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發現網上有很多關于新加坡景觀考察的信息,但鮮有其景觀背後的底層邏輯分析,筆者通過幾次行走新加坡,還是決定寫寫基于地産景觀思維下對于新加坡景觀的些許感受和思考。
01
—
社群的生活方式及運營
筆者曾閱讀揚蓋爾的《交往與空間》,這本書是在討論我們的城市、建築及規劃設計師如何影響戶外生活乃至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的,並呼籲設計師要從設計層面去善待市民和他們珍貴的戶外生活。回歸到社區,在市場的引領下,當下地産大區景觀好的作品已經越來越多,有的交付區規劃布局與景觀構圖新穎,成爲網紅;有的則是場景的體驗升級,給全年齡段的使用者以實際的功能感受亦或是景觀空間本身營造巧妙,行走其中能感受溫馨與舒適。但筆者認爲,除了地産倡導的産品本身及服務外,交付區真正的精髓應在于社群的公共生活及運營——景觀概念話題、場景布置及空間營造甚至植物搭配的初衷應該都是在于給使用者提供某些生活方式的可能並讓社區的公共生活具有生活氣息。行走在新加坡,能感受公共綠地、政府主導的公租房項目以及高端私人住宅等對于居民公共空間的高度關注,以促進交往的發生。
[email protected]中通過架起的廊架以爲業主提供豐富的交往空間
Tanjong Pagar一處戶外草坪配置了可移動休憩座椅,爲活動的發生提供了可能。
在[email protected]的空中廊道中,一處通過地形設計並巧妙布置座椅的場所吸了引大量人氣,其中發生著多種活動。
在Orchard Road休憩場所,傘座靈活布置,觀看台同時具備交流的功能。02— 使用者思維,以人文本 新加坡是個多雨的國家,所以隨處可見的是幾十米甚至百米的風雨連廊,公交站台與主要建築入口之間、小區內外歸家道路、人行天橋等都有風雨連廊的設計;同樣在新加坡的市政項目及居住住宅中都有著殘坡的設計。諸多的細節皆體現了新加坡設計從業者的使用者思維,轉化爲地産設計語言既是客戶思維。在地産景觀發展長河中,也經曆了思維方式的不斷轉變,從起初的營銷思維主導設計,到近些年開始追求産品的宣傳及推廣價值與品牌塑造,産品思維逐步凸顯,但我們發現,地産人眼中好的産品或所謂的網紅産品不一定能被客戶所接受。因此,地産景觀設計的趨勢必然是從客戶思維出發,以人爲本。
連接地鐵口與道路人形斑馬線之間的風雨連廊,在新加坡,風雨連廊隨處可見。 03— “互利共生” 新加坡是有名的花園城市,足以證明其植物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在新加坡總是會看到大樹上面爬滿了蕨類等植物,這其實就是植物學上的互利共生關系。再反觀新加坡建築與景觀設計之間,我們的視線會不斷地被垂直綠化、屋頂花園、空中綠化及室內所吸引,其實這就是建築與景觀之間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生關系。對于地産景觀而言,生態建築或者說建築與景觀之間的互利共生會是未來的趨勢,比如英國著名設計師“1000 Trees”的空間花園,就打破了建築與景觀的界限。再比如重慶萬科森林公園示範區,售樓處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水杉林中,而從售樓處室內向外望去,又是一副賞心悅目的風景畫,我想這也是一種互利共生吧!
Parkroyal的垂直綠化與空中花園。
Jewel中的室內綠化,將大自然搬進室內。每層的建築入口都有綠化包圍,建築與景觀融爲一體。04— 社交與場景創新 我們看新加坡的建築,現代雕塑感強、表皮的藝術化處理以及打破固有的朝向束縛去爭取景觀資源,同時也運用了空中連廊、空中花園等形式打破了人們對于以往的社交認知。人們可以在空中跑步並鳥瞰新加坡美景,也可以在空中體驗私密花園,體驗有趣的兒童遊樂設施,突破空間的界限,給社交定義了全新的場景體驗感。所以筆者認爲交付區的景觀設計應注重社交與場景的升級,給客戶更好的社交體驗才是社區生機與活力的源泉。
親子共同參與的社交場所-霧園兒童體驗區。
在政府的共建項目 [email protected]中,其26層是具備跑步功能的空中廊架串聯每棟建築,其50層爲各種社交功能集合的空中長廊花園。05— 其他(1)高質量的假草坪運用較爲廣泛,且效果較佳,無論示範區或是交付大區可嘗試。
在高端豪宅嘉禦苑的兒童活動區以及Jewel的霧園采用假草坪的設計,效果較佳。(2)在新加坡水景的元素較爲普遍,如星耀樟宜的大落幕以及海濱盛景的垂直落幕水景。新加坡爲植物豐富的國家,傍晚烏節路連綿不斷的鳥鳴,或許配上水聲,場所及社交活動融于自然,才是設計師的初衷吧。
(2)新加坡的裝置藝術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樟宜機場的“舞動水滴”與時鍾,成爲來來訪者核心記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