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據外媒報道,美國擬削減對伊拉克的軍事援助,以回應伊拉克的驅逐決定。此前,美軍襲擊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斬首”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阿布·邁赫迪·穆漢迪斯同時遇襲身亡。隨後,伊拉克議會通過決議,要求結束外國軍隊在伊拉克的軍事存在,並要求外長向聯合國和安理會控訴美國嚴重侵犯伊拉克主權與安全的行爲。
伊拉克下達“逐客令”的深層動機,是希望避免本國成爲他國博弈的戰場。畢竟,自美國指責伊朗支持的民兵武裝打死美國承包商以來,美伊間的相互報複都發生在伊拉克,其未來的沖突也將殃及該國。
有分析認爲,美國在伊拉克實施“斬首”行動,主要考慮是阻止沙特和伊朗通過伊拉克這一“中間人”改善關系。自去年9月起,沙特和伊朗通過伊拉克就緩和關系展開對話。1月5日,伊拉克總理阿蔔杜勒-邁赫迪承認,自己是沙特和伊朗對話的“中間人”,蘇萊曼尼赴伊拉克是爲傳達伊朗給沙特的回信。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利用沙特等地區國家遏制伊朗,並利用地區國家間的緊張關系大發軍火財。如果沙特與伊朗關系走向緩和,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將受損。而美國的“斬首”行動可使兩國的對話中斷,阻止兩國緩和關系。
此外,美國的“斬首”行動通過打擊“人民動員組織”,打擊了伊拉克什葉派中的親伊朗力量。2003年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什葉派主導伊拉克政府,曾流亡伊朗多年的馬利基擔任首任總理。伊拉克政府在艱難地維系國家統一和穩定的過程中,尋求外部幫助,與伊朗的關系不斷加深。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坐大,伊拉克深受其害,在伊朗的支持下,“人民動員組織”等反恐力量得以壯大。2014年,美軍在離開伊拉克3年後,重回該國“反恐”。2015年9月,伊拉克和俄羅斯、伊朗、敘利亞在巴格達成立反恐情報中心;伊拉克議會防務與安全委員會負責人紮米利表示,希望俄羅斯在伊拉克發揮比美國更大的作用。同年12月,美國宣布欲向伊拉克派遣特種部隊“反恐”,遭到伊拉克政府拒絕。這些事件表明,美國不會放棄伊拉克這塊戰略要地,而伊拉克也欲引入俄羅斯以平衡美國。
特別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後,美國和伊朗的矛盾不斷加劇,伊拉克被裹脅在兩國博弈之中,飽受其害,其教派和政治分裂愈加嚴重。2019年8月,美國鐵杆盟友以色列對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發動多次空襲。2019年10月,伊拉克首都及南部多個城市爆發反政府抗議活動,抗議的矛頭指向伊朗。伊拉克一些學者及什葉派領導人稱,抗議活動是美國在幕後煽動的,試圖將伊朗作爲伊拉克現存各種問題的替罪羊。對此,伊拉克逮捕了一些受美國支持的反政府分子。
2019年10月,美國把從敘利亞撤出的約千名美軍轉移到伊拉克,對此,伊拉克表示不同意。隨後,美國先用經濟制裁、後以一系列空襲打擊“人民動員組織”。“斬首”行動後,美國把其在科威特的部隊調動到伊拉克,以防伊朗報複。美方稱,如果伊拉克驅逐美軍,將對伊拉克實施比對伊朗更嚴厲的制裁,且美軍現在不會撤出伊拉克。2020年1月9日,伊拉克總理要求美國就撤軍開始談判,遭到美國拒絕。1月11日,“人民動員組織”的“卡爾巴拉旅”指揮官薩阿迪遭到暗殺。
美國和伊朗的矛盾未解,伊拉克難享主權。不過,美國這種強力施壓的方式,不僅惡化了與伊朗的關系,也進一步把伊拉克推向自己的對立面。據報道,伊拉克政府已和俄羅斯重啓購買S-300防空導彈系統的談判。但在大國博弈夾縫中生存的伊拉克,政治、宗教、民族等方面問題很多,恐將難以擺脫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