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董一凡
最近這段時間,在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報道中,多家西方媒體出現惡性辱華內容。
丹麥《日德蘭郵報》和比利時《標准報》網站發布惡意篡改五星紅旗的漫畫,將黃色五角星改成病毒形狀或生化防疫標識;
德國《明鏡》周刊以“病毒中國制造”的標題作爲封面;
“美國之音”網站和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分別以“武漢病毒”和“中國病毒”來稱謂新冠病毒,並妄稱中國疫情“已經失控”。
這些辱華報道表明西方一些國家數百年來的種族主義和“懼華”“排華”惡流迄今陰魂不散,並且在當今全球東西方地位和發展態勢呈現結構性變化的背景下更趨張揚和猛烈,對人類的文明、良知以及和諧發展都危害巨大。
1
這些種族主義和抹黑色彩濃重的辱華內容背後,是西方國家自視其文明、制度甚至是人種、膚色“高人一等”的扭曲心態在作祟。
工業革命後,西方世界憑借由此帶來的技術優勢,逐漸獲得比非西方世界更加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緊接著,西方國家將這種對世界的支配,解析爲其制度、文明乃至人種具有“優越性”,並爲其對非西方世界進行的侵略和掠奪尋找借口和心理安慰。
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部分媒體、記者和政客,爲了博取眼球、流量以及政治資源,抛棄基本道德良知、人文關懷和價值底線,無視中國政府和人民爲抗擊疫情所做的巨大努力,故意將病毒貼上“中國標簽”,抹黑中國的口吻和手法可謂惡毒。
同時,這也使“應對病毒無國界”“應對疫病等非傳統安全挑戰須全世界共同合作”等它們曾經標榜的的普世情懷成爲奢談。
當前,這種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仇華論調正如病毒般在西方社會蔓延,毒化民衆對中國的認知與觀感。
部分人群“談華色變”,也助長著種族主義歧視和霸淩。英國、意大利、德國、澳大利亞等國不同程度出現了對華人和乃至亞裔群體的霸淩、侮辱甚至暴力攻擊事件,這無疑會影響中國與這些國家雙邊交流的民意和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