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與南洋理工大學簽署爲期三年的備忘錄,其中一項研究工作是探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腦部受創病患的電腦斷層掃描影像,以便及早確認病患是否患上外傷性腦損傷,借此提高病患的存活和康複概率。
黃小芳 報道
對腦部受創的病患而言,短短幾分鍾也可能攸關生死。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和南洋理工大學因此攜手進行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縮短確診時間,由此提高病患的存活和康複概率。
這是兩家機構全新合作備忘錄下的首個研究項目之一。國立腦神經醫學院(NNI)和南大昨早正式簽署爲期三年的備忘錄,致力使用工程原理加強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技術。
NNI每年會派出兩名神經外科實習醫生到南大分別展開一年的研究計劃,每人可獲得10萬元研究資助。
其中一項研究是探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病患的電腦斷層掃描影像,以便及早確認病患是否患上外傷性腦損傷。
NNI院長伍偉豪副教授受訪時指出,外傷性腦損傷在本地很常見,NNI每周就有20至30名病患因外傷性腦損傷入院治療。
這些病患在腦部受創後必須盡快完成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分析,並在確診後立即動手術。過程中只要延誤短短五到10分鍾,就可能導致病患失去部分行動能力,甚至可能致死。
目前,病患在接受電腦斷層掃描後,得由放射師和專科醫生分析他們的掃描影像。但NNI每周平均會進行500個電腦斷層掃描,要從大量的掃描影像中找出需要立即接受手術的病患過程耗時耗力。
院長:研究若成功
國外病患也能受益
伍偉豪說:“NNI的標准程序是在45分鍾內確診,並把病患送到手術室。這個速度已經算非常快,但若能進一步縮短確診時間,可大大提高病患的治療成效。”
他也指出,一些醫學較落後的國家,不一定有足夠的醫療人才能完成腦部斷層掃描的影像分析,一些可能得耗上數小時才能爲病患動手術。
“若研究成功,這項技術也能讓不少國外的病患受益。”
除了攜手進行研究,兩家機構也會爲南大工程系的學生推出實習計劃,讓他們從旁觀察NNI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並根據他們的需求,設計新醫療科技。
南大衛生與醫藥科技研究所所長羅素·格倫教授說:“合作備忘錄的宗旨是爲兩家機構建立長遠的合作關系,在推動腦神經醫學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讓南大的學生有機會深入了解NNI的運作,由此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