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室內 來源:李建芸
每一座曆史建築的重新利用都是一個不斷判斷和選擇的過程,希望通過案例的展示,我們能夠看到別的項目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多少修複到極致,有多少是對新功能的退讓和容忍,又有多少是新舊完美結合的雙贏結果。然後再結合自己手中的項目,看看能夠做多少,走多遠。
——蔡曉萌
2015年11月,經過長達10年的關閉和5年的修繕之後,前市政大廈和前最高法院兩棟地標性建築合二爲一,作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重新對外開放了。它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視覺藝術展館,占地面積超過64,000平方米。市政大廈和最高法院彼此緊鄰,位于Padang草坪的西側,這裏曾是1966年8月9日第一次新加坡國慶遊行的所在地。
圖/圖中紅色部分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所在地 來源:google地圖
建築曆史
前最高法院和前市政大廈都是新加坡曾作爲英國殖民地的曆史見證。
圖/曆史照片中的市政大廈和最高法院 來源:Studio Milou
最高法院由海峽殖民地公共工程局總建築師Frank Dorrington Ward負責設計建造,建成于1939年,包括最高法院辦公室和法庭等。因爲基礎設施和設備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要求,2005年6月最高法院搬出了這座曆史建築,另辟新址。
前市政廳由英國建築師Alexander Gordon設計,建成于1929年,原本是市政委員會的所在地。1887年成立的市政委員會原來主要負責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隨著城市擴張,工作範圍逐漸增加,就需要一座新建築來承載更多的辦公空間,因此興建了這座政府大樓。直到1951年新加坡被英國喬治六世國王宣布爲‘市’,政府大樓才改名爲市政大廈。1963年-1991年間,市政大廈有多個政府機構和法庭進駐(最高法院空間不足,就在市政大廈內擴建了法庭)。但是最終建築于2006年後被騰空,原先的機構都移往新址。
必然地,有很多重大的曆史節點和事件都發生在這兩座如此重要的國家標志性建築物內,比如1945年9月12日,代表盟軍的英國海軍元帥路易斯·蒙巴頓于政府大樓接受了日本軍隊的投降;1946年在最高法院審判日本戰犯;李光耀及其首任內閣成員于1959年6月5日于市政大廈宣誓就職。
建築藝術
最高法院和市政大廈的建築風格類似,屬于典型的殖民地建築,揉合了文藝複興和新古典主義風格。
前最高法院的建築風格是20世紀初期英國本土及各殖民地法院建築的常見形式,比如建于1912年的香港最高法院和倫敦中央刑事法院。它新古典主義的外觀又融合了學院派風格,由中央高聳的拱頂領銜,實現完美的對稱布局;正立面的三角形山花、柯林斯柱廊,和一層平台周圈精細雕刻的淺浮雕,無不彰顯它重要的建築身份。建築內部有四間法庭,其中一間是首席大法官的法庭,並配有他的私人辦公室和電梯。中央簇擁著一個圓形的法律圖書館,上面也有一個小拱頂。
圖/最高法院外立面 來源:Anish Kalluparambil
前市政大廈因爲在立面上沒有奪目的拱頂,因此較爲‘低調’,正立面是一排18根三層樓高的科林斯柱廊,兩端略爲突出。它的平面是個橫放的‘日’字型,有兩個露天的內庭院,增加了建築內的空氣流通性。
圖/市政大廈立面 來源:Wikimedia. Org
由于它們重要的藝術價值、曆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這兩座建築都在1992年2月列入國家保護建築名單。
改造建設設計
第一次將這兩棟建築的功能向美術館方向考慮始于2006年的新加坡藝術雙年展,在其內部布置了一些藝術家的作品,並大獲成功。爲了推動東南亞的藝術發展,並給兩棟重要的國家曆史建築尋求合理的利用可能,遂最終決定將二者合並爲一,建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2007年初新加坡爲國家美術館的建築方案開展了兩次設計競賽,最終方案選取了法國建築師Jean-Francois Milou領銜的StudioMilou的設計,古迹修繕部分由遺址和古迹保護管理局負責(Preservation of Sites and Monuments), 並由市區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提供技術和咨詢支持。改建工程浩大,最終耗資5.3億新幣(約合23.8億人民幣)。
