在非洲大規模「攫取土地」以及中國農民被遷往非洲種糧的新聞已被證實是虛構的。經過嚴肅的調查研究之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小組得出結論:「與通常被塑造的形象完全不同,在非洲農業種植領域,中國並不是一個主導性的投資國(dominant investor)」。
我們發現,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活動更多地表現出全球化特徵而非殖民化特徵,中國投資者發揮了正面作用,這其實並不是一個中國人展露貪婪面目的故事。在莫三比克,我結識了一位非洲當地的投資者扎伊迪·阿里(Zaidi Aly),為了製作雞飼料,他曾遠赴巴西學習大豆種植技術。他在巴西與一家在那裡收購大豆的中國公司建立了聯繫。後來,扎伊迪·阿里向那家中國公司發出了邀請,希望中國人能與自己共同在非洲投資大豆種植產業。後來,他與中國人建立了合資公司。在遭遇一次很久都未能緩解的旱災之後,他們的合資公司以失敗告終,中方合作夥伴離開了非洲,但扎伊迪·阿里告訴我,他還是有收穫的,「我從中國人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不過,在另一方面,中國人的到來也給很多非洲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挑戰。當地的生意人抱怨中國人加劇了競爭。我們曾採訪到幾位非洲工人,他們抱怨中國老闆規定的工作時間過長,但工資卻不高。此外,在走私市場上,中國人對非洲象牙、野生鮑魚、犀牛角等瀕危動物製品的需求對非洲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也帶來了壓力。
在通常情況下,與非洲關係日益密切的中國被我們描繪成一個邪惡的國家,可證據表明實際情況是複雜的。中國對非貸款推動了非洲的發展,而中國公司的到來也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與媒體報道的情況不同,中國對非洲農業領域的投資規模是適度的,而且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用「攫取土地」來描述這些投資是不合適的。中國人在非洲大陸的出現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不過在另一方面,負面影響也是存在的。
下面是《華盛頓郵報》讀者在這篇文章後的留言,觀察者網選取部分翻譯如下,僅供參考:
longjohns:這篇文章發出來不太妙啊。你所揭露的假新聞正是我們外交工作的一部分。特朗普先生精於此道,不過小布希和切尼早已把這種操作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他們使我們相信薩達姆與911恐怖襲擊有關,而且伊拉克還會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我們。如果你繼續發表這樣的文章,你的研究經費可能要泡湯了,而且你與那些政客之間的關係也將難以維持下去。不過,看起來你至少還有終身教職。
grandmadebby:我猜,中國人可能會認為,一個發達的非洲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且非洲也會成為中國的一個進口來源。在我看來,中國人在非洲做的事情是雙贏之舉。
chunshing anthony lam:如果中國想以貸款為工具來控制非洲的話,那麼中國就不可能在2009年免除所有非洲到期債務了。2009年,中國免除了32個非洲國家的債務。在2009年之前的5年里,非洲國家的債務水平從占非洲總GDP的34%上升到了44%。加納的債務水平從2011年占該國GDP的40%多上升到了2015年的75%。
https://www.commondreams.org/newswire/2015/12/04/china-announces-debt-cancellation-african-summit
shooi dan tom:中國在非洲還有什麼可拿的?白人在過去200年里早就把所有東西都拿光了。不過,中國人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你們沒有資格在非洲做那些事情,只有白人才有資格那樣做。
mark1234:我想,對西方來說,解決辦法是很簡單的。如果你們看不慣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方式,那就去一趟非洲,告訴那些國家,其實他們還有別的選擇。這並不難吧。當中國是唯一在非洲投資的國家時,非洲人為什麼要拒絕呢?如果當初有國家提出要在非洲投資的話,我敢肯定,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會非常高興地接受的。
charlesroy:很遺憾這篇文章沒有說到點子上。中國希望得到兩樣東西:供應中國工廠的原材料,以及中國製造的成品的出口市場。中國並不是要讓中國人去非洲搶當地人的工作機會,他們要的是非洲原材料(比如稀有金屬)和糧食。本文作者竟然忽略了這兩個驅動中國進入非洲的關鍵經濟因素,真是太不了解情況了。我曾經在美國商務部負責對非出口工作,所以請認真對待我的評論。
frankpl:西方曾用槍炮掠奪非洲的自然資源而且還將非洲人裝船運到世界各地做奴隸。中國人在非洲不過是做生意,對此我們沒什麼可批評的,至少中非雙方都是自願的。就我記憶所及,20年前中國人還沒有開始去非洲投資的時候,我們所獲得的非洲印象大多是飢餓的、骨瘦如柴的兒童。自中國人出現在非洲之後,那裡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顯著提高。對應該讚揚的人,我們要給予他們應得的讚揚。
