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研究發現,每十名新加坡人中,有八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行善美德,而這些行善者投身當義工或捐贈的幾率也比較高。
與收銀員話家常,在地鐵讓座給年長者,甚至是給陌生人一個微笑。這些看似平常的舉動,常做的話,將爲新加坡打造更友善的文化。
研究發現,新加坡人通常會以現金捐出小額善款,而比起沒有捐贈習慣的人,常捐贈的人成爲志願者的幾率也高出兩倍。
就在2018年世界捐助指數(World Giving Index)報告中,新加坡排第七位,而在全球慈善環境國家排名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九,亞洲第一!
在新加坡,慈善是一項全民事業,從老人到小孩,都多多少少爲慈善出過力,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們,更是積極投入到慈善中去。
在新加坡,慈善無處不在
如果在新加坡長期生活會發現,義工幾乎無所不在,其工作範圍涵蓋民衆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新加坡公益性質的大衆醫院看病只收2新元登記費和2新元藥費,坐診的醫生護士都是無償工作;很多新加坡人也會主動定期參與義工活動。
換句話說,新加坡的慈善團體已經深入社區和居民生活,成爲推動社會公平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這種全民積極參與慈善的熱情有賴于政府的支持。
新加坡鼓勵企業和個人進行慈善捐贈,並承諾以捐贈資金2.5倍的數量進行稅前抵扣。此外,任何人給大學和研究機構捐贈,政府也會給予接收機構1至3倍的資金配比。
企業或個人捐贈後憑收據即可在報稅季享受規定的稅收返還,這對于社會捐贈是極大的吸引力。
新加坡慈善有完整的法律體系
新加坡的《慈善法》制定于1983年,並多次進行修訂。該法對慈善機構及非營利組織的注冊、管理以及組織活動有明確的規定,對商業機構開展慈善活動也制定了操作細則。
除《慈善法》之外,新加坡還有數目衆多的輔助法律來完善和細化慈善活動及機構的組織行爲。
◆ 總體來說,新加坡政府鼓勵慈善組織的發展,不過執行嚴格的登記制度。
按照《慈善法》的要求,新加坡的慈善組織必須依據《社團法》和《慈善法》分別登記,董事會至少要有三名成員,其中至少兩名爲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 爲了讓慈善團體的運營更加公開透明,《慈善法》規定所有慈善組織每年必須提交年度財務報告。
商業機構組織公益活動須提前申請許可證,不得套用“慈善機構”之名,同時需呈報自己的酬勞和轉交捐款的時間等。
◆ 另外,慈善總監辦公室要求慈善機構必須聘請外來審計師,並在慈善機構網站上公布其財務簡報供公衆參考。自2014年8月起,慈善總監辦公室也將所有慈善團體的財務簡報統一彙總到其網站上,免費讓公衆調閱。
“拼”一個進入政府小學的資格
對于新加坡教育制度了解過的家長們,一定聽說過激烈的小一直入(Primary One Registration),新加坡政府小學報名分爲1、2A(1)、2A(2)、2B、2C、2Cs、3這幾個階段。越往前的階段報名越具有優先權。
第1階段和第2階段開放給新加坡公民和永居資格者,國際學生只能在第3階段報名。不過就算對于新加坡公民和永居資格者來說,要申請到自己心儀的學校,或許還要拼爹,拼房。
● 拼哥哥姐姐:第1階段開放的報名,是面向家裏有親生哥哥或姐姐正在該校讀書的孩子。所以,一旦家中第一個孩子進入某所名校,家長基本上就可以松口氣了。
● 拼爹:在2A階段,申請的孩子需要滿足一下任一條件:父母爲該校畢業生、校友會成員、校董會或咨詢委員會成員。如果父母是學校的教職人員,或者哥哥姐姐曾經在該校就讀,這個孩子也會被優先錄取。
● 拼房:如果申請人數多于學額,同等條件者之間PK,則按家距離學校遠近的原則抽簽。所以,新加坡的不少家長爲了孩子可以申請到心儀的學校,不惜重金購買學校周邊房産。
如果上述條件都不符合,那麽家長就需要當志願者博得學校的“好感”,但前提是必須在學校做志願者滿一年以上,且報名時已經服務至少40個小時。
學校義工
留意學校義工招募通知——提交申請表格——可能有家長面試——公布入選義工名單——學校以郵件形式通知每次活動需要義工名額——先回先得——義工時間達到報名要求——學校寄來證明信——階段2B報名時帶上證明信。
社區義工
直接在PA (People’s Associate)網站在線申請,網址是:https://www.pa.gov.sg/our-volunteers,進到網頁後點擊APPLY ONLINE即可申請。PA會根據申請者所填的資料,做出相應的安排,一般會被安排在住家(IC地址)所在的RC或NC。
如需了解更多,請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