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成財
每周講解買賣股票和投資産品事項,分享投資小貼士。
呂愛麗 報道
投資策略可分爲兩大類,即自上而下(top down)與自下而上(bottom up)。簡言之,一個是從宏觀經濟著手,另一個則是從微觀經濟切入。
自上而下策略包括檢視整體經濟表現和掌握市場趨勢。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是最直接的指標。然而,促成經濟增長或衰退的因素衆多,投資者可再透過其他指標進行更深入的評估,譬如最受到市場重視的指標之一是每月的采購經理指數(PMI)。
PMI指數包含生産、新訂單、雇員、供應商配送與庫存五項指標,對觀察和預測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去年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和中國的PMI指數與GDP增長之間高度挂鈎,意即PMI指數可反映一國的經濟現況。
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現況之後,投資者接著可以研究哪些行業支撐該國的經濟發展或是哪些具有發展潛力。例如,中國經濟經曆了逾10年的雙位數高度增長,市場人士都預期隨著社會愈來愈富裕,消費者對高端及奢華精品的需求會增強。
當然,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與政府及中央機構的政策脫離不了關系。因此,隨時關注所投資的市場及行業頒布了哪些新政策和命令是必需的。例如,數年前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打擊貪汙,加上經濟走緩,許多精品品牌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全球最大的精品集團LVMH股價一度跌6%,市值蒸發40億歐元(65億新元)。
可是,隨著歐洲市場和日本經濟走強,中國經濟也平穩下來,LVMH的股價今年迄今漲了27.3%。
這是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可以補足之處。這項策略側重企業的個體表現,而較不看重整體經濟的影響。采取這項策略的投資人相信,只要企業的基本面健康,就有能力挺過大環境的逆風。
因此,分析一家企業的業績報告,是采取自下而上策略的重點。檢視的角度包括盈利增長潛能及可持續性、是否派發股息、負債比率和現金流等。
此外,投資者也會去了解該企業的産品或服務是否具有發展前景。
“股神”巴菲特于2011年以100億美元(134億新元)買入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5%股權。今年,他賣出三分之一,原因是他不再像六年前那般看好IBM。
近年,雲端計算崛起,IBM被競爭對手如亞馬遜(Amazon)和谷歌(Google)等超越。沒有投資亞馬遜和谷歌,巴菲特承認看走眼甚至自嘲“愚蠢”。
可見市場趨勢變幻無常,連股神也會押錯寶。這說明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不是壁壘分明,應該是相輔相成的。