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吉隆坡市,2019年8月。
停更近二十天,主要是爲了陪伴家人,就沒了晚上的閑暇時間。這期間到馬來西亞轉了一圈,吃吃喝喝當然是旅遊的重點,新的一篇就來聊聊大馬的飲食。
本系列寫的是中國味道,卻不限于本土特色,也包括在國內可以品嘗到的外來飲食,比如立陶宛烤腸(哈爾濱紅腸)、朝鮮冷面、日料等等。寫到國外,也要有個原則:限于從中國傳播出去並與當地融合的飲食。這些飲食,既保留了中式料理的烹饪傳統,又采用了當地食材,符合本地口味需求,並有時間的積澱。若是與國內毫無二致,也就沒有記錄的價值。好比國人旅遊的熱點地區都有重慶火鍋店,我進去看的欲望都沒有。
在此之前的《尋味中國之外藩篇 清邁海南雞飯》,算得上這一原則的代表。源于海南(廣東)的白切雞,下南洋就化成了海南雞飯。海南雞飯被譽爲新加坡的國菜,新馬本是一家,這雞飯也遍布馬來西亞,成爲中餐的代表。
泰國清邁的海南雞飯
一次在吉隆坡坐Grab(類似于國內的滴滴),開車的是位熱情健談且只用英語對話的馬來小夥子,這讓我陷入了長久而窘迫的境地。其中交流最順暢的一段如下:
“Hainan, I from Hainan.” 我雙手筆畫,努力描述著。
“Oh, Hainan, Chicken rice!” 小夥兒立即道。
“Yes! Yes! Chicken rice!” 我連連用力點頭,還是談吃的好溝通。
從吉隆坡國際機場到著名的雙子塔下,都有廣受本地人歡迎的海南雞飯,它的標准英文名是:Hainanese Chicken Rice(海南人的雞米飯)。不過,看這紅燦燦的雞皮,是先烹煮再過油上色,絕非白切雞,而是典型的燒雞,頗有些挂羊頭賣狗肉的模樣。
新馬的海南雞飯也有傳統的白切雞,但更多是澆了醬汁已經入味的烹煮雞。傳統的白切雞入水前少許抹鹽,不講究的炖雞的水裏僅加入姜蔥料酒等去腥,講究的用老湯,須加入豬骨一類。總體上,海南的白切雞味淡,或者說追求的就是原味、新鮮,甚至要求骨頭裏帶血。
新馬的做法,用海鹽抹擦,先給雞做個按摩,使之入味且肌肉放松。出水後,海南白切雞過冷水,而新馬入冰水,後者可以使雞皮更加緊致有彈性。
至于調味,兩者也有差距,文昌雞基本無味,主要蘸料是蒜泥、青檸汁、醬油、芫荽等,屬酸鹹口味。新馬的海南雞飯已經入味,主流是澆上新加坡黑醬油,蘸料是東南亞最常見的泰式甜辣醬,就是下圖左側和上圖小碟裏的紅色醬汁,總體偏鹹甜口味。
總結下來,新馬的海南雞飯是海南白切雞的變種,是在傳統上的變化和提高,雖然有的已是面目全非。好比這份套餐,你若是告訴海南人這就是海南雞飯,定會被嘲笑。我倒是覺得,泰國清邁的海南雞飯反而保留了海南白切雞的傳統,只是調料已本地化。
其實,老海口人都知道,海南並沒有海南雞飯。現在滿大街的海南雞飯店,都是這幾年爲了迎合遊客而借用了新馬的名號,裏面賣的還是傳統的文昌雞。去年,海南省旅遊餐飲協會還在搞什麽十大著名海南雞飯評選,這麽做當然不是因爲無知。想想看,爺爺必須借用孫子的名號給自己撐腰,也算不上光彩。
要品嘗正宗海南雞飯,還是要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文昌雞與海南雞飯相比,哪一種更好吃?“好吃”是個很感性的問題,我們留待下一篇再說。敬請期待:《尋味中國之海外篇 馬來西亞怡保芽菜雞》。
後記:
之前的《尋味中國之外藩篇 清邁海南雞飯》用了“外藩”這個詞,因爲泰國曾是咱們的藩屬國。本篇卻無法沿用了,新馬從未做過中國的藩屬(鄭和搞的那種朝貢不作數)。因此,另起名“海外篇”,只要不是國內的都是海外,普適性相當強,全宇宙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