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早春的一個淩晨,一位母親被孩子的一個跨洋電話吵醒了。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有氣無力的聲音:“媽媽,實在對不起,我扛不住了!”
這是在親子專家黃靜潔身上真實發生的一件事,打電話來的就是她的大兒子,當時正在電影學院讀大二。原本意氣風發的他卻被校園裏繁重的學業壓垮,16個學分加6部學生片子的拍攝,一下將他的身體和情緒拉到了極點。
這就是所謂的“逆境”。美國一研究團隊發現,在1991年,人們平均每天遇到3個難題,而如今這個數據已經高達32個!爆炸式增長的逆境使得焦慮、無助、失眠、抑郁甚至自殺傾向的人數持續攀升,如何面對數量如此之多的難題、壓力和困境成爲了當今社會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那麽究竟應該如何這些看似令人崩潰的“逆境”呢?對此,保羅·史托兹对此提出了“逆商”(AQ)這一概念,當今社會,它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我們常說的“智商”(IQ)和“情商”(EQ),成爲人類又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黃靜潔當時正好在研究“逆商”,于是,她耐心地和孩子對于眼下的困境進行了長時間的分享和討論。一個星期後,原本“絕望”的孩子重整旗鼓,啓程去北京實習了。出發前,他在筆記中寫道:“逆商理論把生活中任何成長和成功都比作登山,把登山的人分成三種——放棄者(10%),紮營者(75%-80%)和攀登者(10%)。我要成爲攀登者,選擇終身努力攀登,不斷自我成長和進步!Ian。”
同樣,我們孩子的一生也會面臨無數的山峰,或險峻,或嚴寒,或蕭條。而作爲父母,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自己就要率先成爲一個攀登者,把抗挫折能力傳給他們,因爲只有共同前行才能共同體攀登路上的艱難險阻,才能在登頂時有機會爲他們喝彩。
因此,學會擁有高“逆商”,不僅是孩子,更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課。
01
我的母親常常跟我講起他們村裏當年出的一個天才。
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別說課外輔導班了,連本像樣的輔導書都沒有,上學還都是三個年級擠在一間教室,一個老師輪流上課,交完一年級,布置完作業,再給二年級上課。
然而就是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我母親的一個堂哥卻靠自學考出了高于清華的分數線,這在當時可是轟動了整個村,畢竟當時,村裏連一個大學生都還沒有出現過。
最後綜合考慮了家裏的情況,我母親的堂哥選擇了進入炮工學院就讀。那個時候大學生還不像現在這樣廉價,能考進大學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更何況像我母親堂哥這樣的天才,一進去就拿著國家發的薪水,進行科學研究,一個月拿著別人一年的工資。
就是這樣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卻在某一天突然沒了音訊,很長時間後,我的母親才從別人那裏聽說了他自殺的消息。
和所有人一樣,我的母親一開始並不相信。問了原因後才知道,原來畢業後她堂哥沒有選擇國家分配的職位,而是拿了錢自己開了一家科研公司。然而只懂得埋頭搞科研的他並不擅長經營,而科研本身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最終那家科研公司以倒閉告終,不僅如此,我母親的堂哥還欠下了一屁股外債。
一路順風順水的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挫折,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父母親戚不是支持他,幫助他,鼓勵他走出困境,而是一個勁的責怪他當初爲什麽不安安穩穩的找個工作。最終,他承受不了這一切,選擇一死了之,就這樣結束了那本有無限可能的年輕生命。
可以說我母親的堂哥智商不高嗎?少年天才,自學成才;那他情商不高嗎?放棄清華只因爲考慮家裏的情況,靠一個人的工資撐起全家的生活。所以說智商和情商在某種程度上雖然發揮著一定作用,但都無法決定成敗。一個人在面對逆境時,是堅持到底,還是直接放棄,也許只有逆商才能給出答案。
