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
本地老字號建築商和合公司今年慶祝成立90周年。由于公司一直由家族成員私人經營,發展曆程鮮爲外界所知。
和合執行董事楊康榮接受《聯合早報》專訪,分享跨越三代人的家族企業變遷史,以及和合近一個世紀來長盛不衰的經商秘訣。
剛踏進董事辦公室,和合(Woh Hup)公司執行董事楊康榮就指著辦公桌旁懸挂的巨幅肖像畫,笑盈盈地望向記者問道:“你知道他是誰嗎?”
畫中人是和合創辦人楊溢璘,這是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作品,和合網站上也挂有這幅畫。
聽到記者的答複後,楊康榮點點頭,接著說:“沒錯,但我們的網站上可能沒有這個……”
他把目光轉向另一面牆上懸挂的證書。這張裝裱在玻璃相框裏的證書,是1948年殖民政府頒發給楊溢璘,表彰他爲國家和社群做出的貢獻。
“我祖父當年很有名望。相比之下,我們現在要低調得多。”身爲第三代傳人的楊康榮淡然地說。
發展曆程鮮爲人知
作爲本地老字號建築商,和合公司已經走過90載春秋。由于公司一直由家族成員私人經營,發展曆程鮮爲外界所知。楊康榮此次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是因爲公司慶祝成立90周年紀念而破例。
這個跨越了三代人的故事,要從104年前的廣東梅縣說起。
1913年,16歲的楊溢璘爲躲避村內的宗族鬥爭,從梅縣下到南洋,卻碰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動蕩的戰爭年代,他先後當過錫礦工人、木匠和文書,又做起了房屋維修生意。
1923年,楊溢璘爲馬來西亞芙蓉一名殖民政府官員修建花園籬笆,出價只有其他承包商的十分之一,僅用四天就完成了工作,令客戶印象深刻。幾年後,這名官員調任新加坡,了解到殖民政府即將大興土木,他給楊溢璘發電報,叫他來參加項目招標。
爲此,楊溢璘成立了私人公司“和合溢”,後改名爲“和合”,即和睦合作之意。
由于報價低、工期短,和合標得殖民政府的多個項目工程,包括至今仍爲人熟知的紅燈碼頭、麥唐納大廈(MacDonald House)和樟宜監獄。
楊康榮笑說,樟宜監獄13年前翻新時,公司還接到政府部門電話,詢問和合是否還有當年的設計圖紙。“我們回複對方說,公司還在,但圖紙早就沒了。當年不像現在這麽方便,什麽文件都可以存電子版。”
承建黃金坊和加東購物中心
就在和合生意蒸蒸日上之際,楊溢璘的人生卻戛然而止。1950年5月,他被一名精神失常的公司前雇員槍殺,消息震驚獅城。繼承家業的重擔,就這樣落在他的兒子,也就是楊康榮的父親楊南星肩上。
22歲的楊南星當時剛從萊佛士書院畢業,正准備前往英國修讀工程。由于父親突然離世,他不得不放棄留學計劃,白天在公司參與工程項目,晚上到夜校學習建築和管理知識。
預見到戰後新加坡的經濟複蘇,和合成立Singapura Developments公司,自行發展並建造房地産項目。公司旗下的項目包括黃金坊(Golden Mile Complex)、加東購物中心和女皇道購物中心等。建于1974年的黃金坊,是本地最早集零售、辦公和住宅于一體的綜合發展項目之一。
1970年代末,楊南星的兩個兒子楊添榮和楊康榮相繼加入和合。
自小喜愛藝術的楊康榮,完成了當年父親沒有實現的願望,到英國留學修讀建築,畢業後也考取建築師證書。但他卻自認不是一名好建築師。
他說:“傑出的建築師能創造出別人想象不到的東西,我沒那麽有創造力。”
拿起一本公司刊物,楊康榮指著封面縱橫交錯的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公寓,對著記者說:“這樣的東西我想象不出,但我懂得欣賞它的美,也了解在建造時要注意什麽細節,哪些環節可能出問題。我想我更適合管理項目。”
楊康榮加入和合後,先到項目工地工作,隨後又轉做項目管理。10年前,他轉爲負責企業管理,包括人力資源、生産安全、對外溝通和企業社會責任。
曾任建築商公會會長
他曾在2001年至2005年擔任新加坡建築商公會會長,隨後也加入建設局董事會和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顧問委員會等多個機構。
“要把這些工作做好,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而工地作業每天都在進行。如果你不到現場工作,不裝幾扇門,砌幾塊磚,工程進度就會落後。兩者很難兼顧,只有進行取舍。”
“取舍”和“信任”,是楊康榮在采訪中多次提及的兩個詞。他認爲,不管是做建築生意,或經營家族企業,都需要這兩種品質。
“一個家族企業中可能有很多家族成員,但最終還是需要一個領導來拍板。在我們這一代,我哥哥添榮就肩負這樣的責任。我則通過做好後勤工作,爲他提供支持。”
盡管轉入幕後工作,楊康榮依然對和合的項目了然于心。近年來,最令他自豪的一個項目,就是濱海灣花園的植物冷室。這兩個全球最大的室內花房,以獨特的弧形穹頂設計成爲本地的新地標,但也爲施工帶來巨大挑戰。
