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稱,新加坡證明了新冠病毒能被遏制,甚至可能被消除,但多數國家“抄不了作業”
全球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級別,已調至“非常高”。
2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呼籲,在未來幾周內,所有國家應采取以循證爲基礎的公共衛生措施。
WHO以新加坡爲例稱,該國一度是除中國大陸外、第二大疫情國。新加坡能控住疫情,靠的就是“堅持循證和科學,不遺余力檢測每一起類似流感和肺炎的病例”。
但這一說法被民衆和部分國家質疑。2月中旬,新加坡病例迅速增長,該國政府卻不建議健康民衆戴口罩、不強制取消大型集會,鼓勵輕微症狀的人在家休息。“如此佛系的防疫措施,爲何能得到WHO點名表揚?”
事實上,新加坡抗疫月余,其結果不得不服:截至2月29日12時,新加坡累計報告感染102例,零死亡。從2月21日以來,多日治愈人數大于新增病例,治愈率和數量都是中國境外最高。23日,單日零新增。
圖片來源于新加坡衛生部
美國《財富》雜志稱,“新加坡是一塊試金石,證明了新冠病毒能被遏制,甚至可能被消除。”
但《財富》雜志和路透社皆表示,這本“防疫作業”,多數國家都抄不了。
爲什麽?
2月26日,在新加坡街頭,有人戴口罩,也有人不戴。/AFP
要學新加坡,首先得有一個快速反應的政府、一套完善且經過驗證的疾病應對系統
公開資料顯示,疫情來襲,“佛系”新加坡的反應速度如豹般迅猛,是中國境外首個應對新冠病毒的國家。
1月3日,中國武漢衛健委通報“未發現明顯人傳人證據”。而前一天晚上,新加坡衛生部發布公告,通知醫療從業人員留意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並按照不同年齡設置定點接診醫院。同時,新加坡國際機場針對來自中國武漢的旅客,啓動體溫檢測和異常者隔離。
1月29日,新加坡禁止14天內曾前往湖北的旅客及持有中國湖北簽發護照的旅客入境或轉機。2天後,該國政府宣布,將入境禁令延伸至所有過去14天曾到中國大陸的旅客。而對從中國大陸入境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者,啓動強制休假計劃。
新加坡這一系列管控措施,都早于大多數國家。其反應之快速,歸功于“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簡稱DORSCON)。該系統建立于2003年SARS期間,經過SARS和2009年H1N1流感的考驗,並不斷完善。
圖片來源于新加坡衛生部
DORSCON系統包括4個警戒級別,分別爲綠、黃、橙、紅,代表不同的疫情程度。它能綜合反映疫情在新加坡本地和海外的嚴重程度、病毒傳播力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新加坡將警戒級別定爲第二級“黃色”。因爲該國並非疫情原發地。只要減少境外輸入,嚴控境內存量,就能實現防控目標。
2月7日,本地傳播出現,新加坡將疫情警報級別,調至第三級“橙色”。是指“疫情嚴重,且容易人傳人,但尚未在新加坡普遍傳染,疫情仍受控制”。2003年SARS、2009年H1N1流感疫情,也是“橙色”預警。
DORSCON系統還清楚地列明防疫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對民衆的建議。在這一等級下,政府會采取隔離、體溫檢測、限制醫院訪客等“中等(moderate)社會幹預措施”,並進行跨部門協調、出入境控制和應急物資采購等方面。
對民衆來說,此時“應保持冷靜和警惕,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如咳嗽和噴嚏時掩住口鼻;遵守14天的居家令和強制休假指令;如感覺身體不適,避免去人多處,並戴口罩去看醫生;健康人不用戴口罩等。
由于DORSCON系統將SARS和H1N1疫情作爲參照系,納入表內。這讓民衆對新冠病毒的嚴重程度,有了直觀認識。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不必要的恐慌情緒。
2月1日,農曆初八,新加坡社區內組織新年舞獅表演。/星洲日報
第二,用警察來追蹤傳染病,每個病例都做傳播鏈條分析
從疫情暴發至今,新加坡始終沒有松懈的是“按照流行病學標准,監測疾病、追蹤每一個接觸者”。
