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緣
協會計劃成立餐飲顧問團,爲會員提供烹調與經營方面的咨詢;以及鼓勵會員成立餐飲業超級市場,供應行業所需食材與器具,謀求互惠互利發展。
邢谷一 報道
新加坡姑蘇(慎敬堂)餐飲協會成立史可追溯至1876年,爲配合時代發展所需,協會力求轉型爲會員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吸引年輕餐飲業者入會。
協會計劃成立餐飲顧問團,爲會員提供烹調與經營方面的咨詢;以及鼓勵會員成立餐飲業超級市場,供應行業所需食材與器具,謀求互惠互利發展。
協會主席程文華(63歲)說,經營餐飲業尤其是中餐館,要有一定經驗與技巧,如果有老行尊提點訣竅,再靠自身努力,融會貫通,就有無限發展可能。
“這些烹調訣竅不是什麽深奧技巧,未經道明,無法破解難題,更談不上提高菜肴水准、贏得回頭客的贊賞與支持。”
程文華是知名雞飯與粵菜館“文東記”的董事經理。他說,餐飲顧問團有老行尊也有年輕專才,都是協會堅強骨幹,爲振興本地餐飲業,很樂意分享烹調或管理方面的心得。
餐飲顧問團成員包括程文華、“肥仔榮”創辦人黎富榮、“喜臨門”第二代傳人黃生強、70年老字號“明發魚圓”老板林玉銘、自助餐供應公司經理郭科元。
“老行尊拿手‘好菜’令人贊歎,例如肥仔榮的油浸荀殼魚、冬菇焖雞腳和排骨王,至今無人出其右;而喜臨門的紙包雞和沙煲菜,在本地仍然獨步天下。”
提起協會尼路88號三層樓會所,他說:“原本屬于廣幫街邊熟食行與酒樓業者的會所,前些年後繼乏人、會員大減,他們本來大可賣掉會所,均分所得。”
“但他們卻深明大義,爲傳承本地中餐業而決定將會所留下。這就是2009年9月22日,姑蘇慎敬堂茶酒樓行跟兩家中餐館公會:熟食行與新加坡酒樓餐商公會合並成‘新加坡姑蘇(慎敬堂)餐飲協會’的原因,令人感佩。”
在本地粵菜餐館業中,程文華是少見取得一席之地的福州人。他說:“我15歲到福建街的新九龍樓入行,直到今天,還是很感激廣東籍師傅的提攜與教導。”
飲水思源,他透露,6月28日協會慶祝成立141周年,將給廣惠肇留醫院捐獻10萬元,以感謝廣東師傅當年賜教之恩,還有協助醫院照顧各族貧老。
總務蕭永祥也說:“程文華會長擁有和台灣及菲律賓夥伴合營餐館的豐富經驗,而黃生強副會長也在日本闖出名堂,在東京和大阪開設分行,會員有意將業務擴展至國外,可以向他們請教。”
他說,協會引進一些新血,老會員的年輕接班人如黎富榮的兒子黎少威、程文華的兒子程章燊以及林玉銘的兒子林世鋒,現在也都加入協會,成爲生力軍。“會員接下來可以通過年輕會員設立的手機短信網絡,聯系公會顧問。”
副會長林玉銘說,協會近年常舉辦海外美食考察團,到過台灣、日本、香港、泰國和廣州。“今年我們會再次舉辦考察行,到廣州、香港、澳門和珠海拜訪出名的同行,嘗一些難得一吃的特殊美食,開拓眼界。”
中餐公會爲何冠名“姑蘇”
春秋時期吳國打敗越國,越國大臣範蠡爲助越王勾踐複國,想出一個迷惑吳王夫差的美人計。
範蠡將愛人西施獻給夫差,夫差驚爲天人,命人在姑蘇台興建“館娃宮”,還彙集頂級廚師烹調美馔佳肴,服侍西施。
姑蘇台建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的靈岩山,由夫差的父親阖闾所建,人們後來把靈岩山稱姑蘇山,把蘇州稱爲姑蘇。
吳國官僚看到君王如此荒誕享樂,紛紛仿效,一時間頂級廚師供不應求。吳國朝廷奢糜,加上倒行逆施,嚴征稅賦,吳國人民不滿情緒日增,勾踐趁機發兵,滅了吳國。
吳國人民遭亡國之痛,遷怒姑蘇台廚師,群起抵制。姑蘇台廚師無奈,被迫離開,輾轉南下廣州謀生者,以姑蘇台廚師爲號召,大受歡迎,間接的也成就了粵菜聲名。
副會長黃生強說,100多年前從中國南方尤其是廣州來的先輩,在新馬組織酒樓餐飲業公會,爲凸顯行業優良品質,把公會冠上姑蘇之名。
“新馬六家成立百多年的酒樓餐館公會,最早的一家是槟城姑蘇廣存堂,新加坡姑蘇慎敬堂次之,接下來爲馬六甲姑蘇慎興行、太平姑蘇慎遠行、雪隆姑蘇慎忠行、怡保姑蘇慎全行,森美蘭姑蘇慎義行。”
協會141周年慶籌委主席沈金锟說:“會慶晚宴在福州大廈禮堂舉行,邀請人力部長林瑞生任主賓;到時馬來西亞六個兄弟會、12個友好餐飲公會將派代表參加,筵開估計60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