圖/建築設計亮點 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建築改造設計的亮點主要有四:
-
利用類似樹枝的結構系統支撐連接市政大廈以及最高法院的垂褶雨披,並用精細的金屬網覆蓋兩座建築的原有屋頂。新的金屬網屋頂爲室內提供了斑駁的自然光線,節約了人造光源。另外市政大廈原有的內花園也被玻璃屋頂覆蓋變爲室內,其上又新建了屋頂花園,並安置了大量太陽能板,爲美術館的運營提供綠色能源。
-
在兩座建築的地下擴建了地下室,包括連通的遊客接待大廳、技術設備區、藝術品收藏和維護區,並在原市政大廈下增加了兩層地下停車場。爲了實現這一設計要求,首先對原有結構進行支護後,在市政大廈的外立面下打微孔樁,之後周圈澆築防水的混凝土圍護牆,再在兩棟建築的室內打樁,以滿足荷載要求。
圖/國家美術館剖面圖 來源:Studio Milou
圖/國家美術館三層平面圖,左側爲最高法院,右側爲市政大廈。填色區域爲最高法院內的四間法庭,其中藍色爲最重要的大法官法庭,配有私人的電梯和辦公室,現在均改爲藝術展室。兩座建築通過空中連廊連接 。來源:Studio Milou
-
在外立面室內一側的‘厚牆’系統:原有外立面的窗在進行必要的修繕後保持原狀,所有新功能的增加都是在原窗後面的第二層新窗上,包括使用防爆安全玻璃、使用保溫隔熱隔音性能優質的新材質窗框、新增電動百葉窗,外立面照明系統等等。室內一側的牆體尤其‘厚重’,其實是在裏面‘藏’了必要的結構和各類電力、通風系統。
圖/“厚牆”節點詳圖 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圖/這張施工照片本來解釋的是市政大廈內最重要的會議大廳在基礎開挖過程中被臨時的鋼結構整體托起,以保留完整的空間和內裝修。但是通過照片也可以看到其實室內的樓板被切割斷了,基本上只留一個外立面,這樣既爲基礎工程的施工創造了足夠的空間,也爲上文中的‘厚牆’技術提供了可能,但是曆史建築的價值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損失。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
在兩棟建築的三、四層間增設空中廊橋,爲觀衆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觀察建築細節,比如市政大廈的柯林斯柱帽。並且爲了美術館參觀的連貫性創造了新的流線,將觀衆直接帶入最高法院主法官的法庭上,使人不會錯過這座建築的‘高光時刻’。爲了實現兩座橋的連通,相對應位置上的外立面和內部的門窗被移除,門窗洞口被擴大。
圖/第二層空中廊橋,走在廊橋上可以看到精美的柯林斯柱頭 來源:蔡曉萌
改造後的國家美術館地下一層爲售票處和遊客中心,還包括放映室、學術會議室和臨展展廳。一層設有辦公室和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美術館商店和咖啡廳;二層至五層爲美術館展廳,包括常設展(東南亞19世紀以來美術作品展、新加坡19世紀以來美術作品展和國家美術館曆史和修繕工程展)和臨展;市政大廈一側的六層是屋頂花園,提供了俯瞰市區的絕佳視角,並且有美味的餐廳。
圖/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導覽圖
修繕技術措施
類似于國內的‘四原’原則,新加坡的修繕工程講究的是“3R”策略,即最大化地保留、謹慎地修複和用心地修補(maximum Retention, sensitive Restoration and careful Repair)。米盧工作室的新加坡辦公室和新加坡CPG集團(前身是創立于1833年的公共工程局)的建築師一起,在修繕專家 Garth Sheldon的指導下,組織了最有經驗的施工隊伍Takenaka-Singapore Piling Joint Venture,共同完成了這一高難度的工程。
屋面工程
主拱頂的銅皮屋面
這個65米高的拱頂是建立在2300噸的鋼結構上,鋼結構之上是一層混凝土薄殼,再用木質‘瓦片’做出造型,最後再附上黃銅皮。爲了檢查黃銅覆面下木構件的糟朽情況,就必須把每一片黃銅都揭除。每片黃銅和木瓦都被編號,以備某一片需要取走進行修複後歸位。糟朽的木瓦被原有材質、尺寸的新木瓦進行替換;破損的黃銅片如果破損較小,則用一小片新黃銅貼合在原有銅片的底部,手工鑿平後與原有銅皮進行焊接;如果破損、鏽蝕面積較大,則把破損的部分剪掉,再取一片新銅片與原銅片焊接;或者幹脆完全更換一塊新銅片。原有黃銅片在漫長歲月中已氧化爲銅綠色,新更換的銅片進行人工氧化處理後,與原有銅片顔色無異。
圖/銅皮屋面修複工序 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坡屋面
