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3日淩晨,三枚火箭彈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造成至少8人死亡。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在袭击中丧生。美国国防部随即发布声明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杀死伊朗指挥官苏莱曼尼。
據《人民日報》報道,針對伊朗軍官在美軍襲擊中身亡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一貫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武力”,“我們敦促有關各方,特別是美方要保持冷靜克制,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在近一周時間內,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地盤上持續擦槍走火,雙方角力突然升溫,戰事一觸即發。美國國務院于1月3日發布公告稱,鑒于區域緊張局勢,敦促美國公民盡快離開伊拉克,美國駐伊拉克領事服務暫停。
伊朗最強軍事領導人死了
路透社報道,美軍空襲不僅造成了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身亡,伊拉克民兵组织指挥官阿布·马赫迪·穆罕迪迪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的公共關系負責人也同時喪生。
五角大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蘇萊曼尼正在計劃對在伊拉克和其他地方的美國外交官和軍人發動襲擊,他和他的部隊要對數百名美國以及盟軍人員的死亡負責。蘇萊曼尼還被指策劃了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襲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蘇萊曼尼被美軍殺死後,伊朗外交部召見了代表美在伊利益的瑞士駐伊朗臨時代辦,並向其提出嚴正抗議。”伊朗革命衛隊前總司令穆赫辛·礼萨伊发推特表示,要对美国进行严厉的报复。
蘇萊曼尼對于伊朗來說舉足輕重,他爲伊朗的海外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華盛頓郵報》形容他是“伊朗最受尊敬的軍事領導人”。《外交政策》稱其爲“伊朗最強大的軍事領導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稱蘇萊曼尼是“活著的烈士”。
兩伊戰爭中,蘇萊曼尼以中尉身份參加新組建的革命衛隊,沖鋒陷陣。戰爭結束後,他自1998年起擔任“聖城旅”指揮官,作爲伊斯蘭革命衛隊下轄的特種作戰部隊,“聖城旅”是伊朗在中東地區的主要海外軍事力量。
在敘利亞內戰中,蘇萊曼尼調動什葉派力量全力支持阿薩德政府,他被視爲阿薩德政權沒有倒台的重要因素之一。2007年美國將“聖城旅”列入恐怖組織名單,蘇萊曼尼多次躲過美方追殺。2008年,他親自向美軍駐伊拉克司令彼得雷烏斯發短信,強調伊朗在伊拉克的控制力強于美國。
美聯社分析,美軍殺死蘇萊曼尼一事可能成爲中東局勢的一個轉折點,這折射出美國對伊朗政策發生了變化,美伊緊張關系到達新高點。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田文林表示,美軍殺死伊朗指揮官可視爲美伊角力的重要節點,事件值得關注。有觀點指出,蘇萊曼尼之死與當年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之死的效果相当。杀死本·拉登意味着美国反恐战争的胜利,而杀死苏莱曼尼则意味着美伊博弈阶段性升级。特朗普对伊朗实施这样的“斩首行动”投入不大,但具备很强的威慑力。双方正在进行“小鸡博弈”,这是一种胆量的较量。
伊拉克地盤上的美伊“鬥法”
這次美伊兩國在伊拉克的沖突始于2019年的最後幾天。
2019年12月29日,美軍對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位于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基地發動空襲,造成25人死亡、51人受傷。美國指認“人民動員組織”與伊朗過從甚密,長期接受伊朗訓練和支持。美軍空襲旨在報複該組織此前對美軍基地的攻擊。
伊朗外交部譴責美軍的空襲是“恐怖主義”行徑,並要求美方對其“非法行動”承擔後果。
美軍空襲引發親伊朗的伊拉克民衆強烈不滿。數百名示威者于2019年12月31日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前集會,抗議美軍空襲伊拉克。他們沖撞使館大門,在使館門前縱火、燃燒美國國旗、砸毀窗戶和安全攝像頭。這是伊拉克示威者多年來首次能夠接近美國使館。
特朗普在推特發文:伊朗策劃了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襲擊,“他們(伊朗)將要負全責,伊朗將付出巨大的代價”。“這不是“警告”,而是“威脅”。
伊朗方面否認策劃襲擊美國大使館,並提醒美方“不要作不明智反應、不要誤判”。
美國國防部第一時間對事件作出響應,決定調派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750人增援中東地區。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以多名國防部官員爲消息源報道,美方打算向中東地區緊急增兵最多4000人。國防部數據顯示,美軍目前在伊拉克駐紮5000多人,協助訓練伊拉克軍隊和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殘余勢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伊拉克成爲美伊“角鬥場”。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國富分析,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當時伊朗支持伊拉克什葉派勢力在政局中發揮主導作用。長期以來,伊拉克成爲美國和伊朗爭奪的對象。美國的很多做法得不到伊拉克民衆的支持,而伊朗則爲伊拉克提供了大量實際的援助。在這種情況下,美伊兩國在伊拉克展開角逐,形勢對伊朗比較有利。
“伊拉克政府正在美國和伊朗之間努力尋找一種平衡”,李國富認爲,對于伊拉克來說,伊朗是鄰國,而美國是區域外大國,到目前爲伊拉克對雙方都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它會盡力保持某種中立的立場。
美伊“動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事實上,這一次美伊激烈對峙並不完全在意料之外。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之後,陸續發生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遇襲、美軍無人機被擊落、伊朗油輪被英國扣留等事件,美軍已經不止一次增兵中東,美伊關系降至冰點。
長期以來,伊朗總統魯哈尼一直強調,只有美國解除制裁,伊朗才願意進行談判。“我們想要打破陰謀,並告訴世界,我們在對話和聯系方面沒有問題,但我們希望美國總統首先解除所有制裁,然後我們一小時內即可會談。”半島電視台報道指出,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的政策失敗了。
2020年1月1日,德黑蘭電視台消息稱,伊朗總統魯哈尼公開表示,可以與美國進行友好談判,前提是雙方談判要回到伊核協議的“起點”。他強調,如果美國不能達到前提條件,而是想方設法的迫使伊朗“投降”,那將是徒勞無功的。
田文林認爲,魯哈尼和特朗普進行談判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爲美國的條件伊朗不會答應,雙方很難形成共識。在美軍空襲伊朗指揮官後,預計伊朗將對美國在中東的目標進行新一輪報複,這將引發矛盾螺旋式上升。事實上,伊朗不想和美國發生軍事沖突,但是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局勢正在向失控的方向發展。美軍空襲伊朗指揮官已經算是明顯的軍事行爲,接下來伊朗可能通過代理人對美國進行報複。“美伊沖突升級將使中東的動蕩加劇、變數增多。伊拉克、黎巴嫩、也門都有可能成爲雙方博弈的戰場。”
“美國和伊朗‘動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李國富作出這樣的預測,一方面是因爲蘇萊曼尼的死亡使這場風波陡然升級;另一方面,伊朗正在一步步停止履行伊核協議,目前已經采取第四階段措施。如果伊朗進一步停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那就意味著即將退出協議,那麽局勢將走向失控。
對于外界期待魯哈尼和特朗普重回談判桌的期待,李國富認爲,在特朗普任期內應該不會得到實現,美伊關系短時間內很難得到緩和。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因素是,沙特將于今年11月主辦G20峰會,該國不希望海灣地區在峰會前發生大規模戰事,因此也會爲美伊關系作出一些努力,這有利于中東局勢。
文/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