1月下旬,第一批“輸入型”感染病例出現後,新加坡快速組建一支140人的政府聯絡追蹤小組,著手與患者面談,確定並隔離“密切接觸者”。
新加坡對“密切接觸”的定義是,距離感染者2米內且共處30分鍾以上的任何人。
新加坡衛生部官員表示,要找到這些人,涉及多組織、多部門。包括請航空公司交出飛行清單;逐幀審核交通部門的監視器畫面,追查感染者到過哪些地方。
屬于新加坡內政部系統的警察隊伍,也加入抗疫行動。這些警員具有良好的偵查能力,著力于追蹤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和傳染源。每一個傳播鏈要細致到街道、住宅小區,不允許任何一點模糊。
一旦傳播關系確認,新加坡衛生部官網會及時更新每個病例的傳播鏈條“全分析”。“相比病毒,居民更恐懼的是未知。詳盡可靠的信息披露,能緩解公衆緊張,也能降低疾病傳播概率。”
有評論稱,傳播鏈條的描述詳細得有些過分。但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告訴路透社,本國民衆普遍能接受政府這種侵犯隱私的要求。“公衆往往已准備就緒。”
新加坡衛生部公布第102例和第98例感染者的情況。包括其確診時間、就診史和隔離機構、感染途徑、旅行史、和他人接觸史,是否導致他人感染等。/新加坡衛生部
比如,截至2月25日,新加坡共確診感染91人。其中23人屬于神召會恩典堂感染群,是新加坡最大的感染群。另有8人屬于基督生命堂感染群。
後者感染源很明確,是1月19日入境新加坡的一對中國夫婦。但前者的感染渠道始終不明。“雖然我們看到兩個感染群有人員交集,但傳播鏈一直不明。”新加坡衛生部稱。
25日,新加坡運用血清學這一實驗性抗體測試,發現兩個感染群的“交集”——1名女性,體內有新冠病毒抗體,這說明其曾被感染, 但免疫系統已將病毒清除。
隨後,衛生部官宣:該女性是新加坡第91號病例,也是串聯兩大感染群的重要節點。據稱,這是全球首次將抗體測試應用于感染源追蹤。
新加坡衛生部門披露的疫情傳播鏈。上圖是新加坡基督生命堂聚集性傳染的傳播鏈。/新加坡衛生部官網
此外,路透社援引51歲美國籍女子金珍熙(音譯)所言,她搬到新加坡後不久,新冠疫情暴發。其所住小區發現確診病例的第二天,一名男子登門拜訪金珍熙,詢問其家人的身體狀況,給她一些醫療用口罩,並向她保證,政府已全盤掌握疫情。此後,她才知道,該男子是政府高階官員。
路透社援引WHO發言表示:“新加坡防疫仔細,無漏網之魚。”
美國哈佛大學傳染病動態研究中心發表的一篇預印版論文顯示,新加坡擁有“史上最強”的流行病學監測和接觸者追蹤能力。全球追蹤輸入性病例的能力,僅是新加坡的38%。
“新加坡追蹤新冠病毒的能力屬黃金水准。”——該論文如是形容。
第三,醫療系統聯動防禦,政府掏錢鼓勵人們看病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和外界往來密切,在傳染病面前非常脆弱。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H1N1都證明這點。
但新加坡政府在抗擊SARS和H1N1中積累經驗,充分利用地理面積小、經濟實力強等優勢,政府撥款、扶持873家私人的公衆健康預備診所(PHPC,類似于中國發熱門診),作爲“傳染病監測哨點”。並形成一套由公立醫院、社區醫院和私人診所構成的聯動防禦體系。
來看一組數據:新加坡的國土面積是721.5平方公裏,不及北京市大興區(約1012平方公裏)。1月24日,北京一級響應,啓動發熱門診爲101家,數量約爲新加坡的1/10。
1月2日開始,新加坡800多家診所就接到中國武漢的新冠疫情警報。1月3日起,它們開始就疫情分檢和轉運做准備。這些私人診所一般只有一間房。在防疫中,它們的職責在于發現可疑病人(有流行病學史,有呼吸道症狀),然後按流程,轉到上一級醫院。每一個“哨點”都完全融入整體防疫系統,並同步高效運轉。
光有“哨點”還不夠,新加坡出巨資,保障各級醫療機構運營。有評論稱,在中國、韓國、伊朗等地疫情暴發之初,醫療機構面臨的突出問題是試劑盒供不應求,疑似者無法快速篩出,大量積壓在醫療機構。
而在新加坡,自中國1月初公布病毒基因序列後,該國科技研究院就開始研發。2月初時,已首批生産1.5萬個試劑盒。5000個分配給主要收治醫院,以保障檢測需求。還有1萬個被無償捐贈給武漢。
被定爲“公衆健康預備診所”的機構,會在顯眼位置,貼上“PHPC”標識。/The Straits Times