“我們咨詢了本地和香港的大學教授及結構工程專家,不斷改進設計規劃。由于項目細節繁多,極其複雜,需要查證再查證,確保支撐架拆除之後,穹頂不會偏移。我們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但幸好我們擔心的事最後沒有發生。”
爲了駕馭高難度的設計和建築工程,公司也大力投資技術研發。和合是本地最早采用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簡稱BIM)的建築公司之一。
濱海灣花園植物冷室和吉寶灣映水苑(Reflections at Keppel Bay)這兩個外形獨特的項目,都采用BIM系統進行規劃,有效減少誤差並節省人工。楊康榮說:“在BIM系統變成行業規範之前,我們就開始應用它,這樣才能比別人走得更快。”
秉持質量和誠信爲先
近年來,和合承建的項目包括烏節中央城、海洋金融中心(Ocean Financial Centre)、寶門廊和荷蘭村地鐵站,以及麗敦豪邸(d’ Leedon)和濱海灣居(Marina Bay Residences)等多個私宅項目。
三年前,和合與日本大林組新加坡子公司(Obayashi Singapore)組建的合資公司,成功標下總值15億7000萬元的樟宜機場“寶石計劃”綜合項目和第一搭客大廈擴建項目的建造合同,爲新加坡打造下一個地標性建築。
談到公司的成功之道,楊康榮說:“從祖父那一輩開始,和合就一直秉持質量和誠信爲先,把項目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我父親今年89歲了,他還親自到寶石計劃的工地視察。他也總是告訴我們,錢虧了可以再賺回來,丟了信譽,就很難再贏回來。”
90年後的今天,和合公司已從當年的小作坊發展爲一個擁有2500多名員工,年營收約9億元的大企業。公司也走出國門,在印度、斯裏蘭卡和緬甸擴展市場。
但楊康榮透露,和合並沒有上市計劃。
沒必要上市開拓新業務
“從嚴格意義來講,我們不算是生意人,沒有必要通過上市籌款去開拓新業務,至少這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目標。我們的風格是謹慎經營,不冒太大風險。在經濟好的時候,我們可能賺得沒有別人多,但經濟不景氣時,我們也不會跌得太慘。如果公司上市,就不再是家族企業,有些文化會改變。”
年近90的楊南星目前仍是和合公司主席,長子楊添榮則擔任副主席。
楊添榮的三個子女中,有兩人都在和合工作;65歲的楊康榮也育有三名子女,不過兩個女兒都不在公司任職,兒子則還在念書。
“我祖母臨終前,我父親向她承諾,會讓家族生意傳承下去。我母親去世前,我大哥也是這樣向她保證的。所以至少公司下一代領導人,還會是家族成員。但我們的後代或許會有更多選擇空間。”
多年來投入公益事業
和合的發展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1980年代中期,本地建築業出現“工程荒”。在僧多粥少的市場中,不願爲價格妥協質量的和合,連續15個月沒有接到一單新合約。
在那段艱難時期,和合並沒有裁掉200名員工中的任何一人,而是選擇在國際市場尋找新商機,最終靠海外工程項目渡過難關。
回憶起這段往事,楊康榮說:“裁員當然是更輕松的解決方案,但我們認爲建築生意是以人爲本,員工覺得公司對他們好,他們才會更努力工作,做出令公司驕傲的項目。“
以人爲本的理念,也體現在和合多年來在公益事業上的投入。從楊溢璘掌管公司開始,和合就持續爲本地學校和社團捐資。楊康榮接管企業社會責任後,又在2011年設立了和合信托(Woh Hup Trust),幫助弱勢群體,資助慈善機構。
配合和合創辦90周年,公司捐贈300萬元給總統挑戰慈善活動、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其他公益事業。公司員工還參與建築商公會發起的公益活動,幫助弱勢家庭翻修和改建房屋,也遠赴海外,爲貧窮落後地區居民建造房屋。
慈善事業是楊康榮主管的領域,也是他的興趣所在。過去20年,他都擔任新加坡傷健策騎協會(Riding for the Disabled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主席,也親自參與和合在菲律賓的房屋建造工程。
熱衷慈善,對公司的業績有幫助嗎?
楊康榮沉思了一會說:“我覺得沒有直接影響,畢竟我們不是爲此才做慈善的。做生意說到底是商業考量。不過這也許能讓合作方知道我們是一家負責任、有信譽的公司,如果對方也注重誠信,那我們可能一拍即合。”
和合在每個工程竣工後,都會舉辦一場慈善晚宴,在犒勞承包商的同時也呼籲他們爲慈善機構捐款。
楊康榮說,現在經濟不景氣,很多公司都把利潤放在第一位,但做生意不只有盈虧,也要看誠信和品質。“很多事情可以寫進合同,但最終還是要靠彼此的信任來完成。”
“我們看重價錢,但更重視工程質量,盡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蓋出最好的建築。從祖父開始,我們就是這樣贏得客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