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維
中美貿易談判結束,雙方也尚未公布具體成果。官方報道提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參加了會談,但並未提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是否參加。
與此前外界預測二人出面親自接待代表團不同,此番習近平、王岐山中共領導人並未在官方消息中「現身」。有學者預計中美談判還要好幾回合,不急於草率達成缺乏可行性的協議。
努欽訪華見中國官員(圖源:Reuters)
美國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5月3日以「總統特使」身份率團到北京,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等中方官員舉行貿易談判,引起全球關注。
官方報道提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參加了會談,但並未提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是否參加。
中方此次雖然由劉鶴帶隊,但曾有媒體報道分析稱,王岐山可能作為「核心人物」參與談判,因為他被認為是協助習近平處理美中經貿問題的負責人和「滅火者」。
可是官方消息和媒體爆料中沒有習近平、王岐山兩人的名字。而港媒曝光的中美團隊「合照」,顯示雙方代表各有8人。中方團隊除了劉鶴之外,還包括:
財政部長劉昆、商務部長鐘山、央行行長易綱、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錶王受文。
也有說法認為,王岐山如果並沒有具體參與談判,也可能與其具體職務與外貿事務「不對口」有關。
在劉鶴所帶團隊與與努欽團隊對談2天後,中方報道稱,雙方在部分領域達成共識,但在一些問題上仍存較大分歧,兩國同意建立相應工作機制保持溝通。
另外,雙方也尚未公布具體成果。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撰文指出,預計中美經貿談判還要好幾回合。
超級大國決策者發動的史詩級貿易戰沒有那麼輕易鳴金收兵,自衛反擊的中國也需要向國內外充分顯示自己的意志與能力。既然如此,不急於一蹴而就草率達成缺乏可行性的協議,而是耐心一點繼續磋商。
當地時間5月5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在文章中指出,即便對特朗普不可預測、不顧一切的談判風格有所準備,其經濟團隊近日在北京的表現也足以令人困惑,同時讓兩國及其他國家的許多人都感到擔憂。
報道截圖
為何令人擔憂?上周五結束的為期兩天的中美貿易磋商表明,中美兩國分歧不小,這使得貿易摩擦的威脅感愈加真實。
此外,磋商結束後雙方沒有發布聯合公報,官方也沒有透露他們何時或者是否會再次會面。
那為何令人困惑?種種跡象表明,雙方各說各話,而特朗普的高級特使們提出了八項要求。在專家看來,這八項要求如此不切實際,以至於沒有國家會就此接受,更別說中國了——這是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她曾經成功戰勝了外國列強長達一個世紀的壓制,想像一下這其中的民族自豪感。
報道截圖
美媒稱,而談判框架草案顯示,美國不但要求中國將中美貿易順差減少大半(2000億美元),還要中國立即停止與「中國製造2025計劃」相關的政府支持。
美方還要求,如果美國對中國徵收關稅或者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加以限制,中國不因此報復或從法律上進行挑戰。
對此,前美國駐華大使館經濟官員、投資分析師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評論認為,「任何一位領導人都不可能答應(That’s a non-starter for any leader)。」
分析師:特朗普的標準操作,了解一下
《洛杉磯時報》忍不住在文章中問道,「那麼,由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內閣成員組成的特朗普代表團為什麼會提出這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呢?」
報道截圖
報道稱,面對這樣一個問題,羅斯曼和其他分析人士都沒能給出個簡單的答案,但他們認為,「讓盟友和對手不斷猜測,提出驚人的要求,威脅要採取嚴厲行動」已經成為了特朗普的標準操作。
他們還舉了個例子,特朗普在競選中承諾,會立刻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最終只是虛張聲勢。
曾負責中國事務的前美國貿易代表助理克萊爾(Claire Reade)表示,「很難評定這是否在傳達一種類似『火與怒』的信息——意在向中國表明,美國正在處理一項非常嚴重的事務。」
他還稱,「美方可能也知道這完全不可能,但美國借這些要求詳列了中國的『罪行』,並論證了中國不會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進一步證明美國對中國採取的行動是正當的。」
美財政部長姆努欽及商務部長羅斯率貿易代表團訪華 圖自視覺中國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對於特朗普在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後的言行,羅斯曼也給出了評價:「往屆總統的策略都能保持連貫性,但特朗普的操作方式有別於其他任何一位總統。」
《洛杉磯時報》進一步補充道,特朗普在外交禮節上也是如此。
據報道,在與中方就貿易及安全問題舉行高層會晤時,特朗普政府並未像往屆政府一樣,派先遣部隊赴華展開準備工作。
