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起,二維碼開始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從社交加友到超市購物,從掃碼乘車再到各種識別,連街邊賣菜的大伯都使用上了二維碼。這種無現金的支付方式,除了方便省時外,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小偷“浪子回頭”,保障了百姓的人身財産安全。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全球近90%的二維碼使用都在中國,早在2016年中國二維碼平均每天的使用量就已超過15億次。二維碼的火爆讓中國跳過了歐美國家的刷卡支付時代,直接來到了移動支付時代,鮮爲人知的是改變中國支付方式的人,二維碼的發明者其實是日本人。
追溯二維碼的曆史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它的前身一維碼。
一維碼就是超市結賬時營業員刷的條形碼,1949年美國發明家伍德蘭從摩爾斯電碼的點和線段中獲得靈感,發明了粗細不同的環狀同心圓碼,具有編碼識別功能,後經改良變成條形碼,並于1951年獲取專利。
受制于當時科技,識別條形碼需要一個500瓦的鹵素照明燈和巨大的光學聲膜設備,如果應用在商品上,反而把事情變得更複雜,不如手記方便。
到了1952年,該技術就以1.5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了美國Philco公司。
隨著人類科技指數爆炸式地發展,終于在1974年的6月,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超市裏,賣出了世界上首個印有條形碼的商品——口香糖,從此條形碼遍地開花。
它的原理很簡單,條形碼上的黑色條紋吸收了大量光線,白色條紋反射了大量光線,掃碼器的紅外光經過條形碼區,會形成粗細不同的反光紋路,再經轉換器變成電信號,然後將早已輸入計算機的商品身份與之匹配,識別簡單高效。
然而,條形碼只能橫向編碼,長度有限。在物流管理和海運行業,條形碼最高可以達到30位,標記商品足夠,但想對商品進行描述就太困難了。
爲了解決高精度汽車零配件的信息匹配問題,例如原材料、規格、封裝時間等,條形碼的容量已經難以滿足。于是,1994年日本電裝公司的工程師原昌宏帶領團隊,發明了現代的二維碼。
如果說一維條形碼具有類似身份證的身份識別功能,那麽二維碼不僅可以識別身份,還可以描述一個人的身高體重、興趣愛好、健康程度等信息。
不同于一維碼,二維碼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進行信息編寫的,有著更強的多級糾錯能力和識讀能力,儲存容量遠超一維碼。最低格式的二維碼是21×21格式,共有441個格子,每個格子只有黑或白兩種選擇,再減去二維碼固定數量的192個角落的定位框。理論上,21×21格式的二維碼有2的249次方種組合,這個數字有75位。
按照國人每天掃碼15億次計算,需要1600000億億億億億億億年才能掃盡(7個“億”),而地球至今才只有46億年,宇宙138億年,宇宙預期剩余壽命1400億年。
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二維碼刷完,刷到海枯石爛,宇宙毀滅都刷不完,然而這還只是以21×21最小規格來計算的,最大177×177規格的二維碼,難以想象這個數字有多恐怖。
然而,原昌宏及其公司當初想做的只是一種二維碼的公司內部管理體系,並未想到背後還有如此巨大的商業價值,所以當初放棄了對二維碼專利費的索取。
若每人使用一次二維碼就繳納1分錢的專利費,原昌宏早就可以躺在家裏數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