新加坡也考慮到人們有諱病忌醫、或輕視疾病等想法。2月18日,政府以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有感冒症狀者都去就診。據稱,任何有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的新加坡居民,均可到“哨點”診所,享用“特殊津貼”就醫。新加坡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將按10新元(約合人民幣50元)的固定診金收費。部分老年人僅需支付5新元(約合人民幣25元)。
雖然“試劑盒暫時不缺”,但新加坡仍“用得謹慎”。對于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患者,醫生會先爲其開具爲期5天的病假證明。5天內未出現好轉,須再次就醫,並盡可能向同一名醫生求診。若被視爲肺炎可疑病例,患者則會被轉送至指定醫院,做進一步篩查。
新加坡也有對物質不足的擔憂。1月下旬,新加坡曾出現搶購口罩的現象。本地口罩匮乏後,民衆甚至過境至馬來西亞新山搶購。政府意識到,若疫情暴發,新加坡很難獨立保證口罩供應。而民衆戴N95口罩,若不自覺用手去觸摸口罩和臉部,反而會增加感染風險。
基于一切以醫護人員資源爲優先的原則,新加坡制定如下政策:
健康人不需要戴口罩;
N95留給醫護人員,普通人不要戴;
如果你咳嗽和噴嚏,戴普通醫用口罩;
保持個人衛生和常洗手優于戴口罩。
但與此同時,政府快速購買520萬個口罩,自2月1日起向130萬個家庭免費派發,每個家庭可憑身份證領取4個。“新加坡所做的一切,就是保護醫護。並且,我們不能容忍對醫護、病人的歧視,這會影響人們積極救治,最終倒黴的是大家。”新加坡衛生官員稱。
圖片來源 新加坡衛生部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發生以來,新加坡的醫療系統正常運轉,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其他的疾病和手術都照常開展。沒有要求住院、門診患者全部篩查肺部CT或做病毒檢測。其他疾病的病死率沒有因爲防疫而出現額外增加。
第四,實施“不服從,必嚴罰”的鐵腕管理
疑似患者能盡快得到治療,醫療系統有條不紊運營,民衆日常生活得到保障,這一系列措施在避免傳播的同時,增強了人們對治愈的信心。
在此基礎上,新加坡對疑似者、有密切接觸史者,實施“強制休假令”(Leave of Absense)和“居家隔離令”(Stay-Home Notice)等,亦旨在減少社區傳播。
“這些措施堪稱鐵腕。”《財富》雜志援引新加坡法務大臣發言稱,“新加坡毫不猶豫地對違反規則的人采取強硬行動。”
“強制休假令”規定,凡是14天內曾前往中國大陸、于2月8日23時59分後返回新加坡的工作簽證、教育簽證等持有者,無論國籍,需獲得新加坡人力部的批准才能返回。一經抵達,必須接受爲期14天的“強制帶薪休假”,假期不計入年假。
企業雇主要爲這些員工安排合適的隔離住所。而政府會給予雇主補貼,每人每日可申請100新幣(約合人民幣500元)。此外,新加坡2020年財政預算也加入了抗疫方案,以幫助企業和家庭渡過難關。
“居家隔離令”則要求,所有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在抵達新加坡起的14天內,不得離開居住地。在新加坡政府要求下,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內的3所大學分別被征用學生宿舍樓,用作隔離設施。
一旦“被隔離”,新加坡政府會安排專人,每天打電話、登門拜訪,確保人們留在隔離場所。據稱,相關行動小組每天“突擊檢查”,超千次。
2月10日,新加坡還啓動基于定位和移動網絡的解決方案。居家隔離者每天要定位、打卡,向政府報告其所在地。“這是對近1.2萬名外國員工進行合規性驗證的第一級。”《財富》雜志援引相關部門負責人言論。
如果有人試圖隱瞞疫情、提供不正確資訊、破壞上述規定,都屬違法行爲,代價高昂。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教育部和人力部聯合發文指出,若有房東不負責任地趕走“隔離”房客,此後,他們就再也別想租房給外籍人士了。多部門“安慰”房東稱,如果發現確診病例,國家環境局會確保該處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
