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衆對巴士服務的滿意度從前年的90.7%增加至96.7%,對地鐵服務的滿意度也從前年的93.2%增至去年的96%。
李思敏 報道
乘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滿意度連續第三年提高,從前年的91.8%上升至去年的96.4%,是過去九年來的最高紀錄。
公共交通理事會昨天公布的2016年公交乘客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公衆對巴士服務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從前年的90.7%增加至96.7%。
在巴士的八個評分項目中,有關客戶服務和服務信息的滿意度進步最大,分別提高8個百分點和7.9個百分點。
巴士外包競爭大
激勵業者提高水准
公交理事會相信,這可歸功于巴士路線外包模式。該模式自去年開始實行後就爲業界注入不少競爭,激勵業者提高巴士服務水准。
陸路交通管理局也實行懲處制度,鼓勵業者提高巴士服務可靠度,包括讓乘客的候車時間更定時。
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受訪時對巴士服務滿意度的佳績不表意外。
他說:“從一開始的改善巴士服務計劃,到後來的巴士服務可靠度框架和巴士路線外包模式,這些環環相扣的措施在過去幾年發揮良好作用,巴士服務已取得乘客某種程度上的肯定。”
李德纮也認爲,政府透過資訊科技讓巴士服務更加透明,也是乘客對公交服務滿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他說:“之前不清楚巴士到站時間,等車要等很久,但現在乘客能通過手機查閱巴士到站時間,方便大家調整時間。服務信息更加透明,對于乘客整體的體驗産生很大變化,讓大家對公交産生良好的印象。”
乘客對地鐵服務的滿意度也有所提高,從前年的93.2%增加至去年的96%,其中滿意度進步最多的評分項目爲舒適度(提高8個百分點)、通勤時間(提高5.4個百分點)和等候時間(提高5.2個百分點)。
公交理事會主席馬格納斯指出,擴大地鐵線和提高服務水准讓乘客受益,也體驗到公交的改進。他說:“自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2015年投入服務後,濱海市區線的乘客量增加超過三倍,證明地鐵線的快速擴大吸引更多人乘搭公共交通。另外,現有地鐵線去年有新列車投入服務,緩解擁擠,並縮短等候時間。”
該理事會說明,陸交局和業者陸續推出加強維修程序和更新地鐵資産等措施,也提升地鐵的可靠性。
李德纮指出,雖然政府和地鐵業者在服務操作和維護方面做出不少改進,但當局面對的最大難題是如何減少地鐵故障。他說:“當局陸續進行更換枕木工作、啓用新列車信號系統等,但我比較擔心供電系統這一方面。供電系統跟整體的地鐵可靠度直接相關,若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地鐵故障,會比較麻煩。”
李德纮建議政府往後進行調查時可考慮針對個別業者給予評分。“例如之前只有兩家巴士業者,但現在有至少四家,若一一評分,相信能進一步激勵他們。”
這項自2006年展開的常年調查之前由陸交局進行,公交理事會去年接手,以更好地協助改善公共交通服務。最新的調查在去年10月間進行,約3800名年齡在15歲以上的巴士和地鐵乘客參與。
居住在實龍崗的趙豔萍(51歲,家庭主婦)說:“我能輕易查詢巴士的到站時間,若發生地鐵故障也能通過手機應用獲知更多詳情,交通體驗總體來說改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