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要有手機在手,人人皆能拍照。但是在百多年前,拍照屬于一種可以獲取豐厚收入的專業,開相館的攝影世家一般會把這門技術在家族間代代相傳。在相機尚不普遍的年代,這些早期相館爲時代留下珍貴曆史印記,而老照片目前已成爲收藏家競相收購保存的文物。
本地早期最著名的華人攝影世家,當數李達倫(Lee Tat Loon)、李秩倫(Lee Tit Loon)和李緒倫(Lee Shui Loon,字應藩)三兄弟所組成的李氏家族。
李庭茂在家鄉經營染坊和布莊,卻鼓勵兒子到外看世界。他的其中三個兒子李達倫、李秩倫和李緒倫都到新加坡來。(李崇信提供)
李家最早影相在橋南路 但凡出自昆興影相(Quan Hing)、冠新影相(Koon Sun)、天成影相(Tien Seng)、容芳影相(Yong Fong)、李昆昌影相館(Lee Brother Studio)、Venus Studio或大東影相館(The Eastern Studio)的老照片,都是這個家族的攝影作品。李家也開設一家攝影器材公司名爲華興有限公司(Wah Heng & Co)。 最早的昆興影相設在橋南路236號,其年代是1870年代至1890年代。1895年創立,1917年停業的冠新影相設在橋南路179號。天成影相的經營年代是1904年至1940年,地址是橋北路門牌396號。容芳影相的年代是1907年至1935年左右,地點在今天的橋南路209號,過去的門牌是79號。李昆昌影相館是從1909年經營到二戰之前的1941年,最早的地址是禧街門牌58-4,後來改爲61號。 過去聚焦比較多的是李秩倫兩名兒子李鏡仁(Lee King Yan,1877-1957)和李普仁(Lee Poh Yan,1884-1960)開設的李昆昌影相館(也作昆昌影相館)。這家大名鼎鼎的華人照相館曾爲許多本地社會名流留影,包括邱菽園、林文慶、宋旺相、李俊源、薛中華、林義順、林露、唐繼堯等。宋旺相的《新加坡華人百年史》一書中的許多相片,也由昆昌影像館提供。 李鏡仁及李普仁當年都是孫中山的追隨者,是同盟會成員,因此孫中山在本地成立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所留下的珍貴曆史照片,都出自這對兄弟之手。李鏡仁在辛亥革面前就已經剪掉辮子,在同行間以沒有辮子聞名。 配合晚晴園的特展“前塵影事:新加坡早期華人照相館”(From Brush to Lens: Early Chinese Photogaphy Studios in Singapore),李緒倫的曾孫李崇信(46歲)最近在晚晴園主講“化片刻爲永恒:李昆昌影相館作品集”,分享這一攝影世家的曆史。
李崇信在晚晴園講座上介紹家族史。(李崇信提供)目前旅居澳大利亞的李崇信,原本從事媒體公關行業,1992開始從事攝影工作,但他當時還不知道自己來自攝影世家,直到偶然間買了葛月贊“From The Family Album”(來自家族相簿)一書,才開始認識家族史。這之後,他開始研究起家族史,也收藏家族相館拍過的老相片,還在2009年和2018年兩度走訪李家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璜溪村的祖居與宗祠。 李達倫向傳教士學攝影 這一攝影世家的曆史可從李庭茂(約1829-1911)這位璜溪村李氏家族第19代後人說起。李庭茂在家鄉經營染坊和布莊,卻鼓勵兒子們到外闖蕩看世界。據說從19世紀中葉起,村子就已經有人成爲肖像畫師。 李家的祖先源自浙江,璜溪村的開基祖李純齋是在南宋末年逃離蒙古軍時來到廣東南海,從此在那裏養息繁衍。李崇信是這一支脈的第23代後人。 李崇信說,太祖父李庭茂有三房妻室。李達倫、李秩倫和李緒倫都是他與原配所生。二房也生了三個孩子,三房沒有生養。 李庭茂的長子李達倫年輕時跟著叔叔李豐茂到上海學肖像畫,後來從一名聖公會傳教士那裏學會攝影技術,傳說他爲報答這分恩情信奉基督教。他弟弟李秩倫和李緒倫都跟著他學攝影,還隨他移居南洋。也有人說,他是在新加坡遇到教他攝影術的傳教士,無論是在廣州還是新加坡,李達倫學藝的年代應該是1860年代。 李達倫和李秩倫在1870至1890年之間在新加坡設立昆興影相。除了新加坡,李達倫還到過吉隆坡、玻璃市和印度尼西亞泗水等地設相館。李秩倫則到過槟城開相館。 李崇信說,李家三兄弟,大哥李達倫很會享受人生,一年只工作六個月,剩余時間打獵釣魚。他晚年把相館交給二弟李秩倫打理,自己回鄉養老,並在1904年病逝。李達倫育有六個孩子,只有三個兒子活下來,最大的到印尼巴達維亞和萬隆開相館;第二兒子當醫生,第三個兒子曾經是天成影相的經理。
