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消息是,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在華水果貿易預計在3月底恢複正常。但這也無法挽回經銷商與衆商家在疫情期間的損失,且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頹勢還會在疫情後延續。
對于當下的進口水果而言,應季的是同樣來自智利的西梅,但西梅的銷量遠遠比不上車厘子。據朱啓東介紹,智利西梅在百果園目前的銷售額度每天在20~30噸左右,每公斤客單價在19~20元之間,但車厘子最高峰的時候一天能賣到100噸,客單價在30~40元。但在春節後,車厘子的價格平均下降到每斤20元,且銷量寡淡。
朱啓東認爲,2020年,整個海外水果的行情都會呈穩步下跌趨勢。“首先是疫情結束後,整個市場的消費能力肯定會下降。另外,國産水果的産量本身就很高,疫情期間也大量堆積在倉,疫情後肯定會大量發貨,市場的接受能力又有限,整個行情又會下跌,現在美國的關稅有所下降,很多美國橙進入中國,但如果中國市場的橙果便宜,進口橙果的價格也會同樣下跌。”
競爭與市場博弈
進口水果從什麽時候開始受追捧?消費者最早的印象還在于來自東南亞市場的榴蓮。
2002年,百果園開設第一家門店,三年後,開始進軍海外水果的業務,與衆多零售企業相同,朱啓東首先選擇的也是從東南亞市場破局。
“東南亞水果有它的獨特性的,比如蓮霧、山竹,這些熱帶水果中國大陸往往沒有,或無法大量種植,且南北半球的反季節有互補性,可以保證全年的市場供應。在朱啓東的印象中,自己做的第一個進口生鮮品類也是榴蓮。但百果園真正打通東南亞市場的各個渠道,總共花費了八九年之久。
“當時的各項物流技術都沒有這麽好,如果你只想要大路貨當然簡單,但如果你想追求品質,就要在産品質量和市場行情中不斷博弈。”朱啓東告訴記者。
“此時你必須沉下心,去慢慢了解這個地區哪些水果品類做的最好,又有哪家企業做得好。然後你就要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吸引這些企業與你合作。你要明確地告訴他們,你所在企業的體量、市場的遠景,在不同文化的場合下,溝通這些實際上比較艱難。”
2011年,百果園開始擴展“西貨”市場。一般而言,業內對海外進口水果的市場往往劃分爲兩大類——即以泰國水果爲主的“東南亞貨”;以及美國、南非、墨西哥、加拿大、南美洲等市場在內的“西貨”。而在更多人看來,外交關系的作用也不能忽視。
2017年,中國-智利自貿區升級談判達成協議,雙方97%以上的産品已經實現零關稅,車厘子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位于南半球的智利水果,也很好彌補了中國冬季水果缺失的事實,從客單價上,不論是生鮮電商還是線下商超,車厘子也很難找到足以媲美的競爭對手。
在盒馬采購湯勤明看來,2019年初突然掀起的“車厘子自由”,也是智利車厘子總産量增加的結果,“在2019年11月以前,車厘子的價格是隨著産量的增加逐年降低的,這必然導致更親民的結果”。但伴隨更多企業對于車厘子的“加注”,湯勤明明確感覺到競爭的壓力。“你必須保證擁有穩定的貨源,這就意味著你要有足夠的銷量讓合作夥伴滿意。”
據湯勤明介紹,一般而言,企業的進口水果貨源主要有三種:
一是在國內跟品牌方合作,很多海外的品牌商在國內都有注冊的公司,可以直接對接業務;其二是跟進口經銷商合作,用合作夥伴的倉儲物流、或是自己在當地搭建倉儲物流,在湯勤明看來,這也是企業目前選擇的拿貨方式;第三則是直接與境外賣家接洽,例如搭建基地、自建倉儲等。
“實際上在物流、對華貿易已十分成熟的當下,搭建供應鏈並非難事。”湯勤明向《中國企業家》記者直言,包括自己等年輕采購人員在內,最難的還是對産品價格的把控,而這更多來自于對整個行業的積累與判斷。
在朱啓東看來,影響海外水果價格的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當然是關稅,美國的關稅普遍較高,很多企業也不會選擇美國的水果作爲采購標的。第二就是産品的性價比,比如以色列雖然與中國的關系好,但部分水果、例如以色列橙的成本就比中國高很多,口感還次于中國的橙果,性價比就偏低。第三就是市場供需問題,而這也是需要采購人員去自行判斷的。
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國際水果貿易比國內水果貿易更複雜。湯勤明表示,國際水果本身的供應鏈就比較長、地域差距也比較大,所以在前期的這些准備上,不確定因素更多,“這其中包括天氣、政局、到港靠岸時間等”。但這些也並沒有阻止企業進攻海外進口水果市場的腳步。
2016年,中糧我買網在全球布局買手制度;同年,京東生鮮事業部成立,而在周小舟的介紹中,京東生鮮目前已成爲車厘子、榴蓮等海外産品在線上最大的銷售平台。
海外水果是一門好生意嗎?
