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3月3日電(韋衍行) 曾將一首《掀起你的蓋頭來》唱紅大江南北的原總政歌舞團歌唱藝術家克裏木于今晨去世,享年79歲。
克裏木,1940年出生于新疆,維吾爾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舞蹈家,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他的代表作有《牽起你的蓋頭來》《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兒》《阿凡提之歌》《塔裏木河,故鄉的河》《頌歌獻給親愛的黨》等。克裏木的音樂向世人展現了新疆獨特的風土人情,並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邊防軍人。
“舞台上,我就是庫爾班大叔”
1950年,克裏木的父親到北京參加民族團結晚會回來後深受感動,希望全家人能一起參軍。就這樣,年輕的克裏木和父母一同參軍到了民族軍第五軍文工團,開始了文藝兵的生活。
17歲時,克裏木調到新疆軍區文工團。1958年,團裏的詞曲作家王洛賓知道了庫爾班·吐魯木大叔到北京見毛主席的事情,連夜寫了《日夜想念毛主席》這首歌,並點名讓克裏木來唱。
怎麽才能唱好這首歌呢?克裏木想著:“演唱時,我就穿上新疆民族服裝,盡力揣摩一個邊疆少數民族農民兄弟對黨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在舞台上,我就是庫爾班大叔。”
這首歌首次演唱就獲得成功。1959年,18歲的克裏木前往北京參加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作爲第一位用漢語唱維吾爾族歌曲的歌手,克裏木用一首《日夜思念毛主席》獲得了毛主席的贊揚,這也成爲他人生的轉折點,堅定了他的音樂之路。
“靈感從哪裏來?從生活中來”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克裏木創作並演唱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诙諧風趣的歌曲,將自己的歌聲傳遍大江南北,讓更多的人通過他的音樂了解新疆。
1963年,詞作家陳克正想到了一個題材,一個邊疆農民熱愛解放軍戰士,披星戴月上哨所送哈密瓜、葡萄,慰問戰士們。他知道克裏木是新疆的,就讓他一起創作。這也是克裏木第一次參加創作。
在陳克正、克裏木以及作曲家彥克的努力下,這首經久不衰的《庫爾班大叔您去哪兒》誕生了。“它裏面有生活。一個普通老百姓都想著去慰問解放軍,想著家裏有什麽好吃的都拿上,說明我們解放軍太可愛了。”克裏木說。
之後沒多久,克裏木又創作了《塔裏木河》。他回憶道,1964年他和陳克正到阿裏慰問,返回時向部隊申請了一部車,沿著塔裏木河體驗生活。
“陳老師有了思路後一晚上沒睡覺,第二天一早就把歌詞給我了。”克裏木一看,歌詞寫得非常棒,想著一定要把曲寫好,“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首歌唱的就是邊疆軍人保家衛國的生活,曲調也悠揚抒情,所以大家喜歡。”
生活,也是電影《阿凡提》的主題曲《阿凡提之歌》能獲得成功的最大保證。
當時,導演對第一版主題曲很不滿意,克裏木就跟導演說,阿凡提是幽默的、智慧的、跟老百姓在一起的,這首歌要往這個方向想。
說容易,寫起來難。克裏木苦思冥想之際,突然想起來,1957年自己去和田縣慰問邊防部隊時,早上7點多鍾,在街上看到一群農民老人。他們紮著腰帶,帶著瓜皮帽,在小毛驢屁股上坐著,唱著維吾爾語歌就過來了。
“我覺得那個旋律非常好,翻箱倒櫃找到了那時記下的譜子。”根據那個旋律,克裏木越寫越順,很快就寫出來了,“所以說,還是‘生活萬歲’。靈感從哪裏來?從生活中來。”
“多吃一點苦,才知道戰士的不容易”
克裏木對自己能成爲一名軍隊文藝工作者,非常自豪。
“我要跟年輕人說,戰士們太辛苦、太淳樸、太可愛了,我們的歌聲就是爲戰士服務、爲人民服務的,要永遠爲人民和戰士歌唱。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尊重戰士,愛戰士。”
克裏木說,在戰士那裏,他學到了愛祖國、愛人民,和對祖國無限忠誠的革命精神。
在前線慰問的時候,條件很艱苦,沒有麥克風,沒有舞台。只能端著手風琴鑽在貓耳洞裏演出。
“演完連飯都不吃,因爲戰士們的那些糧食運上山很不容易。就只喝一點水,餓著肚子返回。但我覺得這些都不算苦,而且我們多吃一點苦,才知道戰士的不容易。”克裏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