李達倫向傳教士學會攝影後教導兩名弟弟,也帶他們來新加坡。(國家檔案館照片)二哥李秩倫接手家族相館不久,把大兒子李鏡仁帶到新加坡當學徒。他的四個兒子中有三人從事攝影行業,他們是李鏡仁、李普仁和李守仁。還有一名兒子李智仁是牧師和教師。
李秩倫隨哥哥李達倫移居我國。他的四個兒子中有三人從事攝影行業。(國家檔案館照片)李崇信說,衆多相館中名氣最大的李昆昌影相館,是由李鏡仁創立于1909年,李普仁在1911年加入這一相館,李守仁則留在冠新影相,直到冠新于1917年結束營業,回返廣州。1920年代,李鏡仁又在史丹福路設立大東影相館(The Eastern Studio),李普仁則繼續經營位于禧街的李昆昌影相館。 李鏡仁生于1877年,1957年離開人世,享年80歲。他是在1891年到新加坡,並在昆興當學徒。他的兒子中,有三人從事攝影這一行。他弟弟李普仁生于1884年,死于1960年。 李緒倫20歲前買地蓋房 李崇信的曾祖父李緒倫(1864-1935)13歲在昆興當學徒,跟著哥哥們學手藝。根據李家族譜的記載,李緒倫年少時曾借一台相機跟隨大哥李達倫到印尼泗水,不到三年便賺了整千元。他把300元寄回家鄉買了兩三畝地建房子,不到20歲已經是村裏蓋房子的成功典範。
李緒倫13歲跟著哥哥們學手藝,不到20歲已在家鄉買地蓋房子。(國家博物館照片)李緒倫在大哥、二哥相繼回鄉後,接手家族的昆興影相,並讓原本開始走下坡的生意扭轉過來。當時的殖民地政府規定妓女必須注冊,無形中助長相館的生意。有一個時期,相館80%的生意來自前來拍照的日本妓女。 昆興結束業務後,李家兄弟另開設冠新影相和天成影相。當冠新和天成的生意平穩後,李緒倫的妻子建議他開創自己的相館。他于是在牛車水買一塊地建相館,這便是後來的容芳影相,地址是橋南路96號(今天的209號)。 據李崇信研究,容芳影相和早期其他相館一樣,曾培訓本區域不少攝影師。相館當時的收入不僅能維持李緒倫一家的生活,還能養活他孩子們的家庭,甚至照顧相館員工的家庭。不少學徒後來還到吉隆坡、怡保、金寶等地開相館。 創立于1909年的華興公司,專門銷售各種攝影器材、膠片、沖洗相片藥水等,也是柯達在本地最早的代理商。李緒倫是這家攝影器材供應商的主要金主,曾擔任該公司董事。華興設在橋北路95號。 李緒倫育有12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但有些很早便夭折。李崇信的祖父李騰骧是李緒倫衆多孩子中唯一從事攝影行業的,他先從彩繪和攝影學起,後來擔任容芳影相經理。 李騰骧結婚前,鑒于家庭成員越來越多,李緒倫于1913年買下尼路門牌90/92的房子,是當時住在那裏的唯一非土生華人家庭。 李崇信說,李家後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但以本區域來說,李達倫的後人較多在馬來西亞,李秩倫和李緒倫的後人則較多在新加坡。他估計從1860年代至1960年代的100年間,源自璜溪村的李氏家族前後開了大約20家相館。 特展:前塵影事:新加坡早期華人照相館
日期:展至5月3日
地點: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
講座:從紙質文物修複員的視角看照片的保存與其曆史
主講人:渡邊萬裏子和鄭念明
日期:2月1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
地點: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
記者:謝燕燕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