進口水果之所以成爲各大電商平台競逐的品類,對電商的意義在于:順應、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農業農村部官網曾公布數據,2018年中國的水果進口84.2億美元,同比增34.5%。顯示了消費者對進口水果的渴求;進口水果與國産水果有季節差,在國內水果淡季恰好豐富了市場品類,成了各大電商搶占市場的武器。
同時,進口水果易腐爛、對時效要求高等特點,更能彰顯大電商平台的供應鏈競爭力。阿裏、京東、蘇甯對進口水果的優勢競爭地位,歸功于各平台的供應鏈建設,從智利、泰國等原産地直采,去除了多重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本。
此外,在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賀曉青看來,生鮮電商“爭先恐後”、甚至不惜“重金補貼”進口水果,還希望“引流”,並率先“搶占”市場份額。
以拼多多爲例,一直以來,拼多多的難題都在于如何進行市場“向上”,而車厘子等智利水果也需要進一步“下沉”以擴寬中國的市場份額。
2月24日,智利出口協會表示,智利水果在中國長沙、鄭州、成都、重慶等二級市場銷售獲得重大進展,這有助于推動傳統批發市場的銷售,從而降低櫻桃和其他水果的庫存。
數據表明,恢複中的市場,已經售出櫻桃33貨櫃、葡萄8貨櫃、油桃和李子分別售出17貨櫃和21貨櫃。截至2月20日,智利水果在華總庫存爲1478貨櫃(其中564櫃櫻桃、448櫃油桃、192櫃藍莓、179櫃李子、55櫃牛油果和40櫃鮮食葡萄)。
“在過去幾年,每日優鮮都一直在主打車厘子品類,運用的是爆款思維,且每日優鮮平台售賣的車厘子産品,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口碑。”但在賀曉青看來,目前還很難說進口水果能帶給生鮮電商多大利潤。湯勤明也向記者表示,進口車厘子的毛利不高,一是因爲各大平台競爭的激烈、市場需求的旺盛,二是因爲整體農業生鮮行業就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市場,整個鏈路成本,包括售價、銷售量都十分透明,不可能獲得多高的利潤。
此外必須關注的,是來自國産水果的競爭。從百果園的發展來看,進口水果的總銷售額一直在47%左右。京東到家的數據也顯示,除夕至大年初九,全平台水果增長了380%,其中,國産水果的銷量約爲進口水果銷量的5.7倍,銷售額約爲2.7倍,可以肯定的是,國産水果的地位不能撼動,且在消費升級的當下,國産水果的質量也在提高。
此前,周小舟也曾告訴《中國企業家》記者,生鮮電商平台銷售海外進口水果,在豐富消費者選擇的同時,也能助推國內農産品上行的相關工作,例如分級銷售、生鮮標准建立等。而在諸多的國産水果品類中,難以運輸、且較爲“嬌弱”的草莓的競爭優勢就極爲突出。
2019年12月2日,盒馬與中國中化集團共同推出的“葲荭草莓”上市,該産品一經上市就大賣。此前盒馬CEO侯毅也曾表示,爲推出“葲荭草莓”,雙方選定了14個城郊種植基地,對草莓的農業生産鏈和供應鏈進行深度重構,且這樣的模式也將在未來應用于柑橘、葡萄、西紅柿等更多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