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
【撥款委員會辯論】
胡潔梅 許翔宇 蘇德銘 鄧華貴 李蕙心 宋慧純 林心惠 周文龍 李思敏 報道 [email protected]
教育部
教育部長(學校)黃志明和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宣布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在人生各階段支持國人發揮潛能,實現志向。
政府將投入更多資源爲國人開拓多元途徑,培養個人樂于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以抓緊未來的新機遇。
國會撥款委員會昨天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教育部長(學校)黃志明和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宣布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在人生各階段支持國人發揮潛能,實現志向。共有24名議員針對教育課題發言。
王乙康提到在未來五年使高等教育轉型的必要,以更有效地迎合經濟環境的變化,協助國人做好面向未來的准備。“第一,教育不僅是通往良好且永久就業機會的途徑,也必須是一個能實現志向的途徑,這兩者並不是對立的。第二,教育與學習是終身的過程,我們得意識到成人的學習需求和學生不同,針對成人的培訓得精簡、實用且便利。”
“第三,教育須傳授的是技能,不是信息。信息可從谷歌搜索,技能不行。第四,‘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我們習慣于‘爲了做而學’(learning for doing),但實際的工作經驗也能建立個人的技能和知識。第五,幫助新加坡人適應數據豐富的數碼工作環境。不是每個人得學習編碼或成爲科技專才,但我們須適應在數碼爲主的環境工作,能應用數據。”
隨著精深技能發展局(SkillsFuture Singapore)隸屬教育部,教育和學習將延伸至個人踏入社會的階段。中學後教育機構如工藝教育學院、理工學院和公立大學也扮演著推動終身學習文化的角色。
應重興趣多于學曆成績
王乙康昨天就宣布工藝教育局將推出新的技術專業文憑,讓工教院畢業生有新途徑深化專業技能。大專學府將與企業協作,推出更多工讀文憑課程,讓個人邊做邊學。
但他指出,在落實轉型過程中,最大挑戰在于改變心態。家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須把對追求分數的焦點轉向更宏觀的全人發展。“我們無法一夜間改變制度,但我們在教育制度上做出重要的調整來催化這個轉變。”
王乙康提醒說,雇主也應憑應征者的興趣、技能等來錄取雇員,而非以學曆爲主。“教育部大可宣導不要偏重學業成績,但除非雇主能證明,好的工作不全憑好成績,否則這個信息將是空洞的。”
他指出,時代已改變,這一代不同于上一代,年輕一代有新的想法和志向。“每一代人會隨之改變社會,這是我們前進的方式,而教育會助我們一臂之力……我們現在或許在改變和轉型的起點上,這有賴于我們去創造多元途徑和新機遇,引領我們往四方八面而行,但最終會到達一個共同的未來——孕育著各種人才、旅程不一卻團結一致的新加坡。”
黃志明也指出,減輕對成績的偏重、培養樂于學習的態度沒有靈丹妙藥。他希望,家長和社區能支持年輕一代追求興趣。
他轉以華語發言時說:“樂于學習將驅動學生們不斷地探索,並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終身受益。‘勇于創新和嘗試’就是鼓勵學生敢于做不同的嘗試……讓學生了解‘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學校需要協助學生打好穩固基礎。這會幫助學生把愛好進一步發展成爲個人的專長,從而發揮最大的潛能。”而教育的核心會繼續放在品德教育和灌輸良好價值觀。
直接收生計劃的調整,目的是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憑才華報讀可支持他們志向的學校,使焦點拉回到肯定特定才華,而不是綜合學術表現。有附屬小學的中學須保留兩成學額給非附屬學校學生的舉措,旨在維持收生制度開放。
他說:“我們將繼續確保所有孩子不論出身背景,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機會,讓每名新加坡子女都能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