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父親:希望有一天聽到他叫爸爸媽媽
“希望有一天,他至少能叫‘爸爸’和‘媽媽’。”
男童父親接受《聯合早報》獨家專訪時,表達對車禍後腦癱的長子抱有的殷切期望。男童今年六歲,仍不會說話,必須穿紙尿片,並以推車代步。
男童在2011年11月出生,是父母的第一個愛情結晶。豈料,他出世不久就遭遇嚴重車禍,一度命在旦夕。
他的父親說,當時男童送入醫院急救,醫生說情況不樂觀,勸他們做好心理准備。妻子當時因車禍脾髒出血,在另一家醫院留醫,聽到長子有性命危險,乘坐救護車到竹腳婦幼醫院“見兒子最後一面”。
雖然男童撐了過去,卻終身殘障,無法自理,生活中大小事都需要依賴他人。結果,他的母親得辭職,父母兩人也因他出現並發症,經常抱著他往返醫院。男童父親說:“總之,頭一兩年超級辛苦。”
男童的母親說,以前當他得借助鼻胃管餵食時,在公共場所總引來他人側目,現在管子插在肚子,較不明顯,少了好奇的眼光。不過,一些公衆會指指點點,男童都這麽大了,還坐推車。
相比之下,男童三歲半的二弟已經會叫“爸媽”,能自己走路。他還有一名23個月大的幼弟。
男童父母打算用賠償金來提升他的治療,之前他們基于經濟能力有限,只能提供男童基本的醫療。男童的醫藥費目前有著落了,但他的父母仍擔心在他們百年之後,誰來照顧他。
出世時正常健康,男童約三個月大時,卻因乘搭的德士發生嚴重車禍,顛覆了他的一生。他的腦部在車禍後受重創,成了終身殘障,所有日常活動都得假手于人,壽命相信也受影響。
男童的母親以他訴訟代表的身份,在2015年通過何進才律師事務所的萬勝律師,入禀高庭起訴肇禍德士司機余財啓(譯音)疏忽,爲男童的醫藥費、承受的痛苦等索討賠償。余財啓于2015年12月同意,爲男童的交通意外承擔100%責任。
雙方上個星期原定就賠償估算對簿公堂,但他們在開審前達成協議,余財啓賠償今年六歲的男童165萬元。
由于男童未滿16歲,受兒童與青少年法令保護,因此媒體不得報道他名字及任何可能泄露他身份的資料,包括他父母的名字。
2012年1月31日約中午12時40分,當時僅兩個月又三周大的男童和母親及74歲祖母,乘搭康福德士去看兒科醫生。不料,德士在淡濱尼快速公路朝盛港方向行駛時,撞上前面的一輛羅厘,德士翻覆。男童、他母親及祖母都受傷,但三人之中他的傷勢最嚴重。
原本正常健康的男童,蒙受的傷勢包括腦部嚴重出血、彌漫性腦浮腫以及頭蓋骨和鎖骨骨折。他需要緊急進行腦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以監察顱內壓。男童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12天,之後一直留醫到同年3月5日才出院。
無法自己坐下站立走路 生活大小事都需人幫忙
男童在交通意外發生後,出現痙攣型和肌張力障礙型(dystonic)腦癱,終身殘障。他無法自己站立、坐下或走動,也不能言語。他的起居飲食每一樣都需要母親(36歲)和女傭幫忙。他因得使用鼻胃管來獲取營養及低免疫力而容易受感染等問題,這幾年來經常進出醫院。
此外,他癫痫症每天發作,有嚴重便秘,並面對呼吸道衰竭的高風險。兒科醫生估計,男童的情況所引發的並發症會縮短他的壽命,可能活不過20歲。至于神經外科醫生,則推斷男童有五六十歲壽命,這比一般新加坡男性的平均壽命來得低。
三個月前,男童也被診斷髋關節脫臼,需要用支撐架和動手術。目前,他在學生與幼兒早期介入計劃中心學習,明年開始在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接受教育。
除了男童,他父母的生活也在交通事故後出現變化。母親在車禍後請無薪假一年,隔年更辭去她熱愛的工程師工作,全心照顧男童,父親(40歲,工程師)因而成爲家裏的唯一經濟支柱。因此,男童的母親不只爲男童的醫藥費、蒙受的痛苦及失去日後賺取生計能力等索償,也在索償清單中列出車禍導致她收入損失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