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繼兄弟品牌台蓋在新加坡開業後,奈雪的茶海外首店也將于近日落戶新加坡。
事實上不止是奈雪,喜茶、R&B巡茶、蜜雪冰城等,都在探索海外市場。
中國新茶飲的大航海時代,終于到來了嗎?
新茶飲的“大航海時代”,到了嗎?
海外市場,正在成爲新茶飲征戰的另一塊疆土。
據悉,奈雪的茶將在12月,于新加坡當地著名購物商城Vivo City開業。首創“茶+軟歐包”模式的奈雪的茶,在新加坡高租金壓力下,依舊將首店選在Vivo City一樓入口,用大面積強調空間體驗。
奈雪用心打造的“茶+軟歐包”門店也即將開業
早在9月5號,和奈雪的茶同屬品道集團的新茶飲品牌台蓋,已先一步進入新加坡打前戰,在 Nex購物中心開出第一家分店。
據品道餐飲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台蓋目前在新加坡市場反響不錯。新加坡現在的茶飲市場比較像國內3年前的狀況,此次新式茶飲品牌的集中進入,會帶去新的産品和體驗。
台蓋在新加坡門店
奶茶店布局海外不是新動作了。
據了解,11月10日,喜茶海外首店,將在新加坡烏節彎路2號愛雍·烏節正式開業。
喜茶入駐新加坡
CoCo都可、快樂檸檬等品牌早已在日本等地開店。但隨著近幾年國內茶飲市場升溫,格局轉變,在頭部品牌的帶動下,更多新茶飲品牌開始將目光轉移到海外。
主打國際市場的日出茶太Chatime,目前已經在全球開出2500家門店。其中90%的店面分布在歐美澳及南亞。
茶飲出海屢見不鮮
R&B巡茶在洛杉矶、越南、新加坡開出40多家門店,發展生風水起。
在國內開出4000多家門店的蜜雪冰城,也于1個多月前在越南河內開出一家升級版門店MIXUE。
雖同是在海外布局,相比過去,意義卻已經完全不同了。
出海動機:從“追名”到“逐利”的轉變
民族自信:帶動茶文化“遠航”
隨著“新式茶飲”的概念在國內消費者心中紮根,競爭也在不斷加劇,一條街十幾家奶茶店的現象比比皆是。
激烈競爭下,常有老板感慨國內茶飲市場格局漸定,很難有新的品牌突圍而出。于是,將目光轉移,投諸于市場更廣闊的海外,搶占新的機會,成爲一些品牌的選擇。
“不要小看越南,它有近1億人口;不要小看印度尼西亞,它也有2.6億人口;印度,將近13億人口,也快和中國相當了。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實力提升,民族自信,當更多中國文化的東西輸出到海外,最具代表性的茶,更是符合潮流和趨勢。”滬上阿姨創始人單衛鈞分析。
越南街頭可見的咖啡店
競爭升維:到國外搶占“品牌”認知
據了解,海外的奶茶店競爭也很激烈,“同樣有一條街上開幾十家店的情況。”據行業人介紹。
不同的是,在國外,茶飲連鎖性品牌很少,這是國內品牌看重的一塊“肥肉”。搶先發展品牌,占領海外消費者認知,是國內品牌到海外跑馬圈地的重要原因。
價值賦能:從“國內品牌”到“國際品牌”
“國內品牌”和“國際品牌”,是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的標簽。在資本市場裏,尤甚。
對于有資本注入的品牌來說,到國外開店,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價值,擴大影響力,增加在資本市場的分量。另一方面,資本加持,也幫助品牌方鏈接到更多海外資源,推動發展速度。
另一方面,R&B巡茶創始人譚智文介紹,布局更多海外門店,也是追求品牌上流化的表現,可以增加夥伴對品牌的榮譽感,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
布局全球化
行業升級:新鮮的市場,新鮮的學習機會
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開店,譚智文都能發現當地可以學習的地方。
“越南很有營銷技巧,他們新店開業,都會請當地林志玲、本地周傑倫過去唱歌跳舞,十分熱鬧。但在新加坡,我發現他們財務系統十分強,每天人均生産力、效率比等等都可以很清楚地統計出來。這些都可以參考學習。”
相比起來,新茶飲品牌在國內還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借鑒海外成熟有效的運營管理經驗,也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海闊任魚躍,怎麽躍?
歐美還是亞洲?
同樣是布局海外,歐美和越南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是兩種不同的海外。
“新加坡是跳板,國內品牌布局海外第一站通常放在新加坡,海底撈就是這樣。因爲這個城市中西文化融合最好,不管語言還是城市環境等,可以同時鏈接國外和國內消費者。”譚智文介紹。
海底撈已在新加坡擁有多家門店
選擇相似的環境,還是直接挑戰新領域,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正宗還是改良?
在美國,一杯咖啡2~3美元,奶茶4~6美元消費者也能接受。
在越南,重口味消費習慣下,高糖度飲品很受歡迎。
在新加坡,房租是中國的3.5倍,人工是2倍多,價格卻只能賣到90%。
不同國家和環境,給到的是不同的需求和難點。了解當地市場,尋找到合適的發展模式,進行品牌的差異化定位是很重要的方式。
據了解,喜茶、奈雪的茶目前在海外門店都將延續國內現有菜單和産品,將品牌文化更多展現給海外消費者。
喜茶新加坡門店
更多的品牌會選擇嘗鮮。據譚智文介紹,目前在越南,R&B巡茶采用的是“將奶茶店咖啡店化”模式,開200~500平的大面積門店,賣高于2倍的價格,從品質上突圍。
獨立還是合作?
海外不斷開店過程中,也給譚智文很多教訓,不斷調整方向。
比如,在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水果豐富,在國內火爆的水果茶在當地根本賣不上價格,反而奶茶銷量最好。
實踐出真知,奶茶更受當地人歡迎
比如,美國繁多的政府審批項目之下,一家店想在10個月之內開出來基本是不可能的。
目前,他正在各地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發展良性合作模式。“在海外開店,最重要的是,找到最佳的融合方法,和當地的團隊發展出最有效的模式。”
結 語
需要冷靜的是,海外市場絕不是“傻白甜” 。
據了解,雖然越來越多的歐美消費者正在接受“茶”這個中國符號,國外奶茶店依舊以亞洲人爲主要消費群體。
而高昂的人力成本、供應鏈能否足夠支撐、如何讓當地消費者認同而不只是嘗鮮等等,都仍是需要面對的考驗。
趨勢在眼前,把握好方向的品牌,才最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