此外,白宮在此次訪問前也未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在美國高規格代表團「靜悄悄地」離開北京後,白宮發布了一份簡短聲明,稱雙方展開了「坦率的對話」。
中方:將繼續就有關問題保持密切溝通
對於此次磋商,前美國財政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大衛•羅文傑(David Loevinger)評論道,「我們給了一份他們『永遠不會做的事情』清單,他們也一樣。」
不過,文章稱,分析人士和商界人士都認為,特朗普可能會把中國帶到貿易戰的邊緣,但永遠不會真的『越線』,以防傷害美國經濟,進而損害他自己的政治地位。」
據新華社5月4日報道,在此次中美經貿磋商中,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智慧財產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
雙方認識到,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需要繼續加緊工作,取得更多進展。
延伸閱讀:美媒:美方八項要求換作其他國家一樣不會被接受
來源:觀察者網
當地時間5月5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在文章中指出,即便對特朗普不可預測、不顧一切的談判風格有所準備,其經濟團隊近日在北京的表現也足以令人困惑,同時讓兩國及其他國家的許多人都感到擔憂。
報道截圖
為何令人擔憂?上周五結束的為期兩天的中美貿易磋商表明,中美兩國分歧不小,這使得貿易摩擦的威脅感愈加真實。
此外,磋商結束後雙方沒有發布聯合公報,官方也沒有透露他們何時或者是否會再次會面。
那為何令人困惑?種種跡象表明,雙方各說各話,而特朗普的高級特使們提出了八項要求。在專家看來,這八項要求如此不切實際,以至於沒有國家會就此接受,更別說中國了——這是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她曾經成功戰勝了外國列強長達一個世紀的壓制,想像一下這其中的民族自豪感。
報道截圖
美媒稱,而談判框架草案顯示,美國不但要求中國將中美貿易順差減少大半(2000億美元),還要中國立即停止與「中國製造2025計劃」相關的政府支持。
美方還要求,如果美國對中國徵收關稅或者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加以限制,中國不因此報復或從法律上進行挑戰。
對此,前美國駐華大使館經濟官員、投資分析師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評論認為,「任何一位領導人都不可能答應(That’s a non-starter for any leader)。」
分析師:特朗普的標準操作,了解一下
《洛杉磯時報》忍不住在文章中問道,「那麼,由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內閣成員組成的特朗普代表團為什麼會提出這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呢?」
報道截圖
報道稱,面對這樣一個問題,羅斯曼和其他分析人士都沒能給出個簡單的答案,但他們認為,「讓盟友和對手不斷猜測,提出驚人的要求,威脅要採取嚴厲行動」已經成為了特朗普的標準操作。
他們還舉了個例子,特朗普在競選中承諾,會立刻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最終只是虛張聲勢。
曾負責中國事務的前美國貿易代表助理克萊爾(Claire Reade)表示,「很難評定這是否在傳達一種類似『火與怒』的信息——意在向中國表明,美國正在處理一項非常嚴重的事務。」
他還稱,「美方可能也知道這完全不可能,但美國借這些要求詳列了中國的『罪行』,並論證了中國不會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進一步證明美國對中國採取的行動是正當的。」
美財政部長姆努欽及商務部長羅斯率貿易代表團訪華 圖自視覺中國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對於特朗普在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後的言行,羅斯曼也給出了評價:「往屆總統的策略都能保持連貫性,但特朗普的操作方式有別於其他任何一位總統。」
《洛杉磯時報》進一步補充道,特朗普在外交禮節上也是如此。
據報道,在與中方就貿易及安全問題舉行高層會晤時,特朗普政府並未像往屆政府一樣,派先遣部隊赴華展開準備工作。
此外,白宮在此次訪問前也未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在美國高規格代表團「靜悄悄地」離開北京後,白宮發布了一份簡短聲明,稱雙方展開了「坦率的對話」。
中方:將繼續就有關問題保持密切溝通
對於此次磋商,前美國財政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大衛•羅文傑(David Loevinger)評論道,「我們給了一份他們『永遠不會做的事情』清單,他們也一樣。」
不過,文章稱,分析人士和商界人士都認為,特朗普可能會把中國帶到貿易戰的邊緣,但永遠不會真的『越線』,以防傷害美國經濟,進而損害他自己的政治地位。」
據新華社5月4日報道,在此次中美經貿磋商中,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智慧財產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
雙方認識到,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需要繼續加緊工作,取得更多進展。
雙方同意繼續就有關問題保持密切溝通,並建立相應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