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筆者Skipperego是一位在北京-新加坡兩地生活的半職媽媽,適逢老師組織孩子們一起去探訪周邊社區的養老院,筆者作爲志願者家長得以同行。
(爲了保護養老院客戶隱私,不可以自行拍照,後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和印象中的養老院不同,這所養老院是日托形式。
早上有班車將老人接至中心,白天可以得到照料,晚上再由班車送回家中。
在照顧老人身體狀況的同時,這裏每天都有豐富的活動幫助老人保護和恢複身體功能。
與同齡人、志願者和孩子們進行互動,讓他們獲得歸屬感。
01
老齡人口快速增加
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新加坡同樣正經曆著迅速老齡化,預計到2030年,新加坡65歲以上人口將翻番,超過100萬,幾乎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2008年和2018年新加坡人口年齡結構對比
爲此,政府對養老機構也有所規劃,目前有日托中心、康複中心和全天養老院等多種公立或私立機構提供服務。從2011年到2018年,日托中心容量已經增加了一倍多,從5900個增加到13000個,養老院床位1.49萬張。
但服務容量仍然不足,普通日托中心的平均等待時間約爲20天,失智老人護理中心的平均等待時間約爲35天。MOH(衛生部)期望到2020年,日托中心容量達到6200人,家庭護理容量達到1萬人,全天看護養老院床位達到1.7萬,但這對于未來急劇增長的老年人口來說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02
豐富養老機構服務
1.日托中心(Daycare centre)
服務對象:身體健康,具有活動能力的老年人。
服務內容:滿足基本的護理需求,如日常生活的支持,營養管理,傷口管理,藥物管理,並進行運動,藝術,遊戲,音樂、節慶等活動。
費用:不同中心的差別很大,部分由AIC(衛生部綜合護理署)運營的是免費的,其他私立活動中心每月價格大多在250新幣-1200新幣之間(1新加坡元=5.1843人民幣)。
2.醫療康複中心(Healthcare centres )
服務對象:需要一定醫療護理的老人
服務內容:很多老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健康問題,他們不需要多密切的治療,更多的是一些康複護理活動,這裏就爲患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醫療護理和照料。盡可能保護他們的身體功能,延緩因衰老而導致的病情惡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動能力和恢複獨立生活的能力。此外,還有專門的失智老人照料中心,可以幫助他們通過認知訓練、物理治療和社交活動,改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費用:按療程付費,一期療程6新幣-160新幣(不含補助金)。政府爲這些中心提供一定費用補助。
3.全天看護養老院(Nursing homes)
服務對象:行動不便、需要密切看護的老人
服務內容:提供7×24小時的看顧照料,目前全國大約有70家,提供全方位的護理和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
費用:每月1200新幣-3500新幣。在MOH運營的公立養老院和Medifund認可的私人養老院,可以用政府對住宿服務的補貼來支付費用。
4.居家養老(Live-in helper or nurse)
相對健康的老人可以請傭人到家中照料,他們經過一定培訓,主要負責家務、飲食、陪伴外出等。如果老人需要更多照顧,還可以請專業護士或護理人員來到家裏,但與傭人相比工作內容更傾向于輔助老人進行治療。可以選擇是否住家。
費用:600-3500新幣/月,政府有相應的基金和補貼可以幫助支付。
03
養老方式發生轉變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2017年底,大約有14000人選擇居家養老或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比2016年多了2000人。全天看護養老院的人數則一直穩定在1萬人左右。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居家養老或是日托養老的方式。
但與全天養老院不同,日托和家庭護理沒有統一認證的執照,管理的缺位勢必將會影響護理水平。
未來政府還將增加夜間暫托護理的選擇,包括在11間提供周末護理的養老機構,以及40多間提供短期(不超過一個月)過夜服務的志願福利機構和私人養老機構。
04
探索開發養老社區