02
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個人。
他年少有爲,滿腹經綸,風度翩翩,被稱爲青年才子。然而,同樣本該前程似錦的他,卻因爲遭人迫害被流放到窮困潦倒的貴州,途中還險些被人暗殺,只有靠裝死逃過了一劫。最後,當他千辛萬苦來到那煙瘴之地時,才發現那兒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在一個昏暗簡陋的洞穴裏暫時棲身。
可以說比起我母親堂哥的經曆,這個青年才子的遭遇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他卻並沒有終日郁郁寡歡,或者選擇自我了結,相反,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和人生的低谷中,他悟道“聖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他參悟出了人性本源,爲之後傳世至今的心學打下了基礎。
是的,這個青年才子就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和哲學家——王陽明先生。絕大多數人的一生中都難免遇到創傷、挫折和逆境,然而是直接放棄還是堅持到底,就決定了你最後是趨于平凡還是登頂成功。顯然,王陽明就是後者,在遇到逆境時,他的選擇就像他遺言所說的那樣:“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只要心是光明的,哪怕在最黑暗的洞穴裏,我依然能看到人生的希望。
顯然,相比起我母親的堂哥,王陽明具有更高的逆商,而這不可否認的對他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從古至今,也有不少人擁有高智商,甚至高情商,卻仍然無法發揮出其潛能,其原因就在于光靠這兩種因素是無法決定成敗的,逆商早已成爲世界通用的第三個預測成功的指標。
03
但令人欣慰的是,和智商不一樣,逆商不是一個永久的印記,也不是最終的審判,也就是說,逆商是可以通過學習改變的。
當然,如果你想知道怎麽改變自己的逆商,你得先充分了解自己現在的逆商。
逆商是從四個維度進行評判的,他們分別是:1、掌控感2、擔當力3、影響度4、持續性。下面我會解釋每個維度的具體意義,大家可以試著給自己的逆商打分。
一、掌控感
簡單來說,缺乏掌控感的一個代表句子就是:“我做什麽都沒有用。”逆商較低的人和逆商較高的人在這個維度上的差別是很大的。
就像英國對印度數百年的殖民統治早就剝奪了印度人的掌控感,幾乎所有印度人都覺得這是沒辦法的事,做什麽都沒用。但只有甘地,一個小個子棕皮膚的人,他堅信“還有希望”,並且帶領近十億的人民開始了對英國的抗爭。
掌控感非常強大,沒有掌控感,就沒有希望和行動。
如果你經常這樣想:“這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我對此無能爲力”那麽你的掌控感的得分就會比較低。
但如果你常常覺得:“啊,這件事真難辦,但我見過更難的”“總會有辦法的”,那麽你你在掌控力這塊的得分就非常不錯了。
二、擔當力
掌控力的前提是你認爲某件事是你的責任,而擔當力就是在衡量你在多大程度上會擔起責任,不管起因爲何。
美國公司會采取大量的措施來增強員工的擔當力,就比如位列財富500強第288位的威爾頓鋼鐵公司和曾經全美排名第二的出租車安飛土公司,他們的員工就持有超過七成的股份。這些措施就是爲了提升員工的擔當力,讓他們明白自己要爲自己的結果負責,這樣他們才會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去做事。
因此,高逆商的人表現的更願意承擔困境所帶來的的後果,並且能從中吸取教訓。這種擔當力促使他們采取行動,讓他們比低逆商的人更有能力。
三、影響度
除了如何解決逆境,控制逆境對你的影響度也是判斷你逆商的重要方面。
就好比說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和女朋友吵架了,其實原本也不是什麽大事,但糟糕的是,他那段時間上班也是心不在焉的,導致工作出錯,被上級責罵,就連出來玩的時候也是滿臉郁悶。
影響度分數低的人,容易把逆境的影響範圍擴大,比如和愛人之間的誤會,原本只是誤會而已,但影響度分數低的人,容易因爲這個把自己的生活也弄得四分五裂。
相反,影響度分數高的人,能限制逆境的影響範圍,並讓自己保持思路清晰並采取行動。
四、持續性
構成逆商的最後一個維度就是持續性了,即你認爲逆境會持續多久?
