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加坡上周骨痛熱病例同比增加超過一倍
如果說新冠肺炎是新加坡2020這一年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那麽骨痛熱病則是每年都要迎接的挑戰。新加坡人在加緊防範新冠肺炎之際,新加坡本地骨痛熱症病例近幾個月出現上升趨勢。
上個星期的病例同比增加超過一倍,達到378起,今年累計病例超過3600起。新加坡當地專家指出,今年骨痛熱症大爆發的可能性超過50%,但如果及時采取行動,有望降低風險。
新加坡裕廊西91街和雲南路是本地第二大骨痛熱症黑區。由于超過六成伊蚊滋生處是在住家內發現,當局在加強公共場所防蚊措施的同時,也對住家展開密集宣導與稽查工作。
蔡厝港集選區議員說:
“
看到居民,我會跟他們說在黑區要多注意。不過因爲新型冠狀病毒,人家也是說不要接觸。居委會本身也是有貼告示跟他們說,現在是黑區,請大家注意。
“
傳染病專家指出,今年骨痛熱症病例比去年高出許多,主要原因是過去近30年來,較罕見的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今年重現,國人對病毒的免疫力較低。此外居家辦公竟也是導因之一。
新加坡杜克-國大醫學院新發傳染病部門主任說:
“
我們知道伊蚊活躍于清晨和午後,所以現在正值冠病疫情,人們都鼓勵在家辦公,這提高了我們被蚊子叮咬和感染的風險,因爲我們在家中的時候,也是蚊子叮咬最活躍的時候。
專家建議曾經感染骨痛熱症的人,接種骨痛熱症疫苗Dengvaxia,以大大降低二次感染的風險。從未感染骨痛熱症的公衆則不應注射疫苗,否則日後受感染時,病情會更加嚴重。
2
骨痛熱病發症狀
通常骨痛熱症患者初期只是發燒,這種症狀比較普遍,所以難以分辨,加上骨痛熱症有潛伏期,太早診斷可能也驗不出來。除了發高燒,骨痛熱症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眼球後部疼痛,作嘔和嘔吐。
這些症狀一般會在被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後的1.5至10天內出現,如果病況較輕,症狀會在兩天至一周內消失。如果病情較嚴重,上述症狀出現後的三天至七天內,情況會變本加厲,後期症狀包括劇烈腹痛、持續嘔吐、牙龈出血、吐血、呼吸急促和全身疲乏。
骨痛溢血熱症的症狀包括持續高燒和頭痛,患者亦可能出現喉嚨痛、咳嗽、作嘔、嘔吐和腹痛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求醫,兩天到六天內就可能休克,也可能突然倒下、嘴部發紫,而且脈搏變弱。
3
防控伊蚊滋生的措施
骨痛熱症得以傳播的罪魁禍首是伊蚊,要降低骨痛熱症的傳播,防蚊是最關鍵的,因此新加坡政府民衆都嚴防蚊子滋生。爲了應對蚊子滋生,防止病毒傳播。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表示,60%的蚊子滋生在家中,因此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確保沒有伊蚊滋生。
經常更換花瓶的水;
清除花盤積水;
將水桶等裝水容器倒放;
松開變硬的泥土;
每個月疏通阻塞屋頂檐槽,加入BTI殺蚊藥;
家中所有馬桶都蓋上並封鎖沖洗水箱的溢流管;
所有地漏都蓋上;
向蚊子可能繁殖的地方和不能清除積水的地方噴殺蟲劑;
清除碎片和堵塞物,並在屋頂排水溝中噴BTI殺蟲劑;
打開所有儲水容器並擦幹邊緣;
如果要長期外出,請親戚或朋友定期檢查家裏是否有積水,或把聯系方式留給鄰居或警局以便他們可以及時聯系。
針對有地住宅的住戶,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建議他們盡量減少或不使用帆布及塑料之類容易積水的材質搭建遮雨棚,並要求他們定期疏通屋頂檐槽,再于槽內加入Bti殺蟲藥;國家環境局也提醒有地的屋主要經常清除溝渠內的落葉和枝桠,留意並封閉樹洞;其他裝飾如噴水池或人工造景,則切記置入沙粒狀殺蟲藥,以免這些地方成爲黑斑蚊産卵的溫床。
Tips:
新加坡環境局于2016年規定,如果發現任何人爲伊蚊制造有利的繁殖條件(發現有伊蚊積水的住戶),不論是否處于骨痛熱症黑區,都得面對200新幣罰款。
對待伊蚊,各位還須注意以下兩點:
伊蚊最活躍于日出前日落後
應盡量留在冷氣房或有良好防蚊作用的建築,特別是在日出前和日落後,因爲這是伊蚊最活躍的時段。所以希望大家正在這段時間就盡量不要出門。前往蚊子較多的地方時,應選擇保護功能較強的衣服,例如長袖衣和長褲,也應穿上襪子和鞋子,盡量不要暴露肌膚。
除此之外,各位在選擇防蚊劑時記得查看成分表,確保待乙妥(俗稱避蚊胺)含量至少達10%。特別是長時間在外,更應選擇DEET含量較高的産品。不過,幼童不宜使用含DEET的産品。如果使用味道濃郁的香皂或香水,可能吸引蚊子叮咬。因此,外出時應避免塗搽香水,沐浴和洗發用品也以清淡爲佳。
4
關于新冠疫情和骨痛熱的區別
由于新加坡骨痛熱病爆發,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公衆會將新冠肺炎和骨痛熱病的症狀混淆,或者分不清是普通感冒還是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高級顧問醫生表示,有不少病例會出現發燒、咳嗽和腹瀉等症狀,但跟一般感冒病患不同的是,這些病患不太流鼻涕。
Q:
要怎麽分辨冠病和骨痛熱症?
A:
答:冠病跟骨痛熱症的身體酸痛不太一樣。骨痛熱症的病患,不太有幹咳、流鼻涕或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最主要的症狀是發燒五到七天,肌肉酸痛和頭痛,尤其是眼窩疼,或者背痛。
關注小南君
帶你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