盡管居家養老成爲更多人的選擇,但居家養老成本卻高于日托中心和養老院。Lien Foundation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不使用任何補貼的情況下,在家照顧一位嚴重殘疾老人可達3100新幣/月,而包括交通費用在內的日托服務的全部費用只有2500新幣/月,全天養老院平均費用也只有2400新幣/月。
因而,政府也在探索更好的居家養老方式。市區重建局曾經撥出一塊地,招標興建一個私人運營的退休村,但市場反應冷淡。
于是,住房和發展局(HDB)在2013年提出了養老社區項目,後由國家發展局(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于2014年10月正式啓動了Kampung Admiralty的建設,2017年5月竣工,是新加坡建成的第一個養老社區。
將老年人住宅與醫療、餐飲、零售、服務設施相結合。旨在加強住區老年人之間、代際之間的交流聯系,讓老年人在此快樂、積極、健康地生活,以積極的方式來應對孤獨、疾病、抑郁和自我中心等行爲。
不同于私人開發運營的退休社區,這裏由政府主導,由住房和發展局(HDB)與衛生部(MOH)、義順健康園(YHC)、國家環境局(NEA)、國家公園管理局(NParks)、土地運輸管理局(LTA)和幼兒發展機構(ECDA)共同開發。
委托WOHA進行設計,在2018年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上被評爲年度世界建築。
坐落在海軍部地鐵站旁一個限高45米,面積0.9公頃的地塊,共11層的建築綜合體,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資源,打造了一個功能完備的“垂直村莊”。
采用三明治形式,下層爲社區廣場,中層爲醫療中心,上層是帶有社區公園的老年人住宅,爲社區內各年齡段人群提供了各種便利設施和社區空間。
包括104間老年人公寓、一個醫療中心、一個整合了幼兒園、托老中心和零售餐飲的樂齡中心,以及一個小販中心。 小販中心可容納900人用餐,大約40余個攤位,菜式豐富健康,每個攤位至少提供兩種不足3新幣的菜品。
總建築面積53066.49平方米,總樓面面積32331.6平方米,容積率3.6,居住面積10030.39平方米,居住容積率1.12,綠色容積率1.25,配有2層停車場,252個車位,12個摩托車車位和364個自行車車位。
每間公寓面積大約38-60平方米,均采用無障礙設計,方便輪椅使用,還在細節上充分照顧老年人的生活,選用更安全的彈性乙烯地板,以更易清潔的電磁爐代替明火爐,可伸縮的晾衣架更省力。每間公寓的緊急警報系統可隨時向社區樂齡中心求助。
樂齡中心可以在必要時幫助老年人處理家務或個人衛生,提供一站式服務,還將幼兒園與老人活動中心設計在一起,鼓勵老人和孩子互動,未來還將以此爲範本在其他地區繼續建設9間樂齡中心。
醫療中心共兩層,提供專科門診咨詢、內窺鏡檢查和日間手術程序,未來還將逐步增加外科、糖尿病等診療項目,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獲得醫療服務。
社區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親近感,處處綠植覆蓋,綠化面積甚至比占地面積還大。建築內部盡可能保留自然光線和自然通風,增加窗戶,使不便行動的老人也感受室外的綠色。
社區公園地勢高,面積大,設有很多長椅,鼓勵老年人走出家門,在此鍛煉、聚會、聊天,還有屋頂農場可供居民享受種植和收獲的樂趣。
采用環保設計,社區的雨水花園和雨水管理系統使雨水經過處理循環利用,用于景觀的自動灌溉,每年節省約410萬公升的自來水。自動廢物收集系統,利用真空管道網絡收集生活廢物進行處置,更有效率,更清潔,更環保,更衛生。太陽能電池板利用太陽能爲兩個住宅區的公共服務供電。
但是老年社區並不只是完善的硬件設施,還有社區精神的建立。社區內各種方便的通道和休息站讓老人更願意走出家門,健身角和兒童遊樂場都是老人們交流活動的中心。
社區廣場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公共場所,上方有屋頂遮擋,地面采用了滲透性良好的材料,完全不會受天氣影響。作爲社區客廳,定期舉辦各類代際交流活動,包括戶外活動、音樂和藝術活動、電影、嘉年華等,平均每月至少4場活動,鼓勵老年人之間互相關心照顧,鼓勵孩子、年輕人和老年人相聚在一起,緊密融洽的代際互動使社區充滿活力。
104套公寓中有103套在2014年被預定,大多是30年租約,其中44套是根據“優先配屋計劃”及“高級配屋計劃”預定。這些計劃優先照顧希望在熟悉環境中安度晚年的老人,或希望住在已婚子女或父母附近的老人。大約有60%的居民來自周邊社區。
新加坡式養老在于創造健康城
融合各年齡階層人士的宜居城市
把健康生活和醫養從小帶進人們意識裏
這種設計對中國的養老院設計
有非常巨大的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公號:kidslanding
作者:Skipper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