坡屋面采用的是馬賽型屋面瓦 (Marseille-type),原産于法國馬賽的一個制瓦廠。原有瓦件的樣本被送入實驗室,對瓦件的強度、吸水率和耐久性進行了檢測,以判斷是否可以重新使用。對于已經完全碎裂的瓦件則進行更換。但是新燒制的瓦件和原有瓦件在尺寸上有細微差別,無法搭合,因此舊瓦件全部用在前坡面,新瓦件用在背坡面。另外,部分坡屋頂下的閣樓空間安置了空氣制冷設備,有空氣交換的工程要求,所以局部背坡面被換成了金屬百葉網格,並對網格采用與新瓦片相似的顔色進行了粉末噴塗。
圖/屋面鳥瞰,其中坡屋面深色的部分即爲金屬百葉窗 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外立面
外立面牆體和柱子的“上海抹灰”
前市政大廈和最高法院的外立面都采用的是一種有石材效果的 ‘上海抹灰’,是將沙、礫石、碎石等骨料與水泥混合後制成預制挂板或在現場抹灰,常用于同時期的英國殖民建築外立面裝飾上。
在修複前首先進行了詳細的殘損勘察,確定殘損類型:開裂、分層/剝離、碳化、不適當的人爲破壞和生物侵害等等,再針對不同的病害采用不同的修繕措施。最普遍采用的是噴砂清洗,所謂‘砂’其實是非常細小的砂或玻璃顆粒,再配合嚴格控制的噴射壓力,對建築表面不會産生任何破壞。對懸挂材質,輕度剝離的板材采用表面打孔後注入環氧的方式進行加固,或者重新更換一塊新板材。對直接抹灰的部分,如果開裂超過2mm,則局部切除後進行補抹。
圖/外立面抹灰修複工序 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對抹灰面層的修複
對抹灰層上的釘孔,將釘子移除後先用殺菌劑對釘孔進行清理,之後噴塗加固劑,再用新的上海抹灰對孔洞進行填塞,最後表面再進行打磨處理。
對鏽蝕外露的鋼筋,首先用鋼刷除鏽,接著塗抹一層防鏽的底漆,最後由專業的工匠用抹灰層進行覆蓋。
木裝修
這兩棟建築內的木材大多采用的是柚木,包括木地板、木牆圍、木吊頂和室內家具等。在前期勘察過程中,發現這些木裝修被反複刷了很多道面漆,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木質色澤。另外,就是對木材的“慣例”殘損檢查,包括蟲蛀、開裂、腐爛、人爲不當修繕等等。在需要進行整體性修複的空間,這些木板材被一塊塊編號、拆除、保存起來。
格子天花吊頂
前最高法院的入口大廳和四間法庭的室內天花上采用了這種格網狀的天花圖案。爲了將新的展覽照明、應急照明和消防噴淋管線隱藏在天花板的上部,這些木質天花吊頂被小心地拆下來,進行殘損檢查。如有必要,則更換新的板材;如果可以重新使用,則進行必要的除蟲、防腐處理後放回原位。照明和噴淋系統的位置都被詳細地設計過,並在顔色上盡量和木質的色澤接近。
圖/最高法院法庭修複後的室內效果 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圖/原本最高法院設計了非常精妙的動線,法官、犯人和律師、陪審團分別有不同的入口,比如照片中的日本戰犯,是從一個地下通道直接來到被告席的。但是出于新的使用功能的需要,最終只保留了兩個被告席,一個地下通道和兩個關押室(關押室原有10個,8男2女)。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木牆裙
在最高法院和市政大廈的法庭內都用了木牆裙。首先用砂紙打磨掉木牆裙上面的多層漆飾,恢複木質原有的顔色和紋理,然後塗刷一層半啞光的透明清漆。
圖/木質材料的修複工藝展示 來源/Connetion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ity Hall and Supreme Court
依據建築功能要求,最高法院內的二庭和三庭(現在的展室五和展室七)需要貫通的流線,因此重新設計了開門的位置,局部牆體被打通,木牆群也相應取下了。在另外一些位置,把取下的牆裙又安裝在門扇上,進行重新利用。
木地板
同樣的,在地板下也需要開線槽埋管線,因此所有的木地板都被編號後移除,等管線埋好後再依原有的人字圖案歸位。但是木地板依靠榫槽連接,在拆除的時候必然對板材有破壞和損耗。最終歸位的時候原有的板材數量不足,需要另外補充新的板材,但是在色澤上盡量保持一致。
最高法院內法律圖書館和相應樓梯間的地面原使用的是軟木材質,是爲了降低腳步的噪音,保持圖書館的安靜。在修複過程中也討論過是保留原有的軟木地板還是更換爲和其他房間一樣的柚木,考慮到新的空間功能從圖書館轉爲展覽畫廊,因此決定將材質更換爲柚木,但是保留了地板原有的放射狀拼接圖案,作爲對曆史的致敬。
每一座曆史建築的重新利用都是一個不斷判斷和選擇的過程,希望通過案例的展示,我們能夠看到別的項目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多少修複到極致,有多少是對新功能的退讓和容忍,又有多少是新舊完美結合的雙贏結果。然後再結合自己手中的項目,看看能夠做多少,走多遠。
圖/室內藝術展照片 來源:蔡曉萌
圖/一層非常有愛的兒童活動區 來源:蔡曉萌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