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消費者采納金融科技的比率從2015年的15%增加至今年的23%。借貸及理財規劃是我國接下來12個月內增長最快速的金融科技服務。
這是會計事務所安永(EY)繼2015年之後,第二次發布金融科技采納指數(FinTech Adoption Index)。
這項調查一共詢問了20個市場的2萬2000名消費者。這2萬多人在過去六個月內使用了金融科技公司所提供的兩項或更多服務,包括轉賬與支付、理財規劃、儲蓄與投資、借貸以及保險。
整體而言,2017年的全球金融科技采納率達到33%,高于2015年的16%。五大新興市場,包括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及南非的平均采納率是46%,高于全球。中國和印度的比率更是高達69%和52%。
報告指出,新興市場消費者對科技特別在行,卻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金融服務,這正是金融科技得以興盛的原因。
安永亞細安金融服務主管劉南順說,我國的金融科技采納率雖低于全球平均,“我們已經有不錯的基礎,估計在接下來12個月內,各項服務的滲透率將不斷提升,尤其是借貸和理財規劃。”
他說,低采納率不意味我國消費者抗拒金融科技創新服務,反而是因爲傳統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緊密合作,消費者無需透過後者即可取得創新的金融科技服務。
目前,我國消費者最常使用的金融科技服務依序是轉賬與支付(38%)、儲蓄與投資(17%)、保險(12%)、理財規劃(4%)以及借貸(3%)。
這符合全球的金融科技消費趨勢,轉賬與支付占最多(50%),其次是保險(24%)、儲蓄與投資(20%)、理財規劃(10%)以及借貸(10%)。
報告指出,2015年保險服務的采納率只有8%。大幅擴增的原因可能是車載資訊科技(telematics)和可穿戴科技(wearables)越來越發達,保險公司可更准確判斷索賠的概率。
不論是新加坡或全球,介于25歲至34歲的千禧世代是金融科技的主要消費者,其次是35歲至44歲。
受訪者認爲,金融科技采納率將在未來達到52%。新加坡的消費者相信這個比率是56%。劉南順指出,我國會有越來越多年齡偏高的消費者使用金融科技。這是因爲新加坡擁有蓬勃的金融科技生態,除了消費者的支持,人才與資本充沛以及有效監管等都是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