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看到煙,就認定背後有火。東南區市長孟理齊博士用幹冰和清水制造袅袅白煙,證明有煙未必有火,以此說明大家在社交媒體上所看到的新聞,未必都是真有其事,或事出有因。
他昨天下午在東南社理會主辦的跨宗教交流會上指出,社交媒體所傳播的新聞摻雜捏造出來的假新聞或被歪曲的消息,大家把這類視頻傳給其他人前應小心查證,最好是回到消息源頭,以免假消息變成“燎原之火”。
也是國防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的孟理齊博士在題爲“聖煙——香與宗教敏感性”的交流會上說,在今天充滿挑戰性的環境裏,牽涉宗教的假新聞或歪曲事實的假消息會影響族群之間的共同空間,阻礙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之間的相互了解。
他說過去半年至一年裏,頻頻出現這種情況,由此可知社交媒體很容易被人濫用,也很容易引發誤會。很多人把消息傳給朋友,以爲是在幫助他人,卻沒想到這些消息未經證實,可能是假新聞。
孟理齊說,社交媒體的共同空間需要善加管理,不能讓它影響我們的社會凝聚力。如果大家未經求證便不假思索的把假新聞不停地傳給他人,很可能成爲燎原之火。他希望大家辨別是非,不要隨便把別人傳來的視頻轉發出去,有疑問最好傳給相關單位或部門求證一下。
他過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們首先得認識到大環境變了,變得複雜和充滿挑戰性。我們所處的共同空間也因社交媒體的出現變得不一樣,不再像過去那樣單一。
傳“消息”前應考慮後果
如何對待所收到的訊息也很重要,他希望大家通過社交媒體進一步把消息傳開前,不管是不是假新聞,都應該考慮一下後果。
他建議如果收到與宗教有關的消息時,最好回到相關宗教源頭去查證真僞。在了解真僞後才考慮是否要傳給人,傳給何人,目的何在等。
孟理齊說,在新加坡這樣一個宗教非常多元化的社會裏,不同宗教之間的共同空間會變得越來越狹小,但如果大家能認識彼此的宗教,了解儀式背後的信仰,那除了尊重,還有多一份諒解與接納。
他在聽了道教協會副會長陳至霞的解釋後,才明白華人的中元節並非在祭拜餓鬼,而是在普渡無主孤魂,也就是在“救贖”那些沒有後人祭祀的亡靈,而“救贖”是很多宗教共有的理念。
在昨天的交流會上,新加坡道教協會的鄭漢揚介紹道教焚香的意義,那是神、人、鬼溝通的中介。曾經在印度教咨詢委員會服務六年的新聞工作者拉美斯介紹印度香(Agarbathi),香料煙熏(Sambrani or Thoobham)和燃燒印度酥油(Homan or Havan)時說,焚香在印度教裏是要取悅神明和淨化空間。
回教律師協會會長馬力肯(Noor Mohamed Marican)則談到回教徒雖也有禱告前焚香的習俗,但那樣做是要讓空氣清香,和精神信仰沒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