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巡海防衛艦獨立號經過七年的研發、建造和測試後,本月5日編役,並從8月開始全面投入保衛我國近海安全的工作。到了明年初,我國擬建的八艘巡海防衛艦將有三艘全面投入運作。
獨立號巡海防衛艦(LMV Independence)進行長達一年的作戰系統整合工作後,將在新加坡海軍部隊50周年慶祝儀式上,由李顯龍總理主持編役。該艦是在2015年7月下水並進行海試後,去年5月交付海軍。
巡海防衛艦項目處處長鄒俊超中校(40歲)告訴《聯合早報》,獨立號編役是該項目的重要裏程碑。他說:“獨立號(下水至今)經過22個月密集的系統整合工作、測試和實地訓練,現在能編役爲海軍效力,我們爲此感到高興。”
獨立號本月中在國際海事檢閱大會上亮相後,6月和7月會進行例常維修。到了8月,該艦就會投入日常運作。
新加坡海軍部隊自2010年起啓動巡海防衛艦項目,逐步取代已服役20年的“無懼級”(Fearless-class)巡邏艦。八艘防衛艦皆在本地設計和建造。
鄒俊超透露,項目取得良好進展,所有防衛艦能按時在2020年中全員編役。
去年下水的主權號(Sovereignty)和團結號(Unity)相信最快今年底、最遲明年初先後正式編役,並投入運作;剛在今年3月下水的正義號(Justice),預計10月交付海軍。
第五艘防衛艦會在今年9月下水,而海軍本月也將爲第六艘防衛艦安放龍骨(keel),啓動建造工程。
鄒俊超說:“所有巡海防衛艦投入運作後,將加強海軍維護我國近海水域海上通訊安全的能力。”
新軍艦噸位雖是現有巡邏艦的近三倍,但航速方面提高了約三分之一,續航力也增加了將近一倍。建造團隊在項目初期了解如何改善巡邏艦人員的工作流程後,反複進行模擬操作,才敲定防衛艦的設計。
自項目開始就參與策劃的獨立號巡海護衛艦艦長鄭俊勳中校(38歲)指出,防衛艦的性能遠超團隊原先構想。他以集導航、機械操作和作戰功能于一處的綜合指揮中心爲例說,船艦能以更精簡的編制完成更複雜的任務。
比起現有巡邏艦,鄭俊勳也說,防衛艦艦橋的360度視角能讓他對周遭環境更有警覺性。“尤其是在近海水域,海上交通繁忙,全方位視角讓我能很快看到右舷和左舷的情況,馬上決定下一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