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英國著名的軍事博物館蘊藏了太多的曆史與武器發展的印記,但距離上的遙遠並不能阻擋我們對曆史源頭的追溯,因爲我們對武器文化的熱愛不能停止!
“古鐵雅集”繼續爲大家介紹了館藏中國武備。(內容爲筆者自行整理收集,如有出入還請各位海涵~。)
永樂明皇帝的宮廷作坊制作。中國明朝,15世紀早期
刀柄爲鍍金鐵雕。握把有立體雕刻,雕刻出圓圈花紋模仿光線皮膚。在正面的中心有一個凸起的脊柱,兩側有微小的火焰紋飾環繞。
中國明式盔 15世紀
頭盔由四十二塊甲片組成,由兩條皮帶系在一起,頂端和頂端有三個節。
中國甲胄 1631年—1670年
由一件藍色棉質襯衣組成,袖子和護肩可分開,裝飾鍍金鉚釘和龍紋。左肩丟失。鉚接鐵板固定在棉服內內。
中國皮甲 1400年—1899年
頭盔主體是由一塊成型的生牛皮做成的,垂直于邊緣,然後內收,形成圓形的頭盔。在盔的後面,這個邊緣向上延伸成一個襟翼,它在頭盔上的孔上拱起,有兩對孔。
權杖 1300年-1399年
全長400毫米,軸長310毫米。重量爲1.17公斤
魚化龍吞戟 1831年—1870年
頭部有一個扁平的菱形窄刃,底部變寬,然後變窄成一個多棱長錐形插座。劍上有一條空心魚化龍,鑄在黃銅裏,有角,尾巴朝下,嘴裏銜著一把半圓形的斧頭。摩羯(魚化龍)和斧頭的形狀使武器具有戟的外形。刀片安裝在一個圓木軸上。
清代文房劍 1801年—1830年
起脊規整雙開刃。劍柄有一個扁平的三角柄,一個有凹槽的烏木手柄和配黃銅尾鉚。劍鞘是由木頭制成的,上面覆蓋著龜甲,配黃銅鞘件。
龍吞關刀 1831年—1870年
向後彎曲的長而平坦的刀條。後邊緣,大約四分之三的方式向點有三個尖頭凹痕下面是一個向下彎曲的小鈎。刀刃從鑄銅龍吞口部伸出,龍頭上方是一個平滑的八角形護手。龍頭雕刻精美,;牙齒、鬃毛和頸部鱗片全部呈現的栩栩如生,眼窩突出在頭部兩側。左角缺失。
清刀 1800年—1899年
總長度:61厘米,刀條長度:48.2厘米,重量:750克
頭盔(吐蕃) 1200—1299
一個半球形的頭盔,頂部有一個凸起的羽狀支架。配有鎏銀的僧侶和猛獸加以纏枝紋的裝飾花紋。
青銅頭盔 (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頭盔由青銅制成,頭盔邊緣加強(損壞顯而易見)。頭盔有多個穿孔,每一邊連接面頰和頸部護片。頭盔由于氧化,呈現綠褐色。
中國連弩 1800—1899
弓爲竹制。機匣兩端用銀包裹。槍托水平。弩身各部分爲木制。機匣兩側是一個裝飾性的鐵鉚釘,形狀像一朵蓮花。
清劍 1736—1795
長度:107.1厘米(42.3英寸),刀刃長度:83.5厘米(33.0英寸),鞘長:88厘米(34.7英寸),重量:1.245公斤(2磅12盎司)
滕盾 1831—1870
這個大盾形爲圓形。它是由藤條編織而成,中間有一個薄黃銅的凸起。正面是傳統老虎的臉,背面是紅色。有兩個環的藤環通過前臂和手,纏繞在木柄上。
月牙護手雙鈎 1800—1899
一端有矛尖,另一端有鈎。在矛尖的末端,刀鋒被膠帶綁住作爲手柄。筆直的手臂,有一個月牙形刀片,作爲手部保護保護。
皮制弓箭囊 1600—1799
箭囊(清)1831—1870
皮革制成,上面覆蓋著紅色天鵝絨,大部分表面已經褪成了棕色。所有的邊緣都是用黑色紋理皮革包裹加以雙排白色縫線。主箭囊的外緣有鍍金的小蓮座,底部有一個長長的鍍金坐墊,上面有卷軸和龍,圓形箭筒也有類似的小孔,還有一個鍍金花瓶,裏面有鮮花和裝飾用的小蝙蝠。箭囊底部的五只蝙蝠是五福,代表好運。
金龍三尖兩刃刀 1831—1870
長度:整體2505 mm(98.5英寸),機頭長度:920 mm(36.25英寸),軸長:1580 mm。重量:標槍的重量爲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