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Q&A
問:本地中小企業若有意向海外發展,事前應該注意些什麽?
答:企業若有打算向海外發展,應該意識到其潛在風險和所需的成本。大致上可參考以下幾點:
一、管理層素質
一般中小企業人手有限,特別是管理層,他們花在監督海外業務的每一小時,都會影響到總部的運作。中小企業需有一個能幹的管理層和接班人,才能有效地兼顧國內外業務。
二、航程時間
海外業務的目的地最好是在六個小時飛行航程以內, 這不但節省管理層的時間, 也可讓他們在一個本身比較熟悉的多元文化環境經商。
三、投資期限
在擬定商業計劃、預算和預估等之前必須采取的現實假設。一般上,海外投資在首兩三年可能會虧損,而且也可能需要一段長時間才會收支平衡。中小企業業主必須謹慎酌量拓展海外所需的資源,並有耐性和持久力等待收成。
四、尋求指點
除了請教專家,企業老板也應該向熟悉當地經商環境的親友打聽,最好是向曾在當地做生意吃虧的商家吸取經驗。
五、法律法規
進入市場之前,中小企業應該評估當地的法律和條規,並對讓企業達成合規的相關機制研究一番。這有助于避免潛在的“噩夢情景”,例如營業執照被撤銷,或者全部利潤被凍結在海外,無法帶回國。
六、市場營銷環境
産品或服務成功與否,或許取決于一些企業無法控制的市場因素,例如社會文化環境、消費習慣、年齡和性別偏好等。
七、當地合作夥伴
企業家可以依靠當地合作夥伴深厚的地方知識以及廣泛的人脈,在經商時受益,但前提是經營計劃必須完善、健全,而且要選擇一個守信用及可靠的合作夥伴。
問:本地中小企業若在近中期沒有向海外發展的計劃,怎樣才能保持它們的競爭力?
答:有些中小企業可謂“天生國際化企業”,它們因爲新加坡品牌的優勢,注定可依附亞細安區域的增長勢頭茁壯成長。然而,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適合走上國際化這條路。
我國的中小企業有一大部分是所謂的“社區中小企業”,他們爲國人提供日常服務與産品,與社會結構息息相關。“社區中小企業” 包括了電工、水管修理、 室內設計師、面包店及雜貨店等。
“社區中小企業”與社區必須與時俱進。爲了逐步提供更高的附加值服務,“社區中小企業”必須持續加強其技能,或者爲其員工進行再培訓。它們還可進一步利用科技來完成更複雜或更精密的工作,例如采用自動化、機器人來提高生産力,或使用數據分析來更好地應對需求。
中小企業也需要先齊家才能治業。業主應該負責公司財務、密切關注庫存和債主,並建立審慎的財務管理紀錄。業務上的往來應盡量實行正式簽約,而不是依靠非正式的商業協議。這不僅適用于客戶,同時也包括員工、代理商,甚至業主與公司的交易。
老實說,中小企業不太可能自行生存,它們在分散的市場上沒什麽地位或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同其他中小企業合並或整合或許是唯一的出路, 中小企業應該坦然面對並接受這個事實。
問:要完成更複雜的工作和提供更高價值的服務,中小企業有可能擴大這方面的能力嗎?
答:兩個字——創新。創新分成兩種類型:漸進式和顛覆性的創新。相信中小企業業者閱讀報章時,不時會看到有關某企業家成功推出新服務或産品的報道,希望自己也能夠享有同樣的成就。實際上,顛覆性的創新比較罕見,只有極少數的企業家能把他們的發明或新發現轉化爲成功例子。
漸進式創新雖然沒那麽引人注目,但那不代表其效率就比較低。漸進式創新主要是客觀地審查企業的優勢在何處,然後不斷地去調整修飾,以便取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因此,身爲中小企業業者,千萬不可輕視公司的創新策劃。假設業者終日只專注于在原有經營模式的範圍內打理業務,他不僅很容易忽略公司哪方面必須維持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也會抑制員工邁向創新。
有鑒于此,業者不如退一步,給予員工(尤其是年輕一代)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開發新産品、改善工作流程,甚至制定新的商業模式。有了一個啓發職員勇于嘗試的企業文化,就能提升並鼓勵更多企業培養創新能力的意識。
(作者爲普華永道(PwC)新加坡亞太企業家客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