2月初,新加坡政府發布“教科書式住宅樓消毒視頻”,並安排專人到隔離點指導消毒。/The Straits Times
此外,違反隔離令的民衆將面臨最高1萬新幣的罰金,或最高6個月監禁,甚至可能2刑同罰。違反“強制休假令”的員工,將被撤銷工作簽證、驅逐出境。其雇主則于未來兩年內,禁止雇用外國勞工。
2月28日,新加坡公開審理一宗“違反居家隔離令”的案件。被告是一名38歲的中國籍男子和其36歲的中國籍妻子。兩人試圖向衛生部謊報1月22日至29日之間的行蹤,並提供假信息。
此外,1名45歲新加坡男性因違反“居家隔離令”,喪失永久居民身份。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已禁止他再次入境。
截至2月28日,新加坡已先後隔離3000余人。而在這一天,韓國大邱市發現,該國重要感染群新天地教會刪除1762名成員資料。大邱市長報警稱“其中可能有感染者”。對比之後,高下立現。
第五,政府自建“辟謠專題頁”,用WhatsApp“強推”信息
2019年10月2日,新加坡“史上最嚴的假新聞法”《防止網絡假訊息和網絡操縱法案》(POFMA)正式實施。該法案指出,若政府認定爲存在錯誤的事實陳述、不符合公正利益,即可采取行動。爲發布“糾錯信息”,新加坡政府官網專設“辟謠、打假”專題頁Factually。
彼時,西方媒體一片指責,說該法案侵犯民衆言論自由。但在這次新冠疫情中,POFMA法案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截至2月28日,新加坡政府至少4次引用POFMA法案,發布辟謠通報。社交媒體臉書接到政府指示,在有關“造假文”下,自動附上政府打假專題頁鏈接。
圖片來源于新加坡政府官網Factually
新加坡至少有36萬人,注冊、使用即時通訊工具Whatsapp。新加坡當局評估後,除在衛生部網站及時更新疫情訊息外,每天還會通過Whatsapp,發送即時訊息、防疫建議和辟謠通報。並公開回應媒體或社交網絡上出現的虛假信息,進行辟謠。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表示,“恐懼比病毒更有殺傷力”。而信息透明,也能避免恐慌帶來的麻煩。
圖片來源于Reuters
如果新加坡做不到,還有誰行?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面對民衆質疑時曾說過:“疫情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新加坡必須持續觀察並迅速做出反應,在每一個重要節點上及時作出判斷……我們必須讓新加坡繼續發展,我們必須維持生計。生活還得繼續。所以我們必須在每一步都進行校准和判斷,決定什麽是最謹慎的做法。”
縱觀新加坡應對新冠疫情的各種措施,主要包括:
按流行病學標准,全力追逐每一個病例的傳播鏈條;
應收盡收,以財政補貼、鼓勵疑似者盡快看病;
用一切可能方法,確保本地醫療資源平穩運行;
全力推動充分的診斷,保障臨床醫療資源充足;
收緊簽證政策,嚴格防控外來輸入;
鐵腕管理、強制居家隔離制度;
避免大型聚集公衆活動;
及時的信息披露和充分的公衆溝通解釋。
可以看出,這些措施有賴于強大的政府、雄厚的經濟實力、高效的民衆執行力、及科學的防疫體系——這些和中國的“戰疫成功”,有頗多相似。
“如果新加坡無法控制疫情,我看不出還有哪個國家能做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學家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告訴路透社。
他指出,不同地區面臨的疫情風險不同,醫療資源、管理體系、政府執行能力也有差異。但只要這些措施能有效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那該區域的疫情防控就會成功。中國也是這麽做的。
這也是爲何韓國、伊朗等國疫情失控的原因。究其根本,是相關國家采取的措施,未能阻斷本地社區傳播。
此外,韓國在阻止社區傳播方面略顯無力,日本接診感染患者的醫護及其子女被歧視,伊朗、韓國皆發生醫療機構超負荷運轉、疑似患者無法入院等現象,這些都值得深思。
新冠疫情還在繼續。新加坡也未完全擺脫病毒困擾。希望深受疫情之苦的各國,別再“抄錯作業”。
來源:醫學界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