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哪個?
這是個送分題,幾乎所有人都能給出答案——梵蒂岡。
沒錯,它實在是太小了,總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裏,差不多是60個足球場一般大。城內居民不到1000人,大部分都是神職人員——主教、修士、修女,還有我們常在網上看見的瑞士近衛隊。
梵蒂岡的國土全部處于意大利的羅馬城中,從地圖上看,真的就像是羅馬的一個大廣場。
梵蒂岡城內的著名建築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 圖片來源:Diliff
看到這裏,你也許會有疑問,堂堂教皇國,爲何如此袖珍?是不是太寒碜了點?
其實教皇國在以前,還真沒這麽小,它的誕生和擴張,與羅馬帝國的演變息息相關。
01.羅馬城的救命稻草
在羅馬帝國早期,還沒有教皇,教會的存在也是非法的,直到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信仰基督教後,教會才有了合法地位。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將帝國東部的拜占庭更名爲「新羅馬」(Nova Roma),並在此建立新都,便把舊都的皇宮拉特朗宮送給了羅馬教會。後來,這裏就成爲羅馬教區主教座拉特朗大教堂。
利奧一世(Leo I),公元440年至461年擔任教皇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瓦解,日耳曼人奧多亞塞(Odoacer)建立意大利王國,定都于北部城市拉文納(Ravenna)。因爲日耳曼人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因此本來受羅馬帝國庇護的教會並沒有覆滅,反而受到國王的尊敬,教皇成爲了羅馬城的領袖,開始涉足世俗事務。
之後的兩百多年間,羅馬教皇在危難之中一次次挺身而出,成爲城市的守護人。
公元593年,意大利半島北部的倫巴第王國(Lombards)入侵羅馬,教皇格雷戈裏一世(Gregorius PP. I)親自出面勸說,才使羅馬免遭劫難。728年,倫巴第王國的國王利烏特普蘭德(Liutprand)率軍卷土重來,教皇格雷戈裏二世(Gregorius PP. II)不僅說服其撤軍,還促使利烏特普蘭德將打下的羅馬北部的門戶——蘇特利城(Sutri)和附近幾座山丘送給教皇。
此次獻土使得教皇的領地第一次超出羅馬的範圍,被視爲教皇國的開端。
丕平(714-768年),因爲身材矮小,後世稱爲「矮子丕平」
丕平想要篡位稱王,無奈按照君權神授、王位世襲的繼承原則,他無法正當取得王位。就在這時,處于水火之中的教皇迎合丕平的心意,當丕平問「國王不理政事,宮相應該怎麽辦」時,教皇撒迦利亞這樣回答道:
「誰爲法蘭克操勞,誰就是它的主人。(celui qui exerce véritablement le pouvoir porte le titre de roi)」
因此,教皇和丕平達成互利,教皇作爲「上帝代言人」,爲丕平篡位給出宗教上的合法性,使得丕平在751年名正言順地結束了墨洛溫王朝;反過來,丕平治下的法蘭克王國成爲教皇的保護者,在754年迫使倫巴第人撤出了羅馬城。
爲了鞏固羅馬教皇-法蘭克同盟,繼任教皇斯德望二世(Stephanus PP. II)還爲丕平授予了羅馬人的貴族頭銜。因此,法蘭克王國不再是蠻族建立的國家,而是在名義上繼承了羅馬帝國。
兩年後,丕平率軍進入意大利,再次打敗倫巴第王國,占領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區。當時的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五世要求丕平歸還這些原本羅馬帝國的領土,可丕平爲報答教皇曾經的幫助,將大片土地獻給了羅馬教會,史稱「丕平獻土」。
羅馬教會和教皇的領土由此擴大了三倍之多,教皇國正式登上曆史舞台。
公元812年,查理大帝時期的法蘭克王國領土範圍達到最大。當時王國的首都是亞琛,羅馬依然受教皇管轄,圖中紅色部分爲法蘭克王國,藍色部分爲拜占庭帝國。
可是,輝煌只是一時的。查理大帝去世後,法蘭克王國隨即開始分裂,再難重現羅馬帝國的榮光。只不過,當時的西歐已然成爲天主教世界,世俗的紛爭之外,教皇和教皇國依然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03.羅馬的羁絆
法蘭克王國分裂爲西、中、東三個王國之後,勢力大爲衰落,各國國王也不再自稱是羅馬皇帝。此後的數百年間,古典羅馬帝國的光影逐漸從西歐消亡。
可是,只要西歐各國國王對羅馬帝國皇帝這一身份仍存執念,羅馬教皇的地位便無法被忽視。
中法蘭克王國進一步分裂,在意大利地區建立了意大利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則改名爲德意志王國。意大利王國想要染指羅馬,教皇國利用自己的宗教地位,爭取對抗意大利王國的盟友。
這一次,教皇的目光又轉向了德意志王國。
雙方結盟之後,公元952年,德意志王國國王奧托一世攻占了意大利王國。十年後,奧托一世由教皇若望十二世(Ioannes PP. XII)加冕爲羅馬皇帝與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神聖羅馬帝國由此建立。
卡諾莎之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在主教任免權上與教皇發生沖突,教皇利用自己的宗教權力拒絕承認亨利的王位。亨利四世最終示弱,在一月冒著風雪嚴寒,翻越阿爾卑斯山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過」,亨利在門外等待三天三夜後,教皇才對其表示原諒。
盡管教皇的宗教權力很大,但在接下來的兩百年裏,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城市先後獲得自治權,教皇國的領土範圍再次縮小到了丕平時代。
127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一世(Rudolf I),這位沒有經過教皇加冕,在教皇眼中只能算是「羅馬人的國王」的皇帝承認了教皇國的獨立。這雖然可以讓教皇國更好地維護現實利益,但也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與古典羅馬帝國脫離了繼承關系。
教皇國與古典羅馬帝國的羁絆,終于告一段落。
1815年拿破侖戰爭後,歐洲各國召開的維也納會議宣布重建教皇國(綠色區域)
就在整個歐洲迎來建立民族國家的風潮時,意大利也渴望著統一。然而,教皇國的存在,始終像盤踞在意大利地區中使它無法統一的大石頭。
1848年以後,意大利統一運動興起。位于意大利邊緣地區的撒丁王國憑借發達的經濟和開明的君主立憲政體,迅速統一了意大利。
1861年,撒丁王國改稱意大利王國,這時教皇國三分之二的領土及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已經落入意大利王國手裏,僅剩下羅馬一城,教皇國還是依靠著法國軍隊的保護才得以維持這片地區。
《拉特蘭條約》簽署現場,教皇代表是紅衣主教皮耶特羅·加斯帕裏,意大利政府代表是後來二戰時期的獨裁者貝尼托·墨索裏尼,今年是《拉特蘭條約》簽署90周年。
古典羅馬帝國滅亡之後,位于羅馬的天主教會和教皇一直在尋求新的庇護。教皇國領土的演變,其實是宗教面孔下對世俗政治利益的訴求反映。然而,在500年以來的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教皇國的土地和利益一再被侵蝕,宗教神學的濃霧散去之後,西歐出現的是一個個生機勃勃的現代民族國家。
可是,梵蒂岡作爲教皇國的延續,它在今天仍是全世界數十億天主教徒的朝聖之地。宗教從曆史的大變革中退場,但它並沒有隱匿,而是退回到了人們的內心,作爲道德和信仰的支撐。
前任教皇本笃十六世(Benedictus XVI)在2009年梵蒂岡立國80周年時,曾說梵蒂岡「領土極微」,但「使命奇偉」。此言印證了羅馬教會和教皇國的千年變幻,在今天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