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成財
每周講解買賣股票和投資産品事項,分享投資小貼士。
過去一年來,本地刮起強勁的“除牌風”,28家上市公司從新加坡交易所除牌,當中不乏一些家喻戶曉的品牌,如余仁生(Eu Yan Sang)、海皇輪船(NOL)、虎航(Tiger Airways)、SMRT,以及傲勝國際(Osim International)等。
每家公司除牌或私有化的原因都不同,除牌不一定是壞事。當挂牌公司的市值偏低時,可爲手頭有現金的股東或公司提供一個收購或私有化的窗口。
收購的形式一般有兩大類:一是由第三方企業收購,比如法國達飛輪船獻議收購海皇輪船,以及中國宜華木業計劃收購華達利(HTL);二是大股東提出全面收購,比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收購虎航,以及沈財福收購傲勝國際。
此外,上市公司必須定期提交財務報告,並遵守企業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等管制標准,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企業負擔。私有化能讓企業更靈活制訂經營策略,把更多精力放在業務運營上,同時有空間執行更長期業務策略。
以淡馬錫收購SMRT爲例,把公司私有化並從股市除牌,意味著SMRT無須再爲盈利操心,可專心改善地鐵服務。
在本地,收購者通常會提出比市價高的獻議價,以確保收購能成功。因此,投資者若在收購消息宣布前夕買進相關的股票,在收購消息宣布後賣出,通常都有斬獲。
在考慮收購獻議價是否合理時,股東應該比較獻議價和當初進場價格的差距,並在收到收購要約文件(offer document)之後,細讀受委顧問的建議,或是參考一些獨立研究公司的報告,從而判斷獻議價是否合理。
若覺得獻議價合理 股東可考慮接受
如果覺得獻議價合理,股東可考慮接受,這是因爲一旦公司除牌,股票就無法在公開市場買賣,即使股東有長期持守的能耐,也沒有翻本的機會。
此外,收購者還可通過協議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的方式獲得75%的股權支持,或通過全面收購的方式獲得90%的股權,以進行強制收購。
如果股東認爲獻購價有欠合理,他們也可向新加坡證券投資者協會(SIAS)尋求協助。
值得一提的是,當企業成爲第三方的收購目標時,大股東與小股東都是賣方,利益一致。大股東會爲本身爭取最高的收購價,小股東則可從中受惠。然而,當大股東提出全面收購而成爲買方時,他們就會盡量壓低收購價,長期套牢的小股東可能吃虧。
盡管如此,挂牌和除牌是資本市場的一部分。除牌和私有化提供公司整合、收購和將來再上市的機會,一些企業在除牌後,爭取時間整頓業務,反而有重振旗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