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以前實施的這個報告框架,強制企業每年向環境局呈報所使用的包裝種類及數量,以及減少使用包裝的計劃。目前已有近200家公司簽署了新加坡包裝協議。
政府最遲將在2021年實施新的強制性報告框架,使用産品包裝的企業屆時須向國家環境局提交年度報告,呈報公司所使用的包裝種類及數量,以及有哪些計劃減少使用包裝。
環境局將在今年下半年同利益相關者進行一系列接洽,以便制定實施框架的細節,例如哪些企業必須呈報相關包裝數據。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昨天在新加坡包裝協議(Singapore Packaging Agreement)10周年慶祝活動上致詞時說,至今已有近200家公司簽署這項協議,攜手減少的包裝垃圾量累計已近3萬9000噸,共節省約9300萬元。
但他指出:“盡管在新加坡包裝協議下,各企業在減少包裝垃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值得贊賞,但減少的包裝垃圾量與在本地被丟棄的包裝垃圾量相比,仍然偏低。”
住家垃圾有三分一是包裝可填滿1000個遊泳池
去年,從本地住家收集到的丟棄廢物約166萬噸,當中三分之一是包裝垃圾,總量可裝滿超過1000個奧林匹克遊泳池。因此,業者和公衆共同努力減少包裝垃圾,在邁向永續生活環境的過程中至關重要。
除了和業內人士討論新的強制性報告框架細節,環境局也將和他們探討如何改良包裝作業方式,在優化包裝的同時減少包裝垃圾量,例如制定引導各企業實施更環保包裝措施的包裝標准。
該局也希望新框架能推動個別企業制定方案,減少包裝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獲得新加坡包裝協議獎2017最佳獎的綠源有限公司(Greenpac(S)Pte Ltd)做包裝設計時,都著重探討如何減低成本,並透過使用綠色材料,減少包裝使用量,同時又可爲産品提供最佳的保護。
公司企業通訊主管顔寶芬(32歲)舉例,有家醫療器材公司原本用大木箱裝載重達12公斤的顯微鏡,器材加上木箱的重量共約40公斤至50公斤。
綠源有限公司後來用鋁、泡棉(foam)、定向木片板(oriented strand board)等多種環保材料制作的包裝箱重量約15公斤,加上顯微鏡,重量比原本輕了10多公斤,也省下所需的空運費。
馬善高昨天也正式爲“精減産品包裝標志”揭幕。
消費者最遲可在今年底,根據印在商品上的這個標志,辨別哪些公司有努力減少産品包裝,從而做出明智的消費選擇,爲環保盡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