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用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全球百分之21的人口,堪称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且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全面推广之后,大米的产品是一年比一年高。可问题来了,在如此大好的前景之下,中国为何还是一个大量进口农产品的国家呢?
而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却还能大量的向全世界出口大米和其他农作物,这又是为何?要知道,印度的粮食满足国内需求都是成问题的,时常还在闹饥荒,难道自己不吃,还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卖出去?按照正常的逻辑来推算,肯定是不合理的。
那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的现象产生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印度农民不得不出售粮食,以此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
印度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近年来在经济上有所突破,特别是在软件、金融上算得上是突飞猛进了,但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而且还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印度印度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人,是离不开农业生产的,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
百分之六十六的人种植出来的粮食,除了养活自己以外,还要养活另外的百分之三十四的人。按照实际的粮食产量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印度国内还会时常发生饥荒。
但是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家中只有粮食还远远不够,衣食住行中还有三样是需要另外购买的,这些钱哪里来?只能依靠出售粮食去换,面对国外金钱的诱惑,农民第一时间会选择卖出。
在印度的宪法也明确规定了,政府不能强制征收农民的粮食,所以这些出口的粮食都是农民自发的行为,他们要靠换来的钱去购买其他生活用品。而且印度的国家地理位置很好,水土肥沃,所以种植出来的粮食质量很不错,出口势头一片大好。
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有三个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每年消耗的粮食是十分惊人的。虽然自身是产粮大国,但也仅仅只能满足国内基本需求,甚至还有供应缺口存在。比如去年我国就进口了6300万吨大豆,人口基数大,消耗起来是非常吓人的。根据实际国情,总结起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退耕还林。这个已经实行十多年的政策是为了保护环境。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工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深深的伤害到了自然环境。为了保证土地的优质和自然林地占有量,大量的耕地被还原成了林地,这就导致有效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产量也是受到影响的。
第二个原因是,直接进口成本更低。我国的小麦和大豆都还不能满足自身消耗,如果要自己种植的话,就需要更多的耕地,这与退耕还林是相悖的。不但会产生等额的开销,还要增加耕种面积和人工成本,还要继续破坏大自然,与直接进口比起来,成本更高。
第三个原因是,稳定粮食价格。这是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印度虽然在大量出口大米,但换来的钱却是很微不足道的,农民又得用这些钱去购买从其他国家进口来的生活用品,转了一圈,实际上是不划算的。而且,还很穷。
作为人口聚集而且对生活质量有了全新要求的中国而言,如果不进口粮食,国内现有的耕地面积就还得增加,因为供不应求了,粮食的价格必然会上涨,然后就会带动其他行业价格也上涨,后果是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