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介紹了中亞的明珠吉爾吉斯斯坦
這期介紹中亞的朝鮮土庫曼斯坦
土庫曼斯坦是一個中亞國家,是僅次于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中亞國家,在全世界排名第52,它是位于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西瀕裏海,北鄰歐亞國哈薩克斯坦,東北部與內陸國烏茲別克斯坦接壤,東界阿富汗,南部是伊朗,是世界上最幹旱的地區之一。雖然土庫曼斯坦是世界上最幹旱的地區之一,但它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天然氣儲備列世界第五。石油天然氣工業爲該國的支柱産業。因地處地中海地震帶上,所以時常受地震威脅。而農業方面則以種植棉花和小麥爲主,亦有畜牧業(阿哈爾捷金馬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簽證】
申請土庫曼斯坦簽證最好提前兩到三個月開始准備,因爲會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土庫曼斯坦沒有開放自由行,所以過去旅遊是需要旅行社發放邀請函的。辦理旅遊簽證邀請函需要聯系授權可以辦理土庫曼斯坦移民局邀請函的中國旅行社和土庫曼斯坦旅行社,簽證中心官網上有官方合作的旅行社清單。
【語言】
當地人說土庫曼語,很多老一代人會俄語,因爲這裏曾是前蘇聯國家,受俄國影響也很深遠。即使現在也有不少俄羅斯人後裔在這裏生活。
【土庫曼斯坦景點】
阿什哈巴德
阿什哈巴德是土庫曼斯坦首都,位于卡拉庫姆沙漠南側,伊朗高原以北。1948年,一場大地震摧毀了整座城市,不破不立,整座城市以新的規劃重建起來,在90年代獨立之後,開始在老城外側建造大理 石建築,甚至連不少公寓樓都是大理石砌成。爲了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土庫曼政府在近10年時間興建了許多大理石建築,終于在2013年如願以償。如今他們的石油天然氣保持著穩定的産量,同時他們的大理 石建築數也維持在穩定的增速。同時他們也在城市各個地方修建噴泉,除了大理石之城外又有噴泉之城的美譽,只不過它像是發達的平壤,寬敞的大馬路上跑的車並不多。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立門
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點之一,位于中立廣場,主建築高75米,有電梯通往觀景台和咖啡廳。三個支撐腳分別代表新土庫曼斯坦三個不可分割的基礎:中立、獨立和民族團結。頂部12米高的尼亞佐夫總統金像隨太陽方向旋轉。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185個成員國一致同意賦予土庫曼斯坦永久中立國地位,爲紀念這一曆史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門,它象征著土和平和開放的對外政策,展示了對世界的友好態度,表明對人類幸福未來的樂觀和信心。不過可惜我們去的時候觀景台沒有開,所以只在下面看一看走一走。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地震紀念碑和博物館
紀念碑分爲上下兩部分。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長的青銅公牛,公牛的頸上頂著一個皲裂的球體——象征著地球,裂開的地殼上有一位女子雙手擎著小孩。設計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傳說:他們認爲地球是由一頭巨牛馱著。女子與小孩則象征著永恒和人類的延續。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內部是地震博物館,主要展出一些有關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地震後以及現今的風貌的圖片。在博物館入口處的牆上有一座壁鍾,時針指著1點12分-阿什哈巴德地震的發生時間,以紀念這一慘劇-1948年10月6日淩晨1點12分阿什哈巴德發生裏氏9-10級地震,全城三分之二的人口在這次天災中喪生,整個城市幾乎被完全摧毀。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地獄之門
所謂的“地獄之門”其實是在1971年蘇聯地質學家在土國進行鑽探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充滿天然氣的地下洞穴。鑽探裝置下的一片泥土倒塌,留下一個直徑約50-100米的大洞。爲了防止有毒氣體外泄,他們決定點燃漏出來的天然氣。截至今日,洞口的火焰從未間斷過,當地人稱戲稱爲“地獄之門”。大火已經燃燒了49年仍未熄滅,不過還會燃燒多少年就不知道了。如果如果你感興趣這裏最好還是早一點來,世界上一些美景不知道哪一天可能就會消失。而且趁現在還沒有被大量的遊客占領的時候,更能體會原生態的感覺。
(圖片來源于網絡)
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本名阿哈爾捷金馬,産于土庫曼斯坦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是經過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阿哈爾捷金馬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目前,德、俄、英等國的名馬大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的血統。汗血寶馬通常體高1.5米左右,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靈優雅、體形纖細優美,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其常見的毛色有:淡金、棗紅、銀白及黑色等等。汗血寶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在1998年一場賽程爲3200公裏、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土庫曼斯坦把“汗血寶馬”奉爲國寶,1922年,在阿什哈巴德西南郊修建了阿哈爾捷金種馬場,其前身爲裏海養馬廄,1992年改名爲尼亞佐夫總統種馬場。據統計,在世界上,純種的阿哈爾捷金馬僅有3000多匹,土庫曼斯坦擁有其中的2000多匹。近年來,土庫曼斯坦致力于向國際市場介紹阿哈爾捷金馬,曾多次作爲國禮贈給外國領導人。在阿什哈巴德,以“汗血寶馬”爲主題的雕塑也隨處可見。在中國古代文學著作中,汗血寶馬能夠“日行千裏,夜行八百”。一般來說,馬的極速是每天150公裏左右,最多也不過200多公裏。汗血寶馬的最快速度記錄爲,84天跑完4300公裏。經測算,汗血寶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中國對“汗血馬”的最早記錄是在2100年前的西漢,漢初白登之戰時,漢高祖劉邦率30萬大軍被匈奴騎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騎兵給漢高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當時,汗血寶馬正是匈奴騎兵的重要坐騎。在中國曆史文獻中,“汗血寶馬”被稱爲“天馬”和 “大宛良馬”。“汗血寶馬”曆史上大都作爲宮廷用馬,成吉思汗等許多帝王都曾以這種馬爲坐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