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位于廣漢馬牧河的南岸,從廣義講,系概括指整個三星堆遺址;從狹義講,則特指三星堆古城內三個起伏的”黃土堆”。三星堆位于遺址中心區域南端,其布列形式”宛如三星當空”,並與北面”形如新月”的月亮灣,隔馬牧河相望,故有”三星伴月”之美譽。
據清嘉慶《漢州志》記載,早有”伴月三星”、”三星伴月堆”之說,可見,這是一處得名較早的人文景觀,不過,他只說的是外表形象,並不是實際內涵。
後來引起轟動,打開古蜀國寶庫,發掘出大量的玉器、青銅人頭像、青銅神獸,應該是1980年改革開放以後。爲了走勞動致富的道路,月亮灣附近的農民,看上了這三個起伏的”黃土堆”,便因地制宜建起了磚廠、磚瓦窯,就地取土,燒磚燒瓦。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針對這種情況,也采取了對三星堆遺址進行搶救性的發掘。這就形成了可觀的場面,一邊是農民挖土燒磚燒瓦,一邊是考古發掘,每天看熱鬧的人不少。
經過考古隊的辛勤發掘,終于打開了古蜀王國的寶庫大門,一號祭祀坑的發現、二號祭祀坑的發現,是三星堆遺址考古半個多世紀以來最爲重要的發現。大宗精品文物洋洋灑灑地橫空出世,成爲舉世轟動的重大新聞,三星堆從此名揚四海。
裏面陳列有許多光怪陸離奇異詭谲的青銅器造型,有流光溢彩炫麗奪目的金器,有滿飾圖案各式各樣的玉器,有形象各異品種繁多的陶器——
一尊一尊青銅人頭像,一具一具神奇的青銅面具,一件一件晶瑩剔透的玉器,一張一張閃閃發光的金魚、金樹葉、金面罩,一樣一樣陶小平底罐、陶瓶型杯、陶鳥頭勺把,使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
“青銅人面具”,眼睛是重描的眉,還是拉的雙眼皮,還是戴著眼罩,或者是准備戴在臉上,那麽重的面具捧在手上還可以,戴在臉上恐怕受不了?這到使我想起四川人的”變臉”,難道這就是基礎、基因?可那是特薄的呀!
“戴黃金面罩的青銅人頭像”,不知是寸頭,還是光頭,金箔緊貼在青銅人頭像上,仿佛金面罩的臉頰全部镂空,只突出眼睛和嘴。這是什麽意思?到底算幹什麽的?
“青銅神樹”,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其中最高的近達4米,共有三層樹枝,每層三枝,每枝頭上還立有一鳥。這是什麽樹?生命之樹,太陽之樹?還是”建木”、”若木”?還是”參天大樹””上天梯”?鳥是什麽鳥?”神鳥””金鳥”,還是”太陽鳥”?
蜀國的由來,這肯定與”蠶”有關,與”龍”” 蛇”也有關,它們不僅都有”蟲”字,而且”蜀”字上面的”目”就是縱目,就跟”縱目青銅人面像”的”目”有點切合,有些相似,那個”撇,橫折鈎”不就是龍體蛇身嗎?當然這不是我們研究的問題,我們只是瞎琢磨。
我走出三星堆博物館,並不滿足,又特意打了一個當地的摩的——導遊員,坐上二等,由他連講再說帶著我,把整個三星堆的地形地貌轉了個遍,把整個涉及到的三星堆墓坑、祭祀坑看了個遍。多少年過去,多少代過去,曆史還真難诠釋,我們看到的、理解的、書寫的,只不過是一、二,皮毛而已。真正深層次的東西,還需要考古學家、科學家進一步探討與研究,三星堆至今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