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Lazada前CEO Maximilian Bittner(以下簡稱Bittner)宣布離開阿裏,將于2019年1月起,正式擔任Vestiaire Collective CEO。
Bittner是Lazada的關鍵人物。2012年,他離開麥肯錫從歐洲加入Rocket Internet,隨後就去了東南亞組建Lazada,領導Lazada當時所有六個國家的業務: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在這之前,他的人生軌迹中規中矩:2001年倫敦大學本科畢業後,去摩根斯坦利幹了幾年投行分析師;在美西北大學的凱洛格管理學院鍍了一個MBA之後,加入了麥肯錫,四年做到了Engagement Manager 。
要不是他的老爹和Rocket Internet創始人Oliver Samwer是老友,他估計可能朝著麥肯錫合夥人的路子一直走下去了。
2012年,Rocket Internet開始在東南亞大展拳腳,Oliver和他的哥哥Marc(在歐洲)到處尋找商學院、投行和管理咨詢背景的人才。三者兼顧又是家族朋友的Bittner自然而然被拉了進來。
Oliver Samwer, CEO of Rocket Internet
2012年正是Rocket Internet意氣風發期。當年,和Lazada同時上線的有同樣立足東南亞的時尚電商Zalora、印度的時尚電商Jabong、非洲的全品類電商Jumia、拉美的Linio等。
配合已有的家居電商Home24和Westwing等歐洲業務,一個中美之外的互聯網帝國初具雛形。(巴基斯坦等國的Daraz要等到後來卡塔爾電信和Rocket在亞洲建立合資公司後才開始)。
當年的小夥伴們現在都過得怎樣呢?
非洲的Jumia 2016年從一堆戰略方手上融了一大筆錢, 雖然非洲市場仍然在很早期,但是最近有傳言正在籌備上市;
巴基斯坦的Daraz今年也被阿裏收購,雙方未公開收購價格,但是可想而知價格不會太高;
Linio今年8月被智利零售商Falabella以1.38億美元收購;
東南亞時尚電商Zalora從2016年就開始戰略收縮,現在尤其在包括Zilingo在內的友商融資突飛猛進的情況下,存在感已經很低;
同樣做時尚的印度Jabong就比較“慘”,在2014年時曾一度估值超過10億美金,據說當年亞馬遜以近12億美元的價格想要收購Jabong,未果。最後,Jabong在2016年被印度本土電商Flipkart以7000萬美元的“跳樓價”收購。(Flipkart本身高價賣身Walmart那是後話)。
很長一段時間,Jabong在印度古爾岡辦公室的門禁系統是這樣的
而Rocket所有時尚電商裏面唯一盈利的中東的Namshi去年被中東土豪阿拉巴爾旗下的地産公司收購了51%的股份,原因居然和Namshi本身的表現沒多大關系。阿拉巴爾當時已經籌集了10億美金打造電商平台Noon,收購Namshi的目的是擔心亞馬遜有可能收購Namshi,補齊Souq的時尚短板。
現在回過頭來看,Lazada雖然當時價格也不高,還算是比較完美的一個退出案例。所以,Bittner在他的剛上任的新工作的履新聲明中也特意提到阿裏的收購。↓↓↓
阿裏的煩惱
其實當年阿裏當年收購Lazada時,也是“矬子裏拔將軍”。當時看似競爭對手林立,能數上名字的就有Shopee、Redmart、Zalora、Qoo10、Tokopedia、Tarad、11 street、EZBuy等等,但都屬于小打小鬧,融資數額能上千萬美金就不錯了。
墨騰認爲,當時還是階段太早,誰都沒有搞明白東南亞電商到底應該怎麽做,而基礎設施都還在建設的早期,電商的服務生態根本不存在, 投資和發展就變成了先有雞還是現有蛋的問題。
在這一衆電商裏,只有Lazada、Zalora、Shopee在六個國家都有布局,而Zalora是個時尚電商,Shopee的母公司騰訊是第一大股東。所以阿裏可以選擇的,只剩下了Lazada。
在亞馬遜遲遲沒有對東南亞送秋波的情況下,Lazada的選擇也只有阿裏。(當然,京東也說得過去,但誰叫東哥眼盲下不了決心呢,現在京東在東南亞就辛苦很多了)。
2016年4月,阿裏10億美金控股Lazada,今年3月,又追加20億美元投資,持股比例 83%。同時宣布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彭蕾將出任 Lazada CEO,原 CEO Maximilian Bittner出任高級顧問職務。也就是說,Bittner又在Lazada待了兩年。
在2016年時,東南亞電商圈就在猜想阿裏會不會對Lazada管理層進行大換血。事實上並沒有,阿裏並沒有足夠多的國際化核心人員來填補這些空缺。
彭蕾于今年3月擔任Lazada CEO
人才不足是東南亞電商圈(甚至全球)的普遍問題,尤其是當總部在遙遠的德國或中國時,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
很多國內出海東南亞的互聯網公司,研發團隊都設在中國,設計出來的産品跟用戶其實有很大的距離感;空降過來的高管也需要花很久時間才能適應本土運作模式。和本地高管如何建立信任和有效協作更是鮮有成功案例。
更何況,東南亞並不是一個單一市場,每個國家政策法規、語言習慣和經濟發展水平都有很大差異。有些國家則政治上暗潮洶湧,處處都是陷阱。因此,對人才的要求其實很高。
當年Rocket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從歐美商學院、投行和咨詢公司引進年輕有沖勁,又足夠聰明,並對數字化運營很敏感的人直接來管理,即便如此也走了很多彎路。
阿裏控股之後,Lazada之前Rocket系人才已經流失了很多。這一年,Lazada似乎並沒有保持自己在東南亞的領先優勢,而是被蘇北人馮陟旻領軍的Shopee一點點超越。即便彭蕾把家搬到了東南亞。
算不算是東哥的同鄉幫他道義上扳回了一局呢?
Bittner去了哪?
Bittner宣布將于2019年1月起,正式擔任Vestiaire Collective CEO。這是一家總部位于巴黎的二手奢侈品電商平台。
法國是二手奢侈品電商的大本營,Vestiaire Collective是其中的代表。這家公司創辦于 2009年,至今已經累計融資1.16億歐元。
Bittner的任務是將Vestiaire Collective的業務擴展到亞洲等新興市場,這聽起來非常艱巨。
二手奢侈品網站正在歐美蓬勃發展,根據另一家同行ThredUp最近編制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22年,“在線轉售”市場將達到410億美元。
但是目前爲止,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還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以中國市場爲例,算是新興市場老大了,但由于傳統觀念的原因,二手奢侈品交易在中國一直不溫不火,消費者們更熱衷于買一個新的包包、新的手表,而不是去淘一個二手的。
如何處理如潮的差評也是CEO的一大挑戰,Trustpilot上VC的評分只有5.4/10
法國另一家二手奢侈品網站InstantLuxe曾在2014年嘗試進入中國,還起了一個中文名字“愛易奢”。2016年,InstantLuxe被老佛爺收購,但是一直都沒有起色,就在幾天前,老佛爺宣布即將關閉InstantLuxe。
對于Vestiaire Collective來說,如果想要進入新興市場,中東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已經與阿拉巴爾合作成立子公司,進入中東市場。當然,這也和阿拉巴爾自己是Yoox Net-a-Porter的大股東之一有關系。
至于東南亞,二手奢侈品電商還是再過幾年再說吧。不信可以去看看新加坡二手奢侈品電商Reebonz的發展曆程。
不過從Lazada套現的Bittner,或許現在變得比他在Lazada每周砸桌子摔椅子的時候更有戰略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