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30日報道德國《國際政治與社會》雜志網站19日發表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安娜·霍尔茨曼的文章称,近几十年来,中国从“世界工作台”转变为经济大国,其经济发展令人瞩目。文章编译如下:
中國成功做到了其他新興國家沒有做到的事情。這會持續下去嗎?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的戰略。
中國迅速崛起爲全球經濟強國被認爲是20世紀的巨大成功。在短短幾十年內,中國從一個農業國過渡到了工業國。在出口貨物的生産中,中國不再只是“世界工作台”。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已成爲國際領先的未來技術競爭者,例如5G和人工智能。
中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國最初處于一個與世隔離的階段。經濟是作爲中央計劃經濟的一部分而組織的,並主要針對中國國內市場。重點是國有企業和重工業的擴張。之後,中國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目的是借助外國技術,加速中國的現代化,並嘗試放寬地方的經濟政策權力,在廣東和福建建立經濟特區。從總體上講,該體制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是推動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外國公司利用了中國市場逐步開放所提供的機會。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的經濟成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尤其是在早期階段。
中國領導層堅持進一步改革和開放市場。在20世紀90年代,他們在許多領域實現了更靈活的定價,並促進了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被當作中國經濟開放的一個裏程碑。
中國政府現在正努力掌握國家與市場力量之間的平衡,以提高中國經濟的效率。
在21世紀初,中國的出口和投資密集型增長模式達到了極限。在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中,中國逐漸失去對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力。
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兩位數增長率的時代已經過去。自2014年以來,中國領導人提出“新常態”,即經濟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階段。中國政府現在面臨著使中國經濟結構更加有效、可持續和更具創新的重大挑戰。
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人矚目。發展重點從重工業轉向輕工業,從簡單出口商品的生産轉向價值鏈高端的産品——包括更強的服務和顧客導向。中國高度重視逐步減少對出口和外國投資的依賴,同時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
中國正在向産業價值鏈上遊攀升。圖爲中國工人在連雲港的一家工廠裏生産碳纖維。(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延伸閱讀】港媒評述:城市群將成中國經濟關鍵引擎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道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2月23日刊文稱,中國促進增長的目光正投向國內,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將成爲關鍵增長引擎。文章編譯如下:
削弱了全球經濟的貿易戰促使中國將關注點日益轉向國內。
北京對國內消費的關注反映在最近城市化戰略的改變上,在對經濟增速日益寬容的背景下,中國開始推動大城市集群的發展。
一些中國公司正考慮在國內上市,因爲這樣它們能享有較高的市盈率,而且采用可變利益實體(VIE)結構的公司被允許上市。上個月,阿裏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
中國還允許勞動力更加自由地流動,並采取更加以市場爲導向的方式,通過土地和戶口改革提升城市群發展的聚集效益。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報告中說,隨著政策改革的繼續和通勤鐵路的開通,到2030年,中國五大城市群的平均人口將達到1.2億。
五大城市群指的是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大灣區、長江中遊地區和成渝地區。
這一轉變將通過提高城市群效應來推動生産力增長,使中國到2025年成爲高收入國家。
光銀國際公司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說:“對城市和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這將刺激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長。”
促進城市群發展的戰略將使更發達地區的制造業中心和消費者進一步集中,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將成爲關鍵的增長引擎。
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報告說:“在房價溫和上漲和去年國內股市看漲的背景下,財富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仍然是積極的。國內消費和投資仍將是關鍵的經濟推動力,中國將采取有針對性的刺激措施以保持增長勢頭。”
(2019-12-25 13:40:52)
【延伸閱讀】11月工業和零售增速均超預期 外媒:體現中國經濟韌性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道外媒稱,11月份中國工業産值和零售額的增速均超過預期,體現了經濟的韌性。
據路透社12月16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工業産值同比增長6.2%,超過了路透社調查得出的預估中值。這個數值也是5個月內最快的同比增速。
報道稱,11月份的工業指標顯示,制造業出人意料地出現好轉。日本工程機械制造商小松制作所說,11月,中國分公司的機器使用時間出現了8個月來的首次增長。這與制造業調查顯示的趨勢一致。
另外,1月到11月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2%,與前10個月5.2%的增速持平。
報道還指出,在11月“光棍節”購物狂歡的推動下,中國11月零售額同比增長8.0%,高于預期的7.6%,達到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觀察,中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提振了11月份國內經濟活動,推動了工業生産和消費者支出,這促使一些經濟學家上調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路透社注意到,由于投資者深受中美初步達成貿易協議以及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韌性的樂觀數據的鼓舞,中國股市12月16日收盤時漲至6周新高。藍籌股滬深300指數上漲0.5%,至3987.55點;上證綜合指數上漲0.6%,至2984.39點,是11月8日以來收盤最高點。
11月17日,工人在唐山市開平區一家機電設備企業的生産車間工作。 (新華社)
(2019-12-17 11:42:06)
【延伸閱讀】德媒預測:中國經濟下個十年將超越美國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道德國《世界報》網站12月9日發表題爲《下個十年世界經濟將發生重大變化》的文章稱,主要經濟體排行榜將在下個十年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國將超越美國。
文章稱,再過幾周,新的十年就要開始了。上世紀20年代是一個繁榮期,因此後來被稱爲“黃金20年代”。但與此同時,全球經濟權力中心也在那時從大英帝國過渡到美國。
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是否也將是黃金十年,目前還不確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的領先者將再次發生變化。
文章指出,中國將超過美國。同時,新的權力中心將出現在迄今幾乎不受關注的國家。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要快得多。
德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盧多維奇·苏布兰说:“我们预计中国将在2025年超過美國。”也有人認爲這將更晚發生,但最遲到本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國將領先。英國彙豐銀行的預測顯示,屆時中國的GDP將達到約26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而美國的GDP將僅爲25.2萬億美元。
然而,這一預測還帶來了另一個意外,因爲排名第三的國家也將發生變化:目前仍排在第七位的印度最遲將在2030年超越日本和德國進入前三名。
其他名次也將出現新的變化。蘇布蘭說:“到2030年,俄羅斯、韓國、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等發展快速且靈活的新興工業國家也將跻身前十名。”
文章認爲,但在這方面,各種預測大相徑庭。很多情況取決于彙率變動,因爲排名是基于美元計算的。因此,美元升值或新崛起國家的貨幣貶值都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例如,兩年前很多預測認爲,土耳其正朝著跻身前十名邁進。然而現在土耳其貨幣裏拉大幅貶值,該國離這個目標更遠了。
文章稱,不過,無論最終排名是什麽樣子,很明顯,特別是亞洲經濟體都將更快地增長,並逐步取代老牌工業化國家。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爾格·克雷默说:“德国曾经是出口世界冠军,我们已将这一头衔交给了中国。由于亚洲内部贸易快速增长,德国将继续失去世界市场份额。”
文章指出,此外還有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競爭。貿易沖突爆發一年多了,升級階段和緩和階段交替出現。德國資産管理公司金融經濟研究國際公司的董事海因茨-維爾納·拉普说:“但这背后隐藏着根本性的地缘战略冲突,那将在接下来的整个十年中困扰我们。”
資料圖片。新華社
(2019-12-12 11: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