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懷舊味道的一個詞。台灣許多街邊小吃店招牌上都會加上古早味三個字,而這樣的小店在台南似乎特別多。台南這個城市仿佛有一種時光凝固的古早味。
下面這篇文章是我們2015年去台南旅行時寫的,五年過去了,現在回味起來,依然很美好。
台南其實並不在台灣最南面,准確的說,它在台灣島中部偏南。台南曾經是整個台灣的首府,所以這裏也叫府城。這大概是整個台灣最有曆史的一個城市吧。我們到達台南的時候已經是夜晚,台鐵貫穿整個台灣島,給旅行者帶來便利。台南車站的門口矗立著鄭成功的雕像,夜色中看得並不真切。
我們預訂的酒店就在車站旁邊,房間在行政樓層,能俯瞰整個台南,夜色中的這個城市燈火闌珊。樓下就是一個大商場,旁邊則是著名的台灣成功大學。而遠處車流人流湧動的大概是台灣特有的各種夜市。台灣的夜市是草根飲食文化的聚集地,幾乎在每個大城市都有。
換了件衣服和阿德下樓,五月的台南,已經是穿短袖的季節。酒店旁邊就是成功大學,這是台灣四所老牌“國立”大學(台成清交)之一,學校以“成功”爲名正是爲了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台之功。路上都是穿著時髦的年輕人,天色已暗,成功大學的校門口卻是燈光閃亮,一大幫年輕人席地而坐,正在討論台灣核電站的廢建問題。
在台南的第一晚,睡得迷迷糊糊,做了個很長的夢,各種曆史人物紛至沓來。酒店的叫早鈴聲,將我拉回現實。起床洗了個澡,索性放棄了酒店的早餐,和阿德回到昨晚的小街上尋找台南的古早味早餐。卻沒想到這裏的許多小店早上並不開門。好不容易遇到個小攤檔,正在賣台南鳝魚面,兩個人各要了一碗。台南的鳝魚面比起江浙一帶的鳝絲面要甜得多,鳝魚去骨切段,面湯大概勾了芡,喝起來稠滑,味道酸甜辣。早上吃一碗倒也提神。在海外很多華人小吃還是以攤檔的形式,父子傳承幾代,這在馬來西亞槟城和台灣台南特別明顯。
從大學出來,門口就有台南的旅遊專線,由台灣好行公司負責運營的88路和99路公交車幾乎能到達所有台南的重要景點。最劃算的就是買一張一日票,就能當天無限次搭乘了。坐了車子到達最遠的四草景區。連橫先生的《台灣通史》開篇就說:台灣本無史,荷人啓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而當年荷蘭人聯合東印度公司最先落腳的就是在今天的四草地區。出了台南城區,車子過了安平古堡,沿著海邊往前就是四草。這裏遺留著四草炮台,是當年鄭成功抗擊荷蘭人留下的。炮台對面有個寺廟,供奉著鎮海大將軍和媽祖。你常常會在台灣的寺廟裏詫異地發現各種神靈和諧共處。
車子開回安平古堡,看到那紅色的磚牆,大概就知道這是荷蘭人的習慣。當年荷蘭人的海船遍布全球,每到一個地方就喜歡用紅色的磚頭築起高牆,建造自己的古堡。所以台南的安平古堡和斯裏蘭卡加勒的荷蘭古堡倒有點相似。這座被叫做熱蘭遮城又或紅毛城的古堡,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如今看到的是日據時期改建的。這裏曾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之後做過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日據時代又被改建成海關長官宿舍。如今真正荷蘭人建造的,僅存古堡前方馬路邊原爲外城南面城壁遺迹的磚牆。
安平古堡周邊仍然有許多本地人居住,吃完了午飯,兩個人漫無目的地四處行走。路過好幾個古老的洋行,似乎在述說著當年這裏的繁華。而如今只是平常老百姓的屋子而已。台南的五月太陽炙烤著大地,走回到延平街時感覺整個人都已經脫水。延平街是三百多年前荷蘭人在安平修建的第一條路,又有台灣第一街之稱。我們在老街上找到一家豆花店坐下就不想起來了,各自要了碗綠豆花和紅豆花。
“台南曾經叫做赤崁,咱們還有個赤坎樓沒看呢!”阿德看著地圖說道。“當年荷蘭人占領台南,在赤坎樓附近建了“普羅民遮城”,赤坎樓確實值得去看看。”我答道。于是兩人吃完豆花,來到在郵局門口坐上公車向赤坎樓出發。赤坎樓是1652年荷蘭人所建,庭院內有文昌閣,海神廟,蓬壺書院等。300多年來,赤坎樓曆經明鄭、清朝,以至日據時期的變遷,可以說簡直就是一部台灣史的縮影。
太陽慢慢西沉,我們也到達了台南的最後一站,台南孔子廟,這座孔子廟建于明永曆19年,公元1665年,是目前台灣建築群最壯觀的孔廟,曾經是台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有“全台首學”之稱。整個建築莊嚴宏偉,格局完整。每年的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孔子的誕辰是台灣的教師節,會在孔廟舉行盛大的慶典。走了一天,實在有些累,兩人坐在孔廟休息,直到太陽落山才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