denver7756:本文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數據,不過並沒有對如下兩個問題給出回答:第一,中國做的事情對非洲有好處嗎?第二,中國做的事情對美國有好處嗎?自2009年以來,我一直在非洲工作。關於第一個問題,中國人的確在非洲建了很多項目,不過其中有兩個問題:中國公司沒有僱傭太多當地工人(因此當地人也就沒有從中國人那裡學習到太多工作技能),另外就是部分工程質量出現了問題。我在莫三比克和波札那都看到了這類現象,而且在其他國家也有所耳聞。中國生產了這個世界需要的很多商品,為了獲得原材料中國制定的非洲政策是合理的,不過從長期來看,這對非洲是否有好處還很難說。關於第二個問題,對美國來說糟透了。一位尚比亞的計程車司機曾對我讚揚中國人的工作,關於美國卻沒說什麼好話。我曾看到一座水塔上寫著「由中國某公司承建」,而美國的「總統防治愛滋病緊急救援計劃」(PEPFAR)已經通過對非洲援助藥品挽救了數百萬人。非洲是最大的發展中大陸,甚至也許是全世界最大的大陸,而美國卻讓中國占了先機。我們得醒醒了。
mdspiers: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我們之所以會對中國對非洲投資和貸款產生猜疑,是因為在西方對發展中國家投資和貸款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收回扣、腐敗、不當開發以及地方失控等問題。
david blythmdspiers:非洲本身也問題重重!非洲政客是很腐敗的!
presned:有趣的是,全球化弱化了美國在全球商業領域的主導地位,卻強化了中國的角色。我們那些聰明機智的、有國際視野的政客們花了那麼多時間,最後竟然把美國國內市場拱手讓人了,而中國人卻制訂政策防止了這種事情的發生。看來,中國人學得並不慢,而我們忘得卻很快。
inter nos:中國人對非洲的入侵是緩慢穩健的,他們的行為不太引人注目,意義卻十分重大。
chunshing anthony lam回復inter nos:在2016年,美國對中國投資924.8億美元,中國對美國投資537億美元,同時中國對非洲也投資了361億美元。如果你認為中國對非洲投資就是一種殖民或入侵的話,根據你的邏輯,美國在殖民或入侵中國,中國也在殖民或入侵美國。
https://qz.com/978419/china-influence-has-an-investor-in-africa-grew-in-2016/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88629/united-states-direct-investments-in-china-since-2000/
https://www.aei.org/multimedia/chinese-investments-us-handout/
szl8:中非之間的關係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啟了,當時中國總理周恩來訪問了很多非洲國家。中非之間的關係不是一夜之間建立的。此外,中國還免除了非洲的債務。
chunshing anthony lam回復szl8:自1990年至今的28年來,中國外長訪問的第一個國家一直是非洲國家。中非之間的關係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建立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就已經開始向非洲國家貸款。我在網上找到了一篇文章:
http://origins.osu.edu/article/new-world-order-africa-and-china
我希望指出一點,當美國政府在中東發動戰爭時,沒人會想一想這到底是對是錯。當中國在非洲進行商貿活動時,每個人都在努力指責中國剝削非洲,而且還質疑中國的意圖。中國的確需要非洲的資源,但中國並沒有免費獲得那些資源,中國是向非洲人付了錢的。任何國家都可以向另一個國家購買自己所沒有的自然資源,中國做的與此沒什麼不同,這是國家間的正常貿易活動。中國向非洲購買自然資源,這裡面有什麼問題嗎?
konacraig:在過去30年里,我經常去非洲。至少在過去10年里,本文提到的那些商業活動,中國人都有所參與,這是廣為人知的。去越南、柬埔寨、緬甸和寮國看看吧,情況跟在非洲差不多。
hossra回復konacraig:這位教授應該去非洲東海岸看看那些商業港口,擁有者都是中國人。這個現象很有趣,不過可能不太符合這位教授的世界觀。
objectivism:這位布勞提加姆教授一定是活在脫離現實的象牙塔里。中國在非洲搞的就是新殖民主義。
wjshelton回復objectivism:請給出做出這一論斷的依據。
zephon-baal回復wjshelton:這是認知失調症(心理學名詞,指個體在遭遇邏輯矛盾、新經驗與舊觀念之間的衝突或自身行為與內心態度的背離等情況時,所產生的難過、緊張等不適感——觀察者網注)造成的心理投射,其實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好。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4月1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