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在許多事情上都比不上機器,沒有機器做得好。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保證未來的孩子,繼續有吃飯、有養家糊口的工作?
在人工智能時代,科學家認爲應該培養孩子的人性,而這個人性指的是人獨一無二的天性。有四個特別重要的人性應該是人在21世紀具備的能力,因爲對于人性,機器做的不夠,甚至還不會做。
有哪些人類的競爭優勢,是機器沒有的?
01、同理心
人類在有了同理心的同時,也就有了第二個天性——道德意識。由于各種原因,很多人把道德理解爲一種抽象的概念,一種政治的選擇,一種宗教的說法,其實道德是人類幾千萬年的進化曆史選擇出來的天性。
耶魯大學的著名心理學教授保羅·布魯姆曾經做了一個研究,邀請還不會說話、也沒有受過任何道德教育的六個月大孩子,觀看兩種不同的視頻:一個視頻呈現的是有一個圓形想爬山坡,卻怎麽爬也爬不上去,正在這個時候,後面上來一個友好的三角形把它頂了上去;而另外一個視頻,所呈現的也是一個圖形想爬山坡,同樣怎麽爬也爬不上去,但正在這個時候,上面下來一個邪惡的幾何形狀,拼命地把它往下踩。這就有了兩個被稱爲“好人好事”和“壞人壞事”的視頻。
研究人員觀察了孩子看視頻時的面部表情後發現,這些小嬰兒看到好人好事的視頻時,面露燦爛微笑,而在看到壞人壞事的視頻時,面露厭惡的表情。人類的微笑和厭惡都屬于天生情緒表現,我們的新生嬰兒能對不同視頻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應,意味著他們天生就具有辨別善惡的能力。
03、智慧
人類第四個天性是偉大的自控力。這個自控力是我們在誘惑面前、困難面前、挫折面前,仍然能夠堅守自己的初心。
計算機雖然有耐受性,但是沒有自控力,因爲自控力是一種自發的能力,耐受性更多的是一種被動狀態。因此,自控力是人類比機器要卓越、優秀、偉大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研究顯示,有自控力的孩子未來一定比別人更有成就。他們在20年之後高考成績好、社會地位高、社會關系比別人強。更讓人意外的是,40年之後再去回訪那些人,發現那些自控能力特別突出的孩子的大腦前額葉也比別人發達很多。
王者之力並非一個新概念,而是源遠流長的。公元900年前一個晚上,中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住進一個小樓,聽了一夜的風雨,他想到的是什麽?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這樣的人一定是民族最優秀的人才,是21世紀我們應該培養的人才,也是人工智能時代可能會戰勝機器的、最了不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