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武漢疫情爆發以來
雖然身在南洋
也一直心系祖國
每天追蹤國內進展
也和校友會一起捐款捐物,支援疫區
這幾天,一小波輿論
突然將新加坡推上了風口浪尖
微信裏關心我的朋友也多了起來
問是不是新加坡
真的打算佛系抗疫了?
還有人疑問
新加坡會不會變成下一個武漢?
而這一切的導火索都是
李顯龍總理在8號
晚上一段公開講話引起的
*來源:新加坡總理公署
微信上一個一個回複朋友太慢
索性寫篇文記錄一下想法
完全是個人見聞和觀點
不代表任何機構
也不保證全面完整
到目前爲止,新加坡對疫情的應對
和這個國家給我一貫的印象一致
規範
第一個感受是規範。
新加坡的運作很像“一個公司”,很多國家治理的措施其實套用了公司管理的手段。而其成功的秘訣就是公司規定全面完善,執行有效規範。
從李顯龍總理講話的背景說起吧,新加坡的衛生部有一套傳染病疫情預警系統DORSCON,根據不同的疾病基本情況和傳播情況分爲綠、黃、橙、紅四個等級,不同的等級對公衆有不同的建議。
從武漢封城後,我就開始關注這個等級,當時爲黃色。而在2月7號,基于本地疫情的情況變化,衛生部將預警等級從黃色調至橙色,引發了“kiasu(怕輸)”的新加坡人去超市的恐慌搶購。
李顯龍總理爲了平複社會的恐慌情緒,才發表了公開講話,從這次2019-nCov的特點開始分析,跟SARS比較,並且說明未來可能的走向和政府可能的應對方式。
從我自己的角度,我覺得這段講話有理有據,邏輯清晰,中肯透明。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隨著傳播越來越廣泛,有些東西被放大。
需要說明的是DORSCON的主要目的給民衆一個指導,知道在什麽情況下要怎麽做。而政府機構其實是行動在前的。簡單列一下時間線:
1月2日
衛生部發布聲明通知醫療人員留意疑似肺炎的病例
1月3日
3號起所有從武漢到新加坡的旅客都要在機場接受體溫檢測
1月22日
後來,22號起將檢測範圍擴大到所有從中國抵達的旅客
1月23日
新加坡確診第一例,並在24小時迅速內增加到3例
1月26日
開始征用度假村和部分大學宿舍作爲隔離區預備
1月28日
要求中國返回的雇員自行在家隔離14天
1月29日
禁止所有持湖北省簽發護照或過去14天到訪過湖北的遊客入境
2月2日
禁止範圍擴大到所有過去14天到訪過中國大陸的遊客,並暫定給中國護照持有者發放各類簽證。而在2月1日這個時間點,新加坡確認的病例數爲18例,全部爲輸入性病例。
在這樣一個形勢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選擇關閉中國遊客進來的門,對新加坡這樣一個旅遊城市來說,經濟上的犧牲和政府的魄力不可謂不大。
但這個門一關,基本就切斷了新的傳染源入境,大大降低了病毒傳播的概率——這也是新加坡後續一系列應對的基礎之一。
所以批評新加坡消極應對,佛系抗疫,我真的要爲新加坡政府喊個冤。
透明
第二個感受是透明。新加坡以廉潔聞名,當然廉潔的背後是公務員的高薪和嚴刑峻法。本次疫情裏,這一點也是淋漓盡致的表現。
衛生部的網站從1月2日起,不斷更新新型肺炎的相關進展,包括確診和疑似的數量。每一例確診的案例的詳細情況也都會公布,包括病人的背景情況,曾經去過哪些地方等等。亦有根據這些信息在地圖進行標注,讓大家直觀了解每一例的行動軌迹,下圖是一個例子。
截至2月10日,新加坡確診45例,其中22例爲輸入型,23例爲本地傳播。本地傳播中,有15例已經追蹤到了傳染源,並進行了相應隔離。
另一個例子,就是李顯龍總理的講話。他在分析未來可能的情形時,十分直接而直白,提到最壞的可能將鼓勵輕症在家自我隔離,將醫療資源留給老人、孩子和有基礎病的病人。
其實這就是國內常說的“底線思維”,或者我們在風險管理裏常用的worst case scenario的概念。他也提到了,目前的疫情還不至于到這一步。但未雨綢缪,政府這是把接下來可能的規劃先給民衆交個底。
插一嘴,這段話在國內的網絡上被一些人質疑。
不過我仔細聽了整段講話,他的原話是“如果確診人數持續攀升,進行密切接觸者的追蹤也將無濟于事,若繼續讓所有可疑病例住院和接受隔離,醫院將應付不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而新冠病毒的死亡率維持在一般流感的低水平,政府將鼓勵只出現輕微症狀的人去看家庭醫生,在家休養。只有年長者、孩童和有其他並發症的人得入院,以便集中醫療資源。”
前提是,第一,確診持續攀升,第二,死亡率維持在一般流感的低水平。不看前提,只看結論,這種叫做斷章取義。
當然,沒有任何制度是盡善盡美的。
局限性
這裏也要說第三個感受,就是局限性。新加坡是個很小的國家,精英治理,大家各司其職,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平時相安無事,甚至很有效率。
但是,導致的一個問題就是民衆對于新加坡政府的依賴性太強。好的說法是新加坡政府公信力很強,壞的說法就是民衆都成了勺子伸到嘴邊的小寶寶,缺乏了一些主觀能動性。
比如這次疫情中政府提倡不生病就不要戴口罩,結果大街上幾乎就真的沒有人戴口罩——雖然升到橙色之後,戴口罩的人慢慢多了起來。當然,政府的這個倡議是否有道理值得商榷,我個人認爲以新加坡的衛生條件、衛生習慣以及前期的一系列關門動作,這個提倡問題不大。
來源:The Jarkata Post
地理,資源
另外,新加坡的小,也是其面對大的風險事件時的天然劣勢。
由于資源有限,沒有回旋余地,必須四平八穩的平衡各種利益。這注定了新加坡無法在疫情中采取極端措施,甚至無法以政府名義叫停一個元宵節大伯公宮萬人聚會——盡管有另外的一萬多人請願要求取消。
不要簡單的去比較新加坡的其他地方的應對。每一個國家有每一個國家的國情。從新加坡的制度、人文和自然環境、疫情發展的現狀來看,到目前爲止,我對新加坡政府的行動還是很認可的。
在大災大難面前,個體的力量真的有限,做好自己能做好的部分,放松心態,不要恐慌。
*本文經授權轉自微信公衆號:DeckieZoo
希望不管是中國還是新加坡
都能盡快、安穩度過這次疫情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新加坡加油!
移民
留學
工作
新加坡
紅燈區
教育
星耀樟宜
螃蟹
值得買
白卡
護照
遛娃
在看的你一定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