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物品在草地上攤開來任君選擇,有人教導繪畫和瑜伽,有小朋友舉著牌子提供「免費擁抱」,
在「新加坡真的真的自由市場」上,所有的物品和服務都不涉及金錢和物質交易。
公衆可分享不再使用的物品,也可拿走想要的東西,讓物品延續價值,貫徹可持續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物品會因爲習慣和人事物的改變而需要舍棄,如果能與人分享,讓物品的價值得以延續,或許更有意義。
本地藝術工作者張綠庭(42歲)和丈夫雲天偉(42歲)發起“新加坡真的真的自由市場”(Singapore Really Really Free Market)打破“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想法,讓公衆在市集“出售”物品和服務。
這場市集不涉及金錢或物質交易,任何人都可以把不再使用,或者想轉讓的物品拿到這裏與人分享,也可免費提供理發、教導瑜伽等服務。同樣地,參與者也可拿走別人帶來的物品。
自2009年1月至今,“新加坡真的真的自由市場”舉辦了48場活動。
張綠庭和雲天偉也是獨立藝術空間“後·博物館”(Post-Museum)創辦人,第一場市集就是在已關閉的小印度羅威路“後·博物館”原址舉辦。
張綠庭指出,“後·博物館”當初發起這場市集,是認爲公衆可通過輕松又有趣的方式,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找到友誼和互相了解。她說:“大部分參與者都是理性地分享,但也有人在市集上拿走太多東西了。”
“真的真的自由市場”概念源自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Christchurch,又稱基督城),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凝聚不同的社會群體,能彼此關懷,並提升生活素質。市集一般在社區活動空間舉辦,例如:公園或鄰裏中心。
這個概念隨後在美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開枝散葉。新加坡版的“真的真的自由市場”提倡減少消耗和浪費自然資源,讓不要的物品再循環使用,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貫徹可持續和關愛的生活方式。
楊文輝(39歲,補習教師)兩年前開始把家中沒用到的物品拿到市集上,久而久之就當起義工,在現場分類物品或協助公衆,活動結束後也會幫忙清理。他說:“我拿過影音光碟(VCD)、書本和衣服來這裏。最特別的一次,是把在柬埔寨旅行時買的咖啡,在市集上泡給大家喝。”
小朋友提供“免費擁抱”
楊文輝說:“過去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樣,把物品捐給慈善機構。但把物品拿到這裏與人分享時,可以確切感受到很久沒用的東西,對別人卻是有價值的。”
他分享經驗說,任何東西都可以帶來,如果有時間還可留在現場,觀察物品的去向,也許還能結識志趣相投的朋友。
第一次參加活動的黃貞瑩(41歲,自然療法師)告訴記者,除了帶來衣服,她也爲兩個女兒制作“免費擁抱”的海報,讓她們得到體驗。
她說:“我的女兒可以和更多人接觸,學會分享,對她們來說是個很好的經驗。”
這場市集作爲分享的平台,也吸引自發組織團體“我們一起出去玩吧!”(Let’s Go Play Outside)到場擺攤。“我們一起出去玩吧!”鼓勵孩童到遊樂場參與戶外遊戲和繪畫等藝術活動,借此提升社區互動。
每兩個月舉辦一次
該活動負責人林詩韻(35歲,藝術工作者)受訪時透露,她從去年8月開始推廣活動,目前已獲得國家藝術理事會贊助資金,主要用來添購畫具和遊戲用品,義工都是無償協助。
她指出,一些雙薪家庭的父母忙著工作,平日沒有時間或資源與小孩出遊。因此,她希望在組屋區的遊樂場舉辦活動,讓住在同一社區的居民也能互相認識彼此。“我希望能有更多人意識到,玩遊戲對小朋友來說是有意義的。”
“新加坡真的真的自由市場”每兩個月舉辦一次,目前沒有固定地點,有興趣者可到面簿https://www.facebook.com/srrfm/了解活動詳情。
參加方法
如何參加“新加坡真的真的自由市場”?
■任何人都可自由參加,主辦方也歡迎義工協助分類物品或看守攤位,有興趣者可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野餐墊先到先得,參與者也可自備墊子。
■由于儲藏空間和人力有限,剩余物品將在活動結束後被丟棄,因此,參與者可在活動結束前取走剩余物品。
■如果你願意載送剩余的物品到慈善機構,請聯絡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