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環境及水源部在2015年宣布增建多10個小販中心後,確定的第六和第七個小販中心地點,但國家環境局並未透露兩個新小販中心的確切位置。
政府將在盛港和榜鵝再各興建一個新小販中心,爲這兩個新鎮的居民提供更多用餐選擇。
這是環境及水源部在2015年宣布增建多10個小販中心後,確定的第六和第七個小販中心地點。但國家環境局昨天宣布這個消息時,並未透露兩個新小販中心的確切位置。
其他五個早前宣布的地點包括武吉班讓、比達達利、武吉巴督、蔡厝港和盛港。加上首批公布的小販中心,榜鵝日後會有兩個新小販中心,盛港則有三個。
政府是在2012年首次宣布要增建10個小販中心,所有20個新小販中心最遲在2027年建好。
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昨早到宏茂橋6道第724座巴刹與熟食中心出席活動時說,坐落在後港、武吉班讓和淡濱尼的三個小販中心已建好,分布在裕廊西、義順和白沙等多個市鎮的12個小販中心則處于設計或興建階段,下來盛港和榜鵝也會再增添兩個新小販中心,最後三個的地點未定。
許連碹說:“榜鵝和盛港興建小販中心將增加那一帶的熟食攤販數量,爲居民提供更多用餐選擇。”
環境局推出新計劃 爲小販中心注入活力
此外,環境局昨天也推出“活躍小販中心”計劃,通過鼓勵學府、企業和社區機構等組織在小販中心舉辦活動,爲小販中心注入活力,同時加強小販中心作爲鄰裏社交場所的功能。
南洋理工學院是首個“認領”小販中心並展開活動的學府。昨天上午,100多名互動數碼媒體學院學生齊聚宏茂橋6道第724座巴刹與熟食中心,展示他們利用數碼媒體軟件制作的小販中心繪圖,供居民觀賞和投票選擇心儀的設計。學生也現場示範利用軟件繪圖的過程。
南洋工院二年級學生吳詠恩(18歲)說,她用了四五個小時,到小販中心觀察細節並現場畫出草稿,然後再利用數碼軟件加工上色。
“平時我們到小販中心只是吃了就走,但這個活動讓我第一次注意到小販中心多方面的細節,例如人們互動的方式,這讓我更珍惜小販中心的存在,也更想要多去小販中心吃飯。”
除了創作圖案,南洋工院的互動設計學生也正在制作利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的小販中心應用。三年級學生曹婉玥(20歲)透露,他們計劃在明年初推出應用,讓國人透過數碼科技更深入了解本地傳統美食。
根據“活躍小販中心”計劃,“認領”小販中心的機構可爲每項活動申請最高2000元津貼,每年頂限爲1萬元。
許連碹昨天在宏茂橋集選區議員、國家發展部兼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陪同下觀賞學生作品。她指出,政府希望與社區夥伴合作,以持久而非一次性的方式舉辦表演等各類活動。
她也透露,下來會有更多機構“認領”其他小販中心舉辦活動,包括共和理工學院和新加坡理工學院等。
宏茂橋6道小販中心聯誼會主席洪明德(51歲)說,他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小販中心人流,特別是吸引年輕人前來。“食客除了吃東西,還可欣賞一些藝術,人流比較多也對小販和周圍商家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