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無論怎麽變,無論如何“官宣官方語言是馬來語”,無論年輕人們多不愛說華語、多愛用英語對付我這樣的中國遊客,他們音樂,永遠是華語音樂,而不是馬來語音樂和英語音樂——骨子裏是什麽就是什麽,身體是會說謊的。
而一大批優秀的新加坡音樂人,也爲我們所熟知,都是華語歌手。
所以,到底什麽才是新加坡的“國語”呢?音樂不會騙人的。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優秀的新加坡歌手們吧!
林俊傑(JJ Lin)
新加坡的國民男歌手NO.1,毫無爭議屬于林俊傑。
他出生于1981年3月27日,新加坡人,流行歌手、詞曲創作者、音樂制作人。進入音樂世界後,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在第15屆金曲獎上,林丹憑借其首張專輯《音樂航海家》獲得最佳新人獎,十年後,他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這是金曲獎的最高榮譽。
37歲的林俊傑不僅在唱歌,而且在作曲方面有天賦。除了爲自己寫歌,他還爲多位歌手寫過歌,包括:台灣歌手張惠妹的《記得》;同爲新加坡歌手阿杜的《放手》,及庾澄慶的《幹嘛你看不爽我》,人稱“行走的CD”!
而我永遠的最愛,便是那首《翅膀》。
孫燕姿(Stefanie Sun)
國民女歌手,必然是孫燕姿。
她1978年7月23日出生于新加坡,共發行了11張專輯,不可否認,她是新加坡最成功的歌手之一,孫燕姿曾憑借《天黑黑》一舉奪得有台灣格萊美獎之稱的第12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其唱片總銷量在亞洲超過1000萬張。
孫燕姿,就是我們這些80後們的整個青春。
她的《遇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很喜歡。
陳潔儀(Kit Chan)
陳潔儀在新加坡的地位,是高于孫燕姿的,很可惜中國內地的觀衆聽到她太少了。
她1972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畢業于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戲劇表演學系,新加坡著名實力派女歌手及舞台劇演員。
自1993年出道以來,新加坡歌手陳潔儀曾在多個領域發展,包括:音樂、戲劇、電視劇、作曲、創意指導、社區工作,甚至還曾是企業家。毫無疑問,陳潔儀是新加坡最成功的歌手,陳潔儀在台灣和香港取得的成功,比她在中國大陸的成功還要多,直到早些時候她參加了熱門電視節目《我是歌手》,她多年的戲劇訓練和細膩而流暢的聲樂立即引起了觀衆的共鳴。
最爲人熟知的,當屬那首《心動》。
蔡健雅(Tanya Chua)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女歌手。
1975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國江蘇省,直到2003年與台灣華納音樂(Warner Music Taiwan)簽約後才嶄露頭角,她的專輯《兩棲動物》爲她贏得了金曲獎最佳女藝人獎。她的風格不是民謠,受英式guitar-pop影響更大,音色很有特點。演唱實力頗爲強勁,音域寬廣,處理起細節來也是遊刃有余,中音區的音色更是美好,在沙啞之中有種短促的利落感。
她的歌,我最愛的是那首《被馴服的象》。
阿杜
現在的阿杜,不怎麽出現在大衆視線中了。
但是當年,他還是實實在在火了一把的,他的出身很奇特,是新加坡的一位建築工地的包工頭,對,就是……然後陰差陽錯參加唱歌比賽,然後陰差陽錯的出了專輯《天黑》,莫名其妙,在中國火了……
多年以後,我們周圍如果有一名姓杜的少年,我們都親切的給他個外號:阿杜。這是我們記住他的方式。
他的歌裏,我永遠難忘的是那首《天天看到你》。
所以,新加坡不是文化荒漠,是有音樂的,而且不是偶然出現一個好歌手那麽簡單,而是有傳承的。
而新加坡所有的音樂,都脫胎于一種音樂形式——新加坡民謠,簡稱“新謠”。
“新謠”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受到70年代台灣風的影響,新加坡校園也出現了民謠創作的風氣,華人學生們自發地譜寫歌曲,用吉他、口琴等抒情達意,這些歌曲後來就被籠統地稱作“新謠”,成爲了多少人熟悉的旋律。
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梁文福。梁文福的新謠代表作《新加坡派》,是新加坡大型集會和慶祝活動時必備歌曲。
新加坡派
爸爸說我出世在六十年代
一歲多國家才算誕生出來
那時候沒人相信新加坡牌
還有人移民海外
舊家的戲院建在六十年代
我鑽在人群裏看明星剪彩
那時候粵語片是一片黑白
有些來新加坡拍
漸漸地我們進入七十年代
一穿上校服我就神氣起來
裕廊鎮煙窗個個有氣派
比我長高得更快
那時候林青霞的電影最賣
鳳飛飛抒情歌曲全班都愛
孫寶玲贏了一串金牌回來
我一夜興奮難捺
當我們不覺到了八十年代
地鐵將這個傳奇講得更快
大家都忽然要向自己交代
將新謠唱起來
我們已搬家住得舒服自在
舊戲院變成教堂做禮拜
有時我獨自回到舊地感懷
惦記那昔日小孩
朋友們說我越活越不賴
像島國一樣實在
到底是它給了我胸懷
還是我給了它愛?
一晃眼已經來到九十年代
爸爸你再唱一遍往日情懷
我們的故事我們自己記載
未來就看下一代
別人將蘋果派都送過來
我們也可以創造新加坡派
現在是別人紛紛移民前來
誰不愛新加坡牌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唱的都是內心的聲音。
誰知道,新加坡人的歌聲裏,唱的是不是對故國的思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