我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很喜歡給自己或者孩子貼上“拖延症”“選擇困難症”等標簽,而這些就是典型的永久性標簽,它們會阻止你做出改變。
我班上有個孩子的成績並不理想,當和他談起成績的時候,他總是聳聳肩,無能爲力地說:“我沒辦法啊,我就是懶。我爸爸說我的懶惰就是從他那裏遺傳的。”
要命的是,這位父親,不僅僅給自己貼上了標簽,還把這個想法管輸給了自己的孩子。那孩子本就對英語提不起興趣,現在在他父親的推波助瀾之下,這個困難被升級成了災難。因爲本來短暫的逆境被歸咎于了永久性的因素,它阻止著孩子去嘗試或者改變。
因此,高逆商的人總是會把困境歸結爲暫時性的因素,如不夠努力,策略不佳等,然後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而低逆商的人則習慣性的將其歸結爲持久性的因素,比如我就是有拖延症,我就是控制不了我自己等。
04
北大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說,這是一個糟糕的時代,也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無法選擇身處的時代和環境,唯一能選擇的是如何有效和積極的去面對。
在每天平均面臨32個問題的時代,包括哈佛大學一流的MBA和高管教育項目在內的頂尖公司和機構都納入了逆商理論,逆商(AQ)也將成爲日後全球性企業中用來篩選申請者和培養項目參與者的標准。
那麽究竟如何提高自己和孩子的逆商呢?保羅·史托兹告诉我们:“你只需要把LEAD工具印入腦海中就可以了。”
LEAD,即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分析證據→做點什麽。
直接說可能太過複雜,通過一個案例,我們將輕而易舉的明白我們該怎麽做了。
假設某天,你的孩子拿著一張並不怎麽樣的成績單向你走來,你還沒有看他的成績,但他臉上的表情已經告訴你了結果並不那麽樂觀。
“我不明白。”你的孩子說,“我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你可能會很生氣,明明就是考砸了,別在這裏跟我裝無辜。但記住,第一,我們需要聽聽孩子自己對逆境的反應。
你可以同樣裝傻:“這個表格是什麽意思?這些小數字表明了什麽?”
“啊呀!我真的不明白,我不知道,我覺得這說明了我只考了這些分數。”他開始瘋狂的找借口,“好吧我記得那天我很累,時間不夠,這些內容也不是平時老師講的,我都沒有見到過,一到考試我就緊張。”
到現在,我們聽到了孩子對于逆境時的反應,不去討論它的真假,我們要做的,是繼續用LEAD工具引導孩子做出更有擔當,有能力的反應。
“你考得不好怪時間,怪老師,那麽你覺得自己可能做了什麽才導致這次沒有考好?”
如果沒有猜錯,孩子一開始會瘋狂回避:“呃,沒有,你知道的,我盡力了。”
“是嗎?”
“當然。”
“那麽你覺得爲什麽自己能在之前的那次小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你繼續問。
“呃,那是因爲那一次我可能學習的更加努力。”
“那麽努力是有用的?”
“對肯定有用,但這次我也努力了。”孩子繼續努力逃避現實。
“要是你更努力一些,比如雙休日少玩一兩個小時的遊戲,你覺得這次會考的更好嗎?”
孩子低下了頭:“好吧,我想是這樣的。”
好了,現在該探究對結果的擔當了。
“你覺得這個成績會帶來什麽後果?會有什麽影響。”你心平氣和的發出疑問。
“我覺得可能會讓我的位置被調到後面去,可能接下來的提高班分班我進不去了。”孩子認真思考起來,笑容沒有了。
“沒錯,還有嗎?”
“可能會導致我接下來的學習越來越差,考不上好的學校了。”
“是的你都明白,那麽如果出現這些結果,誰改負責?”
孩子會很難過,因爲我們說的都是他不得不面對的傷心事,而我們說的很透徹,傷害也很徹底。
接下來要分析證據。
你可以開始這樣開始:“好了,聽著,你剛才說自己不擅長考試,有什麽證據嗎?”
“恩我一到考試就非常緊張,時間也不夠,我的同桌總是能很快的把卷子做完。”
“所以你覺得自己要比他更努力才能考得好?”
“是的,但這不公平!”
“好吧,那你有沒有什麽事是比你同桌做的好的呢?”
“當然。”孩子挺起身體,“我在體育上比他強多了,而且我的作業正確率總是比他高很多。”就這樣,我們解決了“公平”的問題。
“那有什麽證據證明考試上你就一定考不好或者會考砸呢?”
“呃我想沒有,基本上還是要看自己。”只要恰當引導,孩子自己會把話題轉到做什麽上面去。
“那麽你可以做點什麽來把這些分數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呢?”
“很多事情。”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和孩子一起列出幾個可以采取的措施,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改變了在面對逆境時他的反應模式,逆商也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增加。
05
約翰·格雷说:“所有逆境確實都是讓靈魂成長的機會。”
而逆商,正是幫助你挺過一個又一個逆境的良藥。
一帆風順的人生培養不出有深度的靈魂,人群中,笑的最大聲的那個人一定是最有故事的那個人。願成長和進步成爲我們每個人的終身目標,更希望在壞事件面前,家長能帶領孩子一起化挫折爲動力,終身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