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燕 報道
接替美籍華人張亞倫出任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一職的陳威仁是對文化曆史有激情的本地年輕人。他修讀過經濟、文學,研究過世界城市生活,喜歡旅行、攝影和寫作,對亞洲港埠城市的前世今生尤其感興趣。
他出任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後的一項自我期許,是爲新加坡這個亞洲重要港埠城市尋找自己獨有的定位與視角,更深入揣摩新加坡在港埠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他想通過研究與展覽,爲新加坡的博物館找到屬于自己的聲音,也找到自己的國際定位。
9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的陳威仁(38歲,Kennie Ting),除了是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也是土生文化館館長。但是他在去年就已經出任國家文物局的博物館和行政發展總司長(Group Director, Museums and Development)。
作爲博物館總司長,他得著眼于國家文物局屬下所有博物館的活動與運作,包括策劃展覽,主辦文化節,管理博物館的館藏和策展團隊等。他的主要角色是協調博物館的各項活動、策劃博物館增購館藏的策略、主導策展研究工作,以及協調募款工作,爲博物館開源增加收入和吸引更多人成爲志工等。
找出被遺忘鏈接
進一步了解新加坡曆史
不過,身爲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他要探索的則是不同文明如何在不同港埠(Port Cities)接觸和碰撞後,在交流中相互吸收、影響,並相互融合。他要找回大文明之間已被遺忘的鏈接。
他受訪時說:“我的當務之急是發展新的籌款戰略來支持亞洲文明博物館的使命,通過探索位于亞洲的世界文明之間的互動與連接,來深化策展研究工作和呈現更多展覽。”
他指出,這些大文明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過商貿,移民和遷徙,不斷地互動與交流,既相連接也相互影響,豐富了彼此的文化。
陳威仁說:“亞洲文明博物館想這麽做,是因爲世界上沒有其他博物館把焦點放在這個獨特課題上。另外,我們是處在世界文明交彙點的大都會和港埠城市,新加坡完全有條件通過亞洲文明博物館來探索這一課題。”
他相信通過探索世界大文明之間那些鮮少被人發現的空隙,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自己獨特的曆史和文化遺産,也能增進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
亞洲文明博物館的商貿展廳有幾幅19世紀的廣州油畫,題材都是中國當時的著名港埠如香港、澳門、廣州、廈門、泉州、福州等。陳威仁說,這些模仿西方油畫的商業畫,其實是賣給遊客的旅遊紀念品。
當中有兩幅並列在一起的油畫,對陳威仁來說別具意義。這兩幅繪了百多年前福州和廈門港埠容貌的商業畫,讓他聯想起家族根源。原來他祖父陳奕慶來自福州,外公王寶泉則來自廈門,兩人當年正是從這兩個港埠出發到新加坡謀生。
遊遍港埠城市 一圓作家夢
陳威仁對港埠文化的濃烈興趣,可從他去年出版的精裝旅遊書《浪漫壯遊——東南亞巡遊百年》(The Romance Of The Grand Tour-100 Years of Travel in Southeast Asia)看出來。如今這一興趣,又能巧妙地結合到他目前的工作中。
盡管博物館的工作繁重,陳威仁還是會騰出時間,展開穿越時空之旅,逐一走訪自己正在研究的亞洲港埠城市。他先浏覽大量舊資料,親自去拍攝城市的現代樣貌,並撰文出版書籍。
原來陳威仁最初的夢想是當作家,至今未改變初衷。他從2012年起,便會趁休假或長周末走訪亞洲城市,其中12個城市,包括仰光、槟城、馬六甲、新加坡、雅加達、泗水、曼谷、西貢、金邊、河內、馬尼拉和香港已收錄在第一本書中。
他還到過廣州、澳門、廈門、上海、漢口、青島、天津、北京、大連、首爾、長崎、神戶、橫濱、東京、函館、加爾各答、貝納瑞斯(Benares)、馬德加斯(Madras)、潘地治裏(Pondicherry)、特蘭奎巴(Tranquebar),哥倫坡、科欽(Cochin)、果阿(Goa)和孟買。
曾是華中“虎將”之一
陳威仁說,他下來的目標是走訪新德裏、阿格拉(Agra)、齋浦爾(Jaipur)、焦特布爾(Jodhpur)、烏代浦(Udaipur)和拉合爾(Lahore)。走完這些印度和巴基斯坦城市,他的壯遊便算告一段落。他打算把上述城市,編進另外兩本尚未出版的旅遊書中。
求學時,陳威仁的表現已很傑出,他曾是華僑中學的“虎將”之一,在1994年的O水准會考考獲10科AI的驕人成績。他後來獲頒政府海外優異獎學金(Overseas Merit Scholarship),到美國伯克萊大學修讀文學和經濟學,回來後履行合約,開始當公務員。
2003年起,他在當時的新聞、通訊及藝術部工作,從助理經理一路升到副司長。2010年他決定再深造,到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修讀“世界城市與城市生活”碩士學位,之後在倫敦和紐約待過一段時間,開始以曆史的視角書寫、觀察、拍攝城市面貌,刊登在自己的博客上。
在外地“充電”後,他于2012年8月回到新加坡,擔任國家文物局政策發展司長,去年擢升爲博物館和行政發展的總司長。
我的當務之急是發展新的籌款戰略來支持亞洲文明博物館的使命,通過探索位于亞洲的世界文明之間的互動與連接,來深化策展研究工作和呈現更多展覽。
——陳威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