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2019年的艱難之後,支付行業在2020年迎來了監管的“第一顆糖”——重啓備付金計息。這對于經曆了強監管、經濟下行、商業模式困境等困難之後的支付機構,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而到2020年,諸多政策有望落地,似乎都爲支付機構、銀行的支付業務指向了一個好的方向,並共同分食目前的支付巨獸。
支付巨頭的“前院鬥法”
1月9日,一則消息在互聯網圈傳開,“字節跳動2019年達成了其業績目標,全年營收超過1400億元,較上年增長近280%。”業界驚歎,今日頭條對微信的威脅能力正在快速成長,國民App正在被寢食。然而,次日,字節跳動回應“此消息不實”。消息是假的,但互聯網業界對競爭事態的判斷卻是一直都有的。
如果微信輪爲了“飛信”,微信支付該怎麽辦,畢竟互聯網産品是有壽命的。
遇到“前院起火”的不僅僅是綠方陣營,還有藍方。
有一個段子是這麽說的,“如果你至今沒有收到一條拼多多鏈接的話,說明在別人眼裏你不太好惹。”
這段子間接的反應了拼多多在2019年的電商推廣力度。這一年,拼多多啓動百億補貼,雖然諸多輿論指責,拼多多補貼套路深,但鋪天蓋地的拉新活動,都讓以電商立命的阿裏系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脅。
雖然短期內難以發生,但巨頭的高層肯定也想過,如果微信失去社交,支付寶失去電商,支付這條路又該怎麽走?
支付系統的“後院失火”
在2019年,藍綠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宕機情況。
2019年12月5日傍晚,支付寶出現宕機情況,“支付寶崩了”話題標簽快速的竄上微博熱搜,不過沒過多久就恢複,支付寶回應“機房網絡出現了短暫的抖動”。
不僅僅是支付寶,微信支付也在一個特殊的日子出現宕機情況。2019年10月30日晚間,也是馬化騰的生日,微信支付出現故障,不過也是沒多久之後,微信支付道歉並表明已經修複。
同樣是作爲國民級應用,雙方的系統穩定性都關乎商戶、用戶的切身利益。而在雙方任一一方出現問題之時,都會感歎“還好還有支付寶/微信支付”。杞人憂天的人也提出,如果藍綠同時出現了問題,那還怎麽辦?總不能找現金去吧。
在2019年11月末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提點了一句“我國的資金清算系統運行良好,但面臨形勢不容樂觀。”兩大支付巨頭又是國民應用,作爲資金清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穩定是不行的。
如果商戶可以受理多樣支付方式,任一一方宕機造成不可支付的問題不就可以解決了嗎?實際上,監管也在行動。
政策的“灌頂”與條碼互聯互通
同樣在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範一飛也說了“本代本”的問題。
“用交叉性金融産品擠占傳統産品,同時客戶側和商業側業務互相強化,將原本因跨行的收單交易轉化爲本代本交易。”許多人看懂了這句,似乎在暗指電商巨頭。
範一飛也提點了一句“禁止通過各類所謂創新違規新業務轉化爲本代本交易。”其實筆者看來,監管對當下主流支付方式的提醒都是有的,只是誰更明顯誰更不明顯的問題。
“本代本”其實本質性問題是,不讓任何一個機構做了支付上下遊所有的事,支付流與信息流都需要經過監管的法眼。于是,對“本代本”業務監管作爲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推行了。
在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中,明確表明“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准,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新年伊始,銀聯與財付通,網聯與平安付、樂刷,都爆出正在試點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方案,這說明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正式上道了,支付産業各方也在進一步評估對未來的影響是什麽?該如何把握機遇。
“天下苦微/支久矣”,在巨頭崛起的這幾年,原來服務于銀行卡産業的機構有從二維碼支付崛起之時獲得巨大機會的,也有失去大片江山的,充滿負面情緒的機構不禁如此感歎。此外,部分機構由于早期巨頭補貼政策的紅利而得勢,而隨著市場趨于平靜,補貼下降,政策調整,商業模式不夠清晰的機構,也逆向的抱怨巨頭生態,進而發出此類感慨。
但無論如何,小小的二維碼支付,顛覆了曾經以銀行卡爲主的支付産業,不僅僅是中國,更是全世界,其中必然充斥著成王敗寇的例子。
而到現在,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趨近的情況下,諸多機構有了“翻身當家”的激動。
“2020年的任務,一是活下去,二是搞錢包。”一位支付從業者在談及支付行業未來走向時向移動支付網感慨道,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讓App可以互認互掃,消除了場景壁壘,必然會讓中小機構的電子錢包有更多機會。
條碼支付互聯互通之後,商戶是國家的(統一標准),錢包是自己的(私域)。除此之外,另一個新事物也在分食巨頭的支付空間,同時讓其他機構更堅定的推電子錢包,那就是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帶來的支付變革
2019年,在Libra白皮書發布的背景下,央行數字貨幣的官方解析與傳聞不斷。在央行最近發布的金融科技盤點回顧中,央行透露將堅持雙重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基本完成了法定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對于M0替代各方諸多思考,M0的解釋是流通中的現金,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在此,現金的含義是狹義的紙質貨幣,還是廣義的現有資金呢?
作爲日常支付應用,很多人認爲數字貨幣會沖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存在。同時,既然是數字貨幣,必然需要載體,電子錢包也會是一個重要的載體;那麽此時,非支付巨頭的電子錢包就有了新的機會。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由人民銀行牽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同參與的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項目有望在深圳、蘇州等地落地。
三大運營商都是有錢包的,此外基于對SIM卡的控制權,SIM卡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的存儲空間,也是數字貨幣需要的。此外,手機廠商方面,2019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華爲公司簽署了關于金融科技研究的合作備忘錄,基于此,行業估計華爲也參與了數字貨幣相關項目,而華爲也是有電子錢包的,並且擁有eSE控制能力。
此外,數字貨幣可能顛覆現有的清算體系,如果兩個人之間進行數字貨幣交易,猶如現金一般,是否不會經過任何支付角色的,也沒有所謂的手續費?當然,爲了更加便捷的進行交易,電子錢包會是數字貨幣更加合適的載體,然而數字貨幣統一標准沒有壁壘,也會侵蝕巨頭現有的場景和賬戶優勢。
新的追逐已經開始
“巨頭現在已經把自己當做發卡機構了。”一位支付從業者向移動支付網表達了其對巨頭動向的分析觀點。無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巨頭逐漸開放生態、開放場景,更加清晰的對外闡述自身的産業定位。
話不能說太滿,即使各種政策和市場動向都表明,巨頭正在不斷被分食,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新的金融科技仍然能夠讓巨頭能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2019年興起的刷臉支付,基于IoT設備,巨頭正在利用自身的互聯網生態,再次重塑支付行業,這不是任何機構都可以做到,或者說,這不是支付的事情,而是移動互聯網、産業互聯網、企業服務的事情,這考驗著一個企業對于中國整體經濟的貢獻度與輻射能力。
不過,許多人也在揣測,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已經來了,刷臉支付互聯互通還遠嗎?中小機構會迎來新的機會嗎?市場與監管的追逐與平衡一直都在。
沙聚沙散,在時光沙灘上築起的高塔,總會受到不斷浪潮的沖刷,但無論倒塌還是重塑,沙灘上還是那麽多沙,只是在誰手上把玩。
本文爲作者授權發布,不代表移動支付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未按照規範轉載者,移動支付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點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