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網站3月4日刊登題爲《新加坡如何追蹤冠狀病毒的蛛絲馬迹》的文章,作者是蘇布拉馬尼安。文章認爲,新加坡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能夠迅速采取應對措施,其對新冠病毒的“接觸追蹤”方面的做法值得參考。文章摘編如下:
2月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激增,給新加坡衛生官員出了一道難題。大多數病例來自兩個與教會有關的團體。它們之間存在關聯嗎?
利用活動地圖、跟蹤數據和實驗室抗體檢測,該國衛生部系統地將這些個案聯系起來,直到目標集中在缺失的環節上:一名28歲男子(第66號病例)參加了在美苑大道舉行的一場農曆新年聚會,他在那裏被一對年長的夫婦(第91號、83號病例)傳染,這兩名患者曾去過基督教生命堂。第66號病例是“神召會恩典堂”的一名雇員,他在教堂工作人員會議期間將病毒傳給他人,導致疾病在這所教堂蔓延,使這裏出現新加坡最大的新冠病毒感染群。
發現這兩個群體之間的聯系是一項重要突破,證實了病毒是可控的,其傳播途徑是一系列已知事件,而不是廣泛的社區傳播。
沒有哪個國家比新加坡在“接觸追蹤”方面做得更好。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們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新加坡在這類疾病監測方面擁有優秀的成績單,其追蹤能力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這個過程從醫院開始,在那裏,衛生官員與病人面談,以便繪制一份詳盡的活動地圖和密切接觸者名單。一名新加坡衛生部官員對《海峽時報》記者說:“繪制地圖工作十分詳細,一天24小時,精確到每分鍾,沒有空檔。”甚至有警方配合跟蹤數據。
根據地圖確定密切接觸者,並對他們進行監測或隔離,以防止病毒傳播。“密切接觸者”是指與感染者在兩米範圍內接觸或與他們共處超過30分鍾的人。除了家人和朋友,這份名單上還可能包括服務員、出租車司機等服務人員。自跟蹤工作開始以來,該國已隔離了3000多名密切接觸者,衛生部每天都會更新現有接受觀察者的人數。
妨礙接觸追蹤工作是嚴重違法行爲。但是,即使是強大的接觸追蹤系統也可能被迅速傳播的病毒甩在後面。一個早期失誤發生在第91號病例身上,這名同樣參加過新年活動的58歲婦女前往一家公立醫院的急診室就診。根據公開的病例記錄,“91號病例于1月26日前往新加坡盛港綜合醫院急診科就診,她出現了新冠肺炎症狀”。但由于她沒有去過中國,因此,醫院沒有對她進行檢測。她的丈夫後來也感染了這種病毒,同樣躲過了檢測。衛生部負責醫療服務的肯尼思·馬克博士說,醫院隨後對程序進行了微調,“提高了警戒程度”。
新加坡在疫情發生時能夠迅速采取應對措施,是全球衛生專家將該國模式稱爲“可參考模式”的一個原因。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新加坡正在“盡一切可能發現所有病例,跟蹤接觸者,阻止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