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登峰造極的成就緣于自律”——松下辛之助
貪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入學後,在學習上喜歡偷懶,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做小動作,老師不知道額學習作業也是不專心完成,拖拖拉拉的。而且慢慢的,在生活中孩子也變得懶惰起來,讓他幫忙做一些事情總是推三阻四的,放假後什麽也不幹,就知道躺在床上或者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真是讓人無奈失望,怎麽孩子會變得”懶惰成性”呢?
這是因爲孩子的自律意識弱的體現,也就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強。
什麽是自律呢?
用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柏拉圖的話來說,自律就是對快樂和欲望的控制。
是一個人在克服種種誘惑,對自我未來發展需求做出謹慎選擇的體現,是指遵循一定的規則,以此進行自我約束。
要想讓孩子有自律意識,我們就要先弄清楚,爲什麽孩子會變得懶惰成性。
一:孩子爲什麽會”懶惰成性”?
1.父母的溺愛
如果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包辦孩子成長發展中的大小事,甚至連穿衣服、吃飯這種最基本的生活生存技巧都不讓孩子學習和親子動手實踐,孩子怎麽不會變懶?而且如果是因爲家長的溺愛導致孩子懶惰,也可能不僅僅是孩子懶惰,而是他根本就不會做,例如之前有過一個新聞報道,說一個重點本科的大學生,居然連衣服都不會洗,每個星期都要把積攢的髒衣服打包寄回家讓父母幫忙清洗,他對此舉解釋道:”我從小到大就沒幹過這些活,不會洗衣服,只能寄回家讓父母洗幹淨再寄回來。”
可見父母的溺愛就是扼殺了培養孩子獨自自主的能力,也容易使得孩子什麽事情都不願親自動手。
2.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辦事效率不高其實就在側面體現他對時間的不珍惜,沒有一個正確的時間觀念。這也是由于家長沒有從小對孩子培養這方面的意識,沒有告訴孩子時間是寶貴的,是一去不複還的,他們對孩子的縱容導致孩子做一件事情沒有時間限制的概念,在生活中懶惰成性,不知道體現生命的價值,每天只會渾渾噩噩、混天度日。
3.父母沒有做好榜樣
在孩子成長學習的幼兒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說言行舉止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的影響。
而如果在孩子面前,家長也是懶惰成性,做事情拖拖拉拉,或者答應孩子的事情總是找借口一拖再拖,逃避責任的行爲也會導致孩子養成同樣的習慣,這就要求家長們要重視起自身對孩子的教育影響。
從上原因總結,可見造成孩子”懶惰成性”的時間大多是在幼兒階段,那是孩子學前教育的黃金時期,也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那麽面對孩子的”懶惰成性”部分家長甚至還抱著”孩子還小,等長大了懂事自己就會變得勤快了。”
然而是這樣的麽?
要知道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但是要想戒除一個習慣更是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現在對孩子”懶惰成性”的生活態度不在意,家長們有想過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麽?
二:孩子懶惰成性,有什麽後果?
1.沒有上進心,做事容易半途而廢
孩子懶,不願主動地去做一件事,這就會造成他們在學習中,也不會主動專心的學習,碰到一個問題存在一些難度就不願嘗試著去解決,而且如果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者經曆到挫折,很輕易地就會喪失鬥志,沒有上進心,容易半途而廢。而在孩子成長發展中,不論是學習階段還是未來進入社會開始工作賺錢,孩子面對的誘惑更加多,不思進取和懶惰成性的生活態度會讓他們難以得到提升,錯失很多機會,難有大的抱負。
2.影響人際交往
在家裏,家長想讓孩子幫忙,孩子因爲懶惰而總是找借口推脫,作爲家長,可能還能包容。可是到了學校面對同學,他人都是各出其力去解決問題,孩子卻因爲懶惰而總想著逃避責任,這就會造成任務完成時間延期,導致他人勞動成果沒有得到回報,勢必引起大家的抱怨和疏遠。另外一個人的懶惰也是體現在生活作息上的,當孩子懶惰的不愛清潔,做事拖拖拉拉,肯定也會是一個邋裏邋遢的人,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3.性格的扭曲
很多人懶,但自己卻意識不到,或者自己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但如果在面對父母的譴責與同學或者同事的疏遠,一個人可能就會變得很委屈,因爲他們的生活習慣已經養成了,而且也容易變得暴躁沖動,性格逐漸變得扭曲古怪。與其要遭受他人的不抱怨和譴責,還不如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再與他人接觸。
“笨鳥先飛”,”勤能補拙”講的都是勤勞的重要性,而孩子的懶惰養成,就是因爲抗拒不了誘惑,從而選擇了逃避責任。
著名的世界文學家高爾基說:”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孩子從”懶惰”轉變到”自律”將會是一個質的變換和飛越,因爲自律考驗的就是一個人能否戰勝自己,試想一下,一個人都能克服自己的欲望需求,在面對他人抛出的誘惑,也就能按捺那份沖動,保住初心不誤入歧途,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向前。
但丁說:”測量一個人的力量的大小,應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勢在必行!
三:家長學會這三招,輕松讓孩子”自律成性”
1.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成長中影響最爲長遠的老師,要想讓孩子有自律意識,家長就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目的性的去培養,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
在孩子面前,家長多像孩子講述自律的重要性,多給孩子講述名人自律的成功案例,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變得自律起來,主動幫忙做家務,認真完成布置的任務。
2.目的明確
讓孩子有自律意識,也是需要人監督的,而且有的時候孩子會沒有條理性,面對一堆任務無從下手,如果沒有家長的幫助可能就會選擇逃避。
所以家長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孩子要去做什麽,最好告訴孩子如果不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會有什麽後果,以此來督促孩子珍惜時間,認真的完成任務。
3.獎懲分明
爲了更好的督促孩子控制自己、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家長們也可以在和孩子協商之下制定一些規則,這個規則的力度肯定是要在考量孩子能力範圍來制定的,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和能力提升來進行改變。最重要的還是注重獎懲分明,不要只懲罰孩子的錯誤,這樣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産生厭倦心理,還可能出現叛逆的不利現象,所以適當的獎勵也是很好的促進力量,面對懲罰,孩子更喜歡的是獎勵。
孩成長中出現任何問題,家長都要重視,但不要心焦急躁,要耐心的去分析問題,找到導致問題出現的關鍵所在,才能更好的找出方法對策、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