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華爲受Mate 7爆紅鼓舞,在2015年發布Mate S,大膽沖擊4000以上高端市場,最高價和iPhone相差無幾,結果沒能拳打三星,腳踢蘋果,反而在市場遭遇慘敗。
2、國産手機無一例外選擇了和日本汽車同樣的成長道路,先通過性價比吸引市場注意,通過薄利多銷完成資本積累,經營實力上升後沖擊高端市場。
3、經過50來年奮鬥,衆多日本汽車制造商中,唯有豐田在豪華車上有所作爲,但也沒有撼動奔馳、寶馬、奧迪等老牌豪華車制造商的行業地位。
(全文共3100字,完全閱讀需5分鍾)
以下爲正文:
截至3月10日,一線國産手機大廠中,在2020年尚未發布旗艦手機的僅剩華爲了。但如果沒有意外和驚喜的話,華爲即將發布的P40零售價也將5000起步。實際上,從2019年起,國産旗艦手機早已步調一致地選擇了漲價。
對漲價最爲積極的是小米。小米10 Pro的高配版售價6000,創下小米旗艦多年來的價格記錄,然而隨著OPPO Find X2高配版創下7000的記錄,小米旗艦又被迫顯出“性價比”來。從價位上看,小米高配價位已和三星S10起售價相同,OPPO Find X2高配價位則和三星S20起售價一樣。
對提價的步伐,雷軍似乎仍嫌不夠,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小米品牌手機已放下對價格的限制,不惜一切追求極致體驗,全力以赴沖擊高端市場。”
可以說,高端市場缺乏全球爆款,已經成爲國産手機成長的最大煩惱,而薄如刀片的利潤又影響到國産手機的可持續發展。正因爲現實逼人,2018年以來,國産手機才要接二連三沖擊高端市場。
更重要的是,從目前的情形看,國産手機也具備了沖擊高端市場的有利條件。
蘋果三星先後讓出7千以下市場
國産手機進軍高端市場,第一大難關就是價格。
iPhone自2013年12月23日正式登陸中國大陸市場以來,直到2016年iPhone7發布,旗艦起售價一直在5288至5388之間,當時,國産手機一直在3千元以下區間求生。其間,華爲受Mate 7爆紅鼓舞,在2015年發布Mate S,大膽沖擊4000以上高端市場,最高價和iPhone相差無幾,同時與三星旗艦S系列和Note系列價位區間重疊。
但2018年情況起了變化,蘋果發布全新的旗艦産品iPhone X,起售價提到8388元,加上iPhone8系列ID設計炒冷飯,在6千元以下市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殺傷力。國産手機乘機而起,OPPO複活已消失多年的旗艦Find系列,推出Find X,價格最高達到6000,vivo的新旗艦NEX最高達5000。華爲的步子則邁得更大,將旗艦Mate系列拆分出標准版和Pro版,Pro版成功打入6千到7千價位區間。
到2020年時,市場的形勢向更利于國産手機的方向發展。三星在中國市場徹底落敗,旗艦S20起售價達7千,等于自動放棄7千以下市場,蘋果的旗艦iPhone則固守8千以上市場,8千以下市場則主要通過過氣旗艦和平價款iPhone XR/11填補。但過氣旗艦和iPhone XR/11短板明顯,在攝像頭光學變焦倍數和ID設計等方面落後于國産旗艦,加上5G網絡的缺失,使得其在全員5G化的國産旗艦手機面前,戰鬥力遠沒有想象中大。
結果就是,雷軍將小米10 Pro的起售價格最高定到6千,OPPO Find X2 Pro的最高價則達到7千,如無意外,將在3月26日發布的華爲P40 Pro最高價也將達7千左右。
即使國産旗艦手機的價格不再是過去親民的樣子,但在蘋果、三星的旗艦手機面前,還是顯得性價比十足。可以說,蘋果、三星旗艦手機迫于品牌形象和利潤率壓力,不得不讓出市場空間,正好給了國産旗艦手機駐足的機會。
日本汽車模式的桎梏
現在,國産手機已經殺進高端市場,還不斷攻占高階價位,但如何真正立足,卻是擺在華爲、OPPO、小米和vivo面前的實實在在的挑戰。
國産手機進軍高端市場的打法,其實和日本汽車品牌發展模式一脈相承。
上世紀 40 年代前後誕生的日本汽車企業,在最初的國際化過程中,和德國車、美國車相比,普遍面臨品牌、資本、技術積累不足的問題,于是選擇從低端車開始切入國際市場,主要通過學習、模仿、購買技術等方式完成研發,然後利用産量及低價優勢薄利多銷,慢慢完成資本、技術、品牌等積累後,再進行市場轉型,沖擊高端市場。
經過50來年奮鬥,衆多日本汽車制造商中,唯有豐田在豪華車上有所作爲,但也沒有撼動奔馳、寶馬、奧迪等老牌豪華車制造商的行業地位,難以跨越低端到高端轉型的障礙,足見這種模式的桎梏。
目前,國産手機無一例外選擇了和日本汽車同樣的成長道路,先通過性價比吸引市場注意,通過薄利多銷完成資本積累,經營實力上升後沖擊高端市場。然而這樣從低往高處打的模式,帶來的問題就是低端、低價的品牌形象一旦形成,想要轉型就會很困難,因爲市場對品牌及其産品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正因爲如此,雷軍才在小米9定價問題上左右爲難,定價接近4千怕米粉不接受,定價低于3千又不利于沖擊高端市場,最後定在3千,結果沖擊高端仍然失敗。
定一個高端價格容易,打造一個高端品牌卻非易事,不僅需要極致的産品體驗,更需要時間的沉澱,以及品牌調性的精確塑造。
國産手機的這場大考已經開始。
萬元市場,國産手機還有機會嗎?
目前,國産手機進軍高端市場的主戰場價位在7千以下,超高端的萬元市場,國産手機是否有機會?
萬元市場一直被蘋果把持,今年三星借新産品S20 Ultra殺入,結果亦未可知。但韓媒和分析機構對三星手機的這一壯舉並不看好。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琪此前就認爲,三星S20創新點較少,將其銷量相對于S10下調一到兩成。《韓國先驅報》近期報道,三星S20發布後,截至2月26日,同期銷量較S10下跌50%,而下跌的原因之一,是過高的定價勸退部分持幣代購者。
S20尚且如此,價格更高的S20 Ultra可想而知。
其實,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在操作系統趨同的情況下,安卓機僅憑堆硬件參數很難堆出差異化賣點,三星S20 Ultra的賣點包括1億像素攝像頭、10倍光學變焦、2K分辨率+120Hz高刷新率屏幕這些賣點,早已出現在國産手機上面,這就使得三星借S20 Ultra殺入萬元市場前途未蔔。
也許有人會說,華爲的折疊屏手機Mate X/Xs定價超1萬5千元,卻供不應求,是否能證明華爲沖擊萬元市場成功?個人看法是,Mate X/Xs的銷量不大,算不上現象級爆款,而且其中還有同情消費的加分,Mate X/Xs目前對華爲來說,仍然是一款拉升品牌形象的産品,而非利潤支柱。
不過,也應該看到,華爲Mate X/Xs的嘗試表明,只要國産手機創新到位,國內用戶還是願意爲萬元手機埋單的,但以國産手機目前的發展狀況,萬元市場還是一個遠期目標,機會在